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马可波罗》开播你用什么姿势看

2014年12月15日14:18   娱乐专栏  作者:纳兰惊梦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纳兰惊梦

  因制作《纸牌屋》而名声大震的Netflix电视网最近放出了大招,一次性放出了耗资9000万美元制作的史诗巨制《马可波罗》。大制作美剧、宫廷权欲争斗,大尺度场景以及诸多华人面孔等元素,让这部剧在国内观众群中人气极高。截至纳兰写稿时,辛勤的字幕组以夜以继日的热情译制了五集中文字幕,保证了中国观众几乎能够同步欣赏这部美剧。而颇有争议的是,在此之前对于此剧的评价,美帝的剧评人和普通观众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许多专业剧评人在看过第一集纷纷给出了低分评价,在美国剧评网站metacritic上,18名专业剧评人综合评分只给打了47分(满分100分);吊诡的是普通观众对于《马可波罗》中所呈现的历史细节、地理场景等却是大加赞赏。

  对于这样由一伙美国人到哈萨克斯坦拍的一个意大利人在中国的故事,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是有些许发言权的。窃以为,用剧中马可波罗的台词评价这部剧是再恰当不过的“(描述)是带有艺术色彩,但现实输于想象”。在其中饰演忽必烈之妻的陈冲也曾表示这部剧本质上说是美国人对于古老东方的想象,是存在于他们构想中的历史故事。如果你是一位想在其中寻找真实历史答案的观众,恐怕寻找到的只有失望。尽管这部仅拍摄就耗费半年之久的剧集(最终成片只有10个小时)在宋、蒙古、威尼斯传统习俗风貌等方面的还原上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准,但即使是一个普通观众依旧能够挑剔出诸多bug:譬如“蟋蟀丞相”贾似道不仅是守卫襄阳古城的主战派,还习得绝世武功“蟋蟀拳”(本意应为螳螂拳);譬如在蒙古真金太子口中竟然会蹦出明代旷世奇书《金瓶梅》的名字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观众更适合将这部《马可波罗》当成传奇或者戏说来欣赏,它并非是编剧刻意追求眼球的雷剧制作(苛责美国编剧对中国文化能够做到巨细靡遗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了),换个角度来审视老美如何现代化的视角诠释这个在西方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挺有意思。

  得益于Netflix引以自傲的大数据支撑,《马可波罗》对于功夫、阴阳、小脚这些在西方人眼中符号化的东方事物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与刻画。同时又在其中灌输了许多典型的美剧风格,对于宗教、哲学、政治的探索都有体现,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和意大利商人辩论宗教的忽必烈,与君主分享唯心哲学的臣子,这是典型的美式思维对于异族文化的解构与重塑。能够理解,是否接受,个人所愿不同罢了。当然对于国内的视频网站来说,是否有勇气如同Netflix在某一题材领域内制作高质量的剧集,与传统电视行业一较高下,值得深思。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马可波罗 美剧 纸牌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