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影中的大时代:出国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16:26  新浪娱乐

  8、出国——到美国“不见不散”

电影中的大时代:出国热
陈冲是80年代明星出国热的代表

  时而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这一切都缘起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政策,党中央决定中国向世界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同时也允许国人以其他渠道合法出国。国门打开之后,外国人进来,中国人也走出去,无数的学生和年轻人走出国门跨越大洋见识新旧大陆。1980年代开始的出国热,也令许多电影明星渴望到好莱坞发展,其中陈冲(blog)斯琴高娃白灵(blog)张铁林等人以不同方式来到海外。

  留学生学成之后,或者归国,或者留在海外生存,无论公费还是自费,都是被接受的选择,中国政府认为即便在海外发展将来对于祖国也是一种资源,这中人文和血缘联系是无法割裂的。事实上,多年之后又产生了归国热。海归(海龟)们改变了中国很多,尤其是IT、投资、管理、跨国企业等领域,但是具体到个人,在出国、归国的漫长过程中,在他们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中,个人、家庭、情感等诸多方面都引发连锁反应。

  在张元(电影中的大时代:出国热 blog)导演的《疯狂英语》中,人们为了学习英语而形成一种类似宗教情感的癫狂状态,李阳成为外语教学的教主式人物,完全是英语能力的刚性要求。所以《周末恋爱角》将学习英语和谈恋爱结合在一起,充分说明会英语甚至成为一个人的优质资源,直到《北京你早》里因为对于英语的盲目崇拜甚至被假“华侨”欺骗感情。在《庐山恋》(经过一番波折,怀着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两位老相识在庐山相会,变冤家为亲家)中,人们初步看到了从国外带来的气息。于是在许多电影里都有表现渴望出国的桥段,从《人到中年》、《大撒把》、《留守女士》、《悲喜人生》到《世界》,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都有对海外生活的想象。由冯小刚郑晓龙编剧的《大撒把》无疑是夏钢都市电影的成熟之作,深受“出国潮”震动的男女留守者走到一起,京味电影独特的幽默自嘲和成熟豁达给了“留守者”以温暖的怀抱。与《大撒把》几乎同期推出的影片《留守女士》尽管讲述的也是都市留守男女的情感纠葛,但第六代导演、当年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胡雪杨却选择了迥异的风格,在当时获得的观众反应也完全不同。

电影中的大时代:出国热
>《刮痧》里的海外生活则充满了文化误读

  然而真正到了海外,也并非就从此幸福了。《不见不散》葛优的适应力还是足够强的(《北京人在纽约》几乎看以看做是以电影化来做要求拍摄的电视剧),而《布拉格有张床》的悲苦则很强烈,《刮痧》里的海外生活则充满了文化误读,老爷子在生活里几乎是寸步难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国的多元文化碰撞在一起。《阿司匹林》里的海归,则照样在现实中四处碰壁,生活并非是阿司匹林那么简单,海归与否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