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刘江金鹰奖最佳导演如何养成

2014年10月13日13:53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影视独舌第125期

  编者按:昨夜电视金鹰奖颁出,老戏骨和小鲜肉齐飞,男神和女神共舞。奖项都是一对一对发出的,多数时候是因为男女获奖者同时上台,少数时候是由于候选者难分轩轾,干脆同获殊荣。这是中国式的联欢智慧,也是张罗PARTY者的长袖善舞。昨晚的最佳导演奖颁给了赵宝刚(《老有所依》)和刘江(《咱们结婚吧》),以下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二位“导帝”。

  宝刚的不老传说

  赵宝刚是电视剧产业中的“活化石”级人物,从1984年入行,全程见证中国电视剧成长壮大。他被称为“内地言情剧之父”,和王朔、海岩合作创造了言情剧的四次高峰。他是“造星高手”,从王志文到陆毅到佟大为到文章,至少有四代偶像明星从他的作品中升起。他也是一个总能感知并引领潮流的导演,从最初的京味儿调侃,到后来的警匪言情,再到现在的社会话题剧,始终站在产业的尖端。

  (1)与王朔同行

  赵宝刚早年间是钢厂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了表演。他在1984年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不久后在《四世同堂》中演了汉奸祁瑞丰,并虚心向林汝为学习导演技巧。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宝刚没有真正做导演的机会。直到1989年拍摄《渴望》时,由于剧本跟不上拍摄进度,导演鲁晓威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剧本上,副导演赵宝刚获得了担正导演的机会,并在播出的成片中署名“导播”。

  1990年夏天,赵宝刚受命导演了室内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以幽默的方式解构了生硬刻板的政治话语,讽刺了生活中的丑陋现象,不仅被大众喜闻乐见,也深得知识阶层的青赏。王朔风格不仅改变了北方都市青年的言说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石康、韩寒等后辈作家的文风。这部剧捧红了葛优和吕丽萍,老演员吕齐、张瞳、童正维也焕发了二度春。由于编剧王朔的光芒过于耀眼,导演赵宝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不过赵宝刚并不以为忤,他愿意承认王朔是自己的精神导师,他说:“这里边真正展现的是比较高级的、带有文化色彩的北京人的幽默,他这种表达方式让人家很能接受,很智慧,听起来很愉快。这种文化延续到今天,冯小刚的作品表现比较多一些,我最近几年的作品里也有这些特色。”

  随后,赵宝刚独立导演了《皇城根》,这部剧带有悬疑色彩,讲述一个大家庭内的纷乱纠葛。其中既有老中医(葛存壮)代表的传统文化,也有“摩托男”(王志文)代表的年轻人的叛逆。由于两头不靠岸,这部剧并不成功,但赵宝刚作为导演进一步弓马娴熟。

  1993年,赵宝刚拍出了大热言情剧《过把瘾》。这部剧根据王朔三篇小说《过把瘾就死》《无人喝彩》《永失我爱》改编,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第一笔杆子李晓明操刀编剧。这部剧保留了王朔语言的机智和锋芒,但去掉了话唠和狂欢的部分。这部剧触及了青年人婚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中间妙趣横生,结尾异常煽情。之前,赵宝刚一直是领导让导什么就导什么,《过把瘾》是他第一次自己选择题材。他把自己的观察和生活都给放进去了:“我、郑晓龙、冯小刚、王朔,我们四个人的媳妇的影子,都能在片子里看见。再加上男女相处到一个时间段,会出现情感枯竭期,说的就是这个。”

  这部剧捧红了王志文和江珊。在他们之前,“偶像”那是港台演员的专有名词。而《过把瘾》之后,内地有了第一批本土偶像。王志文并非典型帅哥,但他凭着“方言”的角色成为了性格派偶像的代表人物。王志文当时是中戏的老师,江珊说起来是他的学生,他们的荧屏情侣档就此确立,后来又在《让爱做主》《说出你的秘密》中多次合作。剧中的演配角的刘蓓、李诚儒和赵亮也籍此壮大了名声,逐渐成角儿。

