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帝国政治狼群中的羔羊

2014年09月01日19:27   娱乐专栏  作者:成长   我有话说

  文/成长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但没人知道谁是中国第一个皇后。从秦始皇嬴政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记载中,没有关于他的女人的只言片语。我们也许可以猜测,这个从小在别国当人质、有着阴暗的心理、一生以建立不世之功为己任的男人对女人没有什么兴趣;或者可以猜测,这个有着混乱性关系的母亲、至死都没弄清亲生父亲是谁的千古一帝,天然地对女人有着一种恐惧的疏远感。秦始皇没有立皇后,对国家的直接影响是太子没有来自母家势力的支援,从而让赵高、胡亥之流轻而易举地窃取国家,并葬送了这个短命的大帝国。

  到了大汉朝,建国之初就形成了一番“布衣将相”的局面,皇帝原是个亭长,朝堂大臣们的出身也都是小吏、狱卒、屠夫,只要被皇上看中,无论出身高低,从草头百姓一夜平步青云都是可能的。所谓的门阀望族、世代公卿的形成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而对于女人来说,这也是个风云际会的时机,在皇家婚姻还没有被政治联姻完全掌控的时候,平民女子想要成为一国之母,也不无机会。

  卫子夫是汉帝国、也是中国自有皇帝以来的第八位皇后。在她之前至少有三位皇后出身“草根”。与刘邦起事于草莽之间的吕雉自不必说。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也是来自贫寒家庭,《美人心计》中林心如饰演的正是她,而在卫子夫的故事里,窦漪房已经成为瞎了眼还要摆弄朝政的老太婆;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王娡(汉武帝刘彻生母)也出自平民家庭,更为奇葩的是,她在进宫之前不仅已婚,而且还生了个女儿。王娡却能够隐去这段婚史,在宫中得宠最终戴上后冠。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婢女,一朝为年轻气盛的皇帝宠幸,那疾风骤雨的一夜,从此改写了许多人的命运。

  此前,以汉武帝为题材的影视剧不少,卫子夫在里面多是配角。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卫子夫》第一次让卫子夫成为主角。可以说,讲到汉武帝,绕不开卫子夫,卫子夫的得宠改变了汉武帝的朝政后宫的格局,带出了卫、霍家族在汉朝的煌煌功勋,而随着卫子夫的悲剧落幕,汉朝也盛极而衰,走向一个无情的转折点。

  让我们先来看看影视剧中的卫子夫形象。

  1996年陈家林导演的电视剧《汉武帝》最早将汉武帝的故事搬上荧屏,其中卫子夫由于小慧饰演。这部剧连同剧中的许多演员如今都比较默默无名,但于小慧对卫子夫气质的把握还是比较成功的。

于小慧版卫子夫

  观众最熟悉的汉武帝大概是黄晓明了,他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一连拍了三部,但三部的卫子夫却是由三个不同的女演员出演的。第一部饰演卫子夫的王灵至今也没有红起来,但她娇弱又有些呆萌的扮相却被许多观众视为对卫子夫最好的诠释;第二部不知怎么想的让宁静来演,宁静乖张的个性与卫子夫内敛的性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第三部讲到了卫子夫的暮年,她已经成为一个悲情角色,结合茹萍常在荧屏上扮演苦命女人(上官婉儿、苏麻拉姑、黄春),倒是比较适合。(只是她比黄晓明要大11岁啊。。。)

 王灵版卫子夫

宁静版卫子夫

茹萍版卫子夫

  胡玫的《汉武大帝》是一部大制作,剧中明星大腕云集,但卫子夫这一重要角色却选择了一位不太出名的演员林静饰演。林静的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一点朱唇的造型极富古典美女气质,与大众心中的卫子夫形象已十分接近。更难得的是,她既把握好了卫子夫初期温婉柔情的一面,也演绎了卫子夫晚年沧桑悲凉的一面。

林静版卫子夫

  《卫子夫》由常年演现代戏的王珞丹主演,她的“钱小样”“米莱”已经深入人心,活泼的性情与卫子夫沉静温润的印象有着很大的反差,自然在播出后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吐槽”。笔者在此就呵呵不评论了。

 王珞丹版卫子夫

  回来说历史上的卫子夫,对于大汉帝国,她有几点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深刻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脉络。

