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节:一个资深制片人的乐与忧

2015年08月24日10:40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文/陈奕名 (影视独舌稿件)

  《马占山之决战江桥》制片人陈奕名是一个老资格的从业者,但近年来电视剧的发展让他有越来越多的“看不懂”。在接到独舌的调查问卷后,他写下了如下感慨:

《马占山之决战江桥》李幼斌剧照

  对于今年北京节,我的感受真的是一言难尽……

  电视台不易,连抓到现象级大片的湖南卫视都说自己播出《花千骨》是在赔钱,那二三线的卫视呢?地面呢?深思极恐。

  相对而言,网剧貌似一片欣欣向荣,但是从《盗墓笔记》生生改成为国家献宝剧,吐槽骂声遍地皆是就能看到,一旦执行与电视台播出相同的审查标准,网剧也不好弄。问题是,网剧的宽松空间还能有多久?

  所以我个人认为,就各种播出平台来说,不能简单的说新媒体就一定会取代传统媒体,关键还是在一个剧自己本身的品质,我所说的品质,不单纯指故事、制作水准、演员阵容,还有观众的欣赏需求。

  电视台不易,那对制作公司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几乎所有公司都叫苦连天,收视污染、收视对赌、回款拖欠等等,还有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就更让人心寒了。几乎没有哪个公司的发行团队是喜开颜的。

  那是否就没有希望了呢?我觉得不是的。借用最近的电影市场可以说明:老牌大导的电影接连折翼,正如大批跟风制作的老套的电视剧,必然唤不起市场的胃口;偶有内容空洞但切中市场某需求点,如“某时代”之流的作品,电视剧中也有,但一定不是出路。创暑期票房佳绩的诚意之作《捉妖记》,我不用奇迹这个词来描述它,是因为从《捉》的制作团队、剧本与阵容、制作成本、上映档期及宣传等等各方面来说,它都是佳作。所以,我深信不疑的是,如果以同样专业的团队、同样深度打磨的剧本、同样合理制作成本及深度营销手段来推出电视剧,一定会同时赢得传统和新媒体的青睐,一定会赢得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大部分公司不是为了上市,不是为了完成业绩而盲目开戏,相信电视剧市场会更好。如果能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进入传统电视剧行业,而不是由现在大部分思想僵化的老人在把持,那网络剧的活跃成分也会令电视剧更加增添色彩。

  展会这种形式,确实有很多值得提升的地方,比如说设立主题区,以同类题材的项目同台展示,让小公司不用在展位上投入而只在项目展示上花心思等等的方式。但如果说完全没必要,又仿佛有点儿过了。因为毕竟有新公司需要展示自己的平台,有大公司需要大范围公告自己的战略部署等等,展会还是比饭店房间更为合适。而饭店的热闹,多是对电视台已经轻车熟路的公司安排购片方私下看片洽谈的场所。尤其是目前电视台人员变化频发,有些话当然还是在房间里关上门说比在展会上说要来得方便。

  关于看好的作品,这个问题看似最简单,实际确实我最难回答的。不是怕得罪人,而是真没时间看完那么多作品。就我个人接触过的,我觉得《琅琊榜》、《好先生》、《少帅》、《三八线》都不错!当然,与我个人有关的二部作品,我也很负责的可以说绝对是诚意之作。一部是刚刚杀青,由李幼斌老师担纲的《马占山之决战江桥》,是讲述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大剧。另一部,是目前很低调的反腐禁毒剧《谜砂》。此剧剧本就打磨了近四年,演员有李宗翰、赵子琪、李乃文、张磊等等,搭配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导演林楠更是才华横溢,绝对拥有收视冠军的品象。哈哈,我真不是卖花赞花香,是真诚表达对作品的信心。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北京电视节 陈奕名 电视台 电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