  赵宝刚和王朔合作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之后,成为国内一线导演,20年间屹立不倒。

  (2)与海岩共舞

  《过把瘾》的成功增强了赵宝刚的信心,他随后率领王志文和许晴开拍了《东边日出西边雨》。这是争议非常大的一部作品,观众普遍认为剧中过于高蹈的爱情“不是我们的生活”,顶多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但赵宝刚认定:“不管说好还是说不好,起码都认为我们北京很美,北京的秋天很美,里边的人很美,那我觉得这个东西是非常有影响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追求这种浪漫的东西。”

  1996年,赵宝刚和笔下浪漫无比的海岩历史性地交集,这就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所有的海岩作品都是破案为皮、言情为核,这部也不例外。《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群星灿烂,受益最大的是初登荧屏的徐静蕾。她扮演的女警吕月月打动了观众,情义两难也成了海岩剧后来不变的旋律。对吕月月来说,潘小伟是情,小提琴是义,失去了潘小伟,感情难以承受,拿不回小提琴,又完不成任务。她在这个矛盾中徘徊,直到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无雪的冬天》平淡过渡后,赵宝刚迎来了颠峰之作《永不瞑目》。这部戏仍然是警匪题材,仍然是一个“卧底”的挣扎痛苦。不同的是,女警察换成了男大学生。故事传奇,感情真挚,歌曲煽情,演员形象出众,这部剧成了1999年最火的电视剧。“女一号有理无情,女二号有情无理”,欧庆春虽被肖童狂追,却在大众中不讨好。欧阳兰兰在戏中狂追肖童,戏外却有好人缘。这部剧捧红了陆毅和袁莉。

  之后,不管是年代戏《像雾像雨又像风》,还是当代戏《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别了,温哥华》,赵宝刚总是保持着唯美浪漫的风格。赵宝刚的造星之旅也一发不可收拾,孙红雷、陈坤、李小冉、刘烨、于娜、印小天,明星成串。

  赵宝刚对大众需求有着精确的把握,在选择题材上非常敏锐,从王朔的幽默语言,到海岩的警匪追逐,他都能用精美的视听语言加以表现,并不断制造明星,他是一个几乎没有低谷的创作者。

  (3)与网络交融

  所谓没有低谷是相对的,谁也不能永远站在潮头。2004年的《录像带》和2005年的《给我一支烟》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社会的灰色地带,这两部戏受制于"涉案剧不上黄金档"的传播半径,也不符合观众对赵宝刚浪漫言情的期待,影响力有限。

  不过,赵宝刚很快就在2007年通过《奋斗》重回颠峰。这部剧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剧,“80后何去何从”的命题被植入了剧中。当时在网上,温吞的70后已经翻篇,火辣的80后轰然登台,种种奇装异服、奇思妙想、奇形怪状都假80后之名堂皇过市,80后的光荣与梦想、焦虑与狂欢,成为了全社会关心和讨论的议题。《奋斗》在网上火了,进而成为年度热剧。《奋斗》主演佟大为、马伊俐、文章、李小璐、朱雨辰等人集体上位,用赵宝刚的话说,“无名的变有名,有名的变著名”。经此一役,赵宝刚发现了网络时代的创作法门:不能关门言情了,得跟大众互动,让他们共鸣。

  近几年里,赵宝刚一年一部话题剧:2009年《我的青春谁做主》,2010年《婚姻保卫战》,2011年《男人帮》,2012年《家的N次方》,2013年《老有所依》。这些剧的宗旨一看名字就能明白,每个话题都有极强的延展性,什么人来了都能评说两句。而《老有所依》触及了日益尖锐的养老问题:中国即将全面步入“银发社会”,可是社会养老体系远不健全,“421家庭”的大量出现又使家庭养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没有人知道这个社会问题怎么破。虽然没有答案,《老有所依》将这个问题摊开在公众视野内,就算是功德一件。

