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把电影节变成了世界杯

2014年05月26日08:59   娱乐专栏  作者:magasa   我有话说

  戛纳电影节是一套权力机制,就像好莱坞和奥斯卡一样。如果说好莱坞电影体现的是资本和大众文化的力量,那么戛纳电影节体现的不过是另一种资本和文化阐释权的力量。

  好莱坞希望创造一个均质、透明、无差别的电影大同世界,要求电影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能被毫无障碍地理解和接受。而棕榈树下的戛纳小城,努力追求着一种电影的多样性,至少它标榜如此。也因而在选片上,它一直维持着表面上的世界主义视角。戛纳电影节仿佛假定电影界就应该是大家各占一座山头,但每个山头之间需要存在一座座畅通无阻的桥梁,彼此以达成互相理解为目标,这是戛纳在致力兴建的电影乌托邦。

  就像体育比赛是人类最好的沟通手段,戛纳电影节把电影变成了奥运会或世界杯,它让“艺术电影”这种完全不可能严格、精确比较的对象,成为一项定期举办的竞赛。

  世界电影市场已被好莱坞统治多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戛纳的意义在于,它建立起一个用来保护所谓“艺术电影”和“世界电影”的体制。这个体制的基本立足点,其实还是传统的欧洲艺术电影,一方面,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它尽力拉拢来自第三世界的电影新兴国家,另一方面,它也愈加倚重好莱坞的帮助。所以说,戛纳电影节和好莱坞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实质对抗,它们早已达成互相补充的默契。

  出现在戛纳电影节上的电影,总是不出以下三类。最主流的一类当然是欧洲艺术电影,其次是“半好莱坞”的北美独立电影,再次才是来自亚非拉的第三世界电影,亲疏一目了然。在影片选择的倾向上,戛纳电影节尤其体现了一种法国人视角的世界主义,比如隔三差五被选入戛纳的非洲电影多数来自法国前殖民地,它们在经济上接受法国电影工业的输血,美学上都像是新浪潮的儿子。

  我们知道,小国艺术电影经常比好莱坞大片更依赖海外市场,而戛纳电影节在小国艺术电影的全球推广网络中处于枢纽地位。于是,来自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的电影只有让自己看上去越来越像欧洲传统艺术电影,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许它并不想这样,或者没有意识到是这样,但戛纳电影节在建造艺术电影经典殿堂时拥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这让上述演变成了潜移默化的事实。

  反对戛纳电影节的声音从来都不绝于耳,但我们终归无法否认它对保存世界电影多样性的贡献。能想象世界上没有戛纳电影节吗,当然还可以有别的,但我是说,缺少了戛纳电影节这样的环节,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电影之间的交流将会陷入极大的停滞,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发明胜过电影节的形式去实现它的功能。

  打个比方,好莱坞的大片发行模式,是联赛式的,已经日常化了,只要你走进电影院,它们就在那里,因为它们事先依靠巨额经费支持的营销推广,已经让每个电影观众都知悉了其存在。但对艺术电影来说,电影节则是赛会制的世界杯,作为一次性的集体营销,让一年里最好的一批电影集中曝光,这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艺术电影推广做法。试想若不是通过世界杯,有多少外国人会去了解喀麦隆和巴拉圭的足球?

  戛纳绝对不是艺术电影的唯一标准,我们也不能要求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一定要代表一年中非好莱坞电影的最高水准(若是存在这么一个水准的话),但很多人为了省事的确这么看问题——那将会非常乏味和单调,并导向另一种无人乐见、和好莱坞一样可怕的霸权。

  值得一提的是,戛纳电影节现在远不止是艺术电影和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电影的展出舞台,它涵盖的电影类别其实要丰富得多,很多一般观众根本想象不到的奇怪类型片现在都在戛纳寻找机会。反过来说,一些即将公映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也认为戛纳是一个优质的推广渠道。所以电影节作为一种电影交流和交易的渠道,现在它的服务对象已经面向所有电影,早非为艺术电影所独占。

  具体到今年第67届戛纳电影节,以我个人浅见,这的确是近年中水准非常高的一届。几个传统的电影阵地都有抢眼的表现。就拿戛纳的根基——欧洲艺术电影来说,迈克·李、肯·洛奇、达内兄弟这几个中坚力量都在稳定发挥,而稍年轻的来自土耳其的杰兰和来自俄罗斯的萨金塞夫,正在将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推向更深远的方向。

  北美独立电影似乎永远不缺少活力。大卫·柯南伯格、本尼特·米勒就不必说了,来自魁北克的泽维尔·多兰目前俨然是电影界的神童和希望。他以加斯·范·桑特为偶像,声称对戈达尔毫无兴趣(过去听电影人谈偶像,太多的希区柯克、约翰·福特,乃至斯科赛斯和侯孝贤,加斯·范·桑特是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代,由此可见多兰所凭仗的电影资源来自何处),所以你没法从他的作品中上溯出太多关于电影史的东西,但他的影像新鲜而富有冲击力,这大约会比较符合九零后的欣赏习惯(多兰出生于1989年)。

  提到多兰不妨多说几句。前两天新浪影评人王玉年半开玩笑地将他的新作《妈咪》比作《小时代》,我却觉得这并非不敬。多兰固然是一个比郭敬明优秀一千倍的电影创作者,但他们拍的本质上都是“孩童电影”,不仅是题材上,在美学上更如是。幼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会被容忍为优点,但绝不会永远如此。多兰需要成长。他现在主要还是靠才华和天分吃饭,这些东西在三五部内就会烧光。刚刚在颁奖礼上,多兰说自己暂时失去了拍电影的力气,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相比之下,东亚电影仿佛集体不在状态好多年,尤其是中国。今年出现在电影节上的两部华语故事长片,一为平庸,一为劣质,导演电影美学素养之陈旧让人汗颜。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准一直在大踏步地倒退着,承认这个事实吧。

  当然这丝毫不会掩盖中国电影产业高歌猛进、摧城拔寨的荣光。人人都看得见,中国电影这两年国际上无论走到哪儿都是全场焦点,大约也就没人在乎艺术品质的持续败坏了,“电影节电影”不早就成为产业中人包括昔日得利者揶揄的对象了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戛纳电影节 好莱坞 戛纳 文艺片 小众电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