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则国内知名杂志《费加罗FIGARO》即将在二月停刊的消息一石惊起千层浪,在业界再度引发了平媒是否衰落之争的话题。该刊的编辑总监随即发布了一篇文章意指比平媒衰落更可悲的从业人员对此行业自轻。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90后甚至对文图都失去耐心,全球信息差的缩小,加上各类新媒体的出现,让受众对资讯、内容,广告信息的吸取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
就在这则消息发布后3天,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登陆黄金档,伴随着这部颜值直指当下流行审美的偶像剧开播,天猫携手电视台打造:“边看边买,扫台标马上买剧中同款”的活动。
这不是第一次在电视节目内容中直接导入到消费指向。曾经韩国电视剧也是推动韩国时尚业发展,韩剧一上,剧中相关同款也纷纷热卖。淘宝向来常出现XX同款,一有热门人物和事件,立刻就有商品上架。百年老店等不得苦苦熬成皇家御用,再通过街头巷尾传颂成为经典。新推出的产品一亮相便可以搭个顺风车成为当红单品。
娱乐业、媒体业、时尚业在各种牵手中试探这种高速发展中商业的可能性。时尚杂志纷纷开始涉足电视节目和垂直电商,偶像剧开始卖价值99块的T恤,就在2014年下半年,时尚界的标杆性人物则卡尔。拉格斐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自己的日报《The Karl Daily》,只卖不送,借助开在全球的门店加上促销员的街面发放。
世界确实是更平,无论是媒体还是商家谁稍跟不上这节奏仿佛就真的会被迅速抱团旋转的漩涡狠狠甩在风暴之外。曾经不打开购物网站,不走进商场还能抵抗购物诱惑,如今连看电视剧都在时刻提醒观众:“明星正在用的这些东西,你马上可以全部买回家。”这种让人无法喘息的推广方式,是会让更多人提供购物的便利,还是让更多人陷入“买、买、买”的购物狂欢浪潮?
《 何以笙箫默》刚上映就有观众吐槽第一集台词“由美国飞往上海的航班”这种航空播报太不严谨,剧中大明星和律师开的车太普通,定是电视赞助没有谈好。从冯小刚导演开辟电影植入以来,大家对各路媒体和影视的商业赞助已经习以为常,如今更是大大方方把生意做到细枝末节上。所有的技术发展,都是为了满足让人更方便也更懒,你要是看中剧中哪套衣服配件连去打听寻找出门的时间都不用,咱们早早给你备好。
商业当然没有错,活在当下这时代,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需要购买高价净化器放在家中自己过滤,陈光标甚至已经标价开始售卖空气。把电视剧当做购物指南看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诞生了更多可能性。只是万事来的太简单直接,商业难免影响到影视制作中道具本该有的品质,而爱购物的观众连惦记和寻觅的相思美感都缺失,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视周刊》一月专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