  在昨晚的颁奖晚会上,赵宝刚反复提及自己“老了”,也一再给自己打气要“人老心不老”。前不久,60岁的赵宝刚第一次尝试拍摄了电影作品《触不可及》,那部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跨界之旅,但从他的电视剧作品的成色来说,他仍然没有滑出创作的黄金期。电影不熟正可以集中精力于电视剧,赵导请继续。

  文/李星文

  --------分割线---------

  刘江的收视秘籍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在央视一套和湖南卫视同步播出,是2013年的收视状元。该剧的导演刘江曾执导过《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引发了一轮家庭婚姻轻喜剧的热潮,至于《黎明之前》,到今天仍被视为国产谍战剧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

  《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刘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虽然刘江的作品并不囿于某种单一类型,有婚恋剧、传奇剧、谍战剧等,但从10年前的《铁血青春》、《岁月》到今天,可清晰地发现刘江的成长脉络,那就是对大众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收视趣味的把握越来越精准。他一方面使用了美剧的剪辑和表演节奏,另一方面在观念和口味上又保持了纯正的“中国味”。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和《咱们结婚吧》,就对原有的家庭婚姻类型剧,进行了很多手法上的创新,使它们更贴近当下社会现实,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观赏性也更强。

  在刘江的家庭剧中,并不会出现各种激烈的情节逆转或戏剧冲突,但流动感极强的生活细节,也会对观众构成极强的吸引力。从《咱们结婚吧》我们可以看到,片子叙事节奏比《媳妇的美好时代》更明快,在每一段落中,都会有两三条故事线索缠绕着往下发展,有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冲突,有长辈们的矛盾纠结,有姐夫的家庭危机等。在创作策略上,刘江引导意识明确,并不是盲目地迎合受众的收视心理,而是主动去挖掘那些让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生活感受。所以他的电视剧虽然没有过度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总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内心。这也是他的作品屡创高收视率的关键。

  刘江的两部家庭婚姻剧,看似只是记录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切,但让观众体会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所以也有着和生活一样的容量和深度。我们看到,《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有温柔善良的好儿媳,有中规中矩的和事佬儿子,有拧巴小气、喜怒无常的婆婆,虽也是婆媳间的故事,但演绎的却是不同的家庭观和人生观之间的较量。观众从故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婚姻家庭的种种思考,而会扩展到让人安身立命的一些最本质问题的思考。即如刘江自己所说:“有人说,戏剧有两种价值,娱乐价值和认识价值。我要求自己的作品都兼而有之。”

  在刘江的所有作品中,最能显示他叙事水准的无疑是《黎明之前》,即便是常年被美剧提高了眼界的观众,对这部电视剧也极认可。该剧的故事和节奏设计的精密严谨,有大量让人欲罢不能的悬念,比起过去谍战剧的陈旧模式,《黎明之前》完全确立了一种谍战剧的全新叙事风格,这种风格虽有美剧的影子,但故事和情感又完全是本土化的。在《黎明之前》,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情报工作者的处处隐忍与英雄气息,而且可看到信仰与人性之间的争斗,有勾心斗角,也有情和义,甚至会让人有时忍不住流泪。它的台词也很经典,或睿智,或充满机锋,让你时刻处于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之中。

  刘江的艺术风格趋于成熟,已由一部部作品的品质所见证,这与他丰厚的人生和专业历练有关。他早年学过表演、又从事过编剧,正是这种多专业的融会贯通,使他的艺术感受活跃却又贴近民众。很多观众得知这部谍战剧与《媳妇的美好时代》是一个导演时都大呼意外,正是刘江深厚的艺术积累,使他可以在各种类型剧之间穿梭自如、游刃有余。虽然他常自谦是“大众艺术的手艺人”,但因为扎根于大众文化沃土中的生活积淀,反而使他的艺术姿态显得优雅而自信。

  文/叶匡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赵宝刚 老有所依 金鹰节 刘江 咱们结婚吧 金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