黄海波嫖娼被拘(此文章属于天下女人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堪称是扫黄年,所有掩藏在这个字眼下的,无论是大V、大咖还是整整一座城市,都藏无可藏、躲无可躲地曝光在阳光下。这一次,轮到了演员黄海波。
不得不说的是,刚开始看到“黄海波嫖娼”的新闻,下意识是“看错了吧”。荧幕上成功塑造的各种蔫、怂、呆却从不缺乏正直、善良、温暖的小人物,小丈夫,让大家的代入感强到直接把“国民老公”等同于黄海波其人,以为他就是男版的“白莲花”、“柳下惠”,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和“嫖娼”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呢?
现实再次告诉我们,你所想的和真实之间,存在着无法想象的距离。“好男人”始终是一个想象中的存在,可遇而不可求。从一呼百应的网络大V薛蛮子到交口称赞的新好男人黄海波,谁都不能用成龙那句“男人都会犯的错”来为自己开脱。在嫖娼并不合法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的行为已经不是缺乏洁身自好的问题了,而是用公众形象为代价,在走一场随时都有可能从从高处跌下、头破血流的钢丝秀。
中国的文艺界特别喜欢用“德艺双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演员的段位,后辈们也都愿意在各个场合表态向这个终极目标靠拢。然而,如果一个人习惯用这样的谎言来为外人眼中的自己加分,那么造成的就是人格的分裂,造成的就是受众对其认知的分裂。黄海波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综艺节目中,我们总能听到他把自己描述成感情面前的小学生,木讷而又简单,就像文章当年述说自己“好丈夫”、“好爸爸”时一样凛然。我们天真地信以为真,却被随后的事实打了脆响的耳光。
黄海波嫖娼怎成正能量?
当然,在黄海波之外,还有一个声音不容忽视——那就是万众齐发的“点赞之声”。在“黄海波嫖娼”的新闻行走江湖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反应,不是对这样的“分裂”感到遗憾和惋惜,而是活脱脱把其捧成了社会“正能量”。在他们的眼中,黄海波作为一个单身的名演员,身边环伺的是绝对优渥的性资源(包括影视圈新人和狂热粉丝),如此这般,非但没有染指没有潜规则,反而自己“花钱买需求”,实乃“业界良心”、“道德楷模”。
这是一个“嫖娼的美好时代”了吗?当你的眼中看到不止一个女粉丝在其微博账号表示“男神怎么不来找我呢?”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跟不上潮流的压迫感。其实,就算黄海波进行的是你情我愿的买卖,怎么就能如此推断他是一个拒绝“潜规则”的“义士英雄”?这样的逻辑是不是有点太傻太天真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黄海波,会和粉丝或者演员发生关系吗?先说粉丝吧,签个名合张影,就能激动得要死要活,要是真发生点什么,那就是一个天大的把柄握在手上,一个永远存在的定时炸弹,说不定哪一天偷偷录个音摄下影,演艺事业随时毁于一旦,这样的风险是否太大?再说演员,和名气相当的女星发生性关系难度太大(人家看不上眼),和名气不如自己的女星风险更大——随时有被炒作的可能,形象一样一落万丈。“嫖娼”是相对来说最有安全感出事概率最低的选择,因此,把黄海波“宁嫖娼不睡粉丝不睡演员”的行为,视为“懂得风险控制”比夸赞其为“有底线、有节操”这样的道德判断更为靠谱,和“业界良心”、“道德楷模”根本扯不到一块儿。
可惜的是,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在了“聪明但不走运”的黄海波身上,警方终究会以现行法律为准绳,制定一套适用于他的惩罚措施。只是俗世纷扰,大众对一个本就容易盖棺定论的事情,吵嚷到几乎颠倒黑白的程度,却是一件比“黄海波嫖娼”本身更值得深思的事情。太多的社会丑恶让人难过,但矫枉一旦过正,也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漩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