  首先,卫子夫的得宠成为一个契机,让汉武帝成功摆脱了来自奶奶、妈妈、姑姑的政治枷锁。自古而来,少年皇帝即位往往会有太后临朝执政,皇权与后权的激烈交锋也看得多了。但像刘彻即位时被三个女人控制的局面却实在少见,也实在窝囊——奶奶窦太后、妈妈王太后,还有一个姑姑馆陶公主,三个女人各有势力,也各自有把控朝政的手段。窦太后的代理人是窦婴、许昌、庄青翟等守旧派老臣;王太后则有弟弟田蚡在朝中拉帮结派;馆陶公主没有朝臣为援,却直接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做皇后,将刘彻牢牢管起来。

  生活在三个老女人阴影下的少年天子,想要翻身夺权,突破口仍然是婚姻、女人。从拔擢卫子夫进宫开始,刘彻开始在政治夹缝中经营自己的血亲团队。他废除陈阿娇,扶卫子夫当皇后,直接让多嘴多舌的姑妈从此闭嘴消停。而汉武帝重用卫青组建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内朝,将皇权牢牢把握手中,随着窦婴与田蚡争权而相继垮台,两大后族也黯然收场。

  卫子夫一介女流,却带出了整个家族的繁荣,在汉朝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卫子夫本是平阳公主家的婢女,随着她进宫成了皇后,首先得益的是她的弟弟卫青,不仅由平阳公主的家奴成为汉武帝最值得信赖的臣子、北伐匈奴的主帅,还娶了原来的主人平阳公主,与皇帝亲上加亲。这还不算,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嫁给了汉武帝另一位得力大将公孙贺,从而将公孙家也连入了这个血亲网络之中。卫子夫另一个姐姐卫少儿嫁给了霍家,霍家也成为卫子夫血亲团队的重要一部分,其中包括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少年英雄霍去病,以及在汉武帝死后连续辅佐三名皇帝,让汉宣帝吓得“芒刺在背”的大将军霍光。

  难得的是,做了皇后的卫子夫没有像此前的吕氏、窦氏、王氏那样心机重重、野心勃勃,虽然备受恩宠、一门显贵,但在雄性政治的围猎场里,她始终温顺、恭敬、谦和、隐忍、无争。这似乎也影响了她的儿子——太子刘据那不讨父亲喜欢的懦弱性格。当了38年大汉皇后的卫子夫却在晚年遭到了命运的捉弄,让人唏嘘不已。公元前91年发生的“巫蛊之祸”是汉代最严重的一场政治灾难,从皇后、太子到臣僚属下、平民百姓,数万人因此而死,牵连者达数十万人。汉武帝也一如后代许多年老昏聩的君王领袖一样,被身边的宵小所蒙蔽,残忍地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逼上绝路。

  我十分欣赏《汉武大帝》中对这段情节的展现,当太子刘据慌忙找到母亲,胆战心惊地表达了自己要起兵抗争的决定时,一向贤惠温柔、与世无争的卫子夫此时已年老色衰,却突然圆睁双目,放声大笑:“我笑你枉担了几十年懦弱的虚名,这才像刘彻的儿子。”紧接着有条不紊地指挥,在这场大变局中镇定自若,最终坦然赴死。

 《汉武大帝》第56集

  卫子夫的死让晚年的刘彻再度陷入像少年时一般对女性的恐惧之中,这似乎是一个轮回,刘彻的生命中出现了几多女人,他可以挥刀以治乱世,却始终无法斩断这些女人捆绑在自己身上的茧丝。这种复杂的心情推动着他做出了最残忍的抉择——立子杀母,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却将其母钩弋夫人处死,用冰冷的屠刀彻底砍断了女人与政治之间的联系。

  “巫蛊之祸”之后,世间已无卫子夫,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深宫高墙之内,为了不像这个可怜的女人一样重蹈悲剧的覆辙,后宫中的女人必须掌握了更多生存法则,她们学会了更多本不属于女人的阴鸷与狰狞。如卫子夫这般生存在帝国政治狼群中的羔羊,要么是不再出现,要么就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就被吞噬了。

  我的微信自媒体平台“成长的文化站”已经开张了。关注之,您将收到不时推送的【对话】【温故】【见解】【看点】等文化娱乐图文,并可参与文化【自测】答题活动

  方法:

  1.搜索微信公众账号chengzhangcuc,加关注

  2.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关注

一部话剧推动“四五事件”平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卫子夫 王珞丹 林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