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文化活动不必办成展销会

2013年06月17日10:02  北京晨报

  日前,有媒体评论说,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冷冷清清。因为其开幕式比较简单,参加的人也不是很多。笔者倒以为,对于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展会来说,摩肩接踵未必是好事。中国虽然人多,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展会都办成车展房展那样,人潮如织,除了人挤人,展品看不了几眼的状态。

  但是我倒由此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在国内现在类似的节不少,但是大多更像是展销会,秉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明星也好,演出也好,往往更多是为了热闹的陪衬,最终举办单位关心的,还是卖东西。一般的展会在总结的时候,往往是这么一套数字:展会参展商家多少,吸引观众多少,展会销售总额多少,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总额多少,意向合同总额多少,同比增加多少,等等。

  如果说在经济发展初期,这一做法能够提供快速的市场发展机会的话,在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仅仅将各种文化节当成展销会的思路,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文化的潜在价值往往远远超过可以计算的那些“看得见”的商品价值,文化产品的特点,就是不仅仅能以一次销售的数字来计算价值。

  举例来说,近些年全世界最熟悉的英国文学作品,就是“哈利·波特”系列。从明面上来看,“哈利·波特”让罗琳成了巨富,其出版商当然也盆满钵满,顺带着,英美的电影产业也跟着得到了一个畅销十几年的电影产品系列。如果再加上衍生品市场,其价值巨大。有计算说,光这一个品牌的价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但哈利·波特的价值仅止于此吗?除了这些有形的部分,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无法计算的部分: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欧洲魔幻文化的流行热潮从西方世界扩散到了全球,也就是说,它给更多的作家、出版家、玩具商、旅游商等等带来了机会,这个热潮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有继续下去的状态,这个热潮值多少钱?再有,哈利·波特系列树立了英国出版的品牌,在全世界很多文学爱好者或者读书迷的心目中,英国出版物的质量成为顶级的代名词,这个指标又值多少钱?如果再加上它对英国文化的推广乃至于其价值观的传播,这个好像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吧?

  所以,在已经度过了文化市场的初级困难阶段以后,我们应该更多做的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不断开掘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富矿,以文化产品的长久社会效益去适当结合可见的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是只看眼下的“钱”。就以电视节电影节来说,打造一个具有公正性的能长年持续下去的奖项,推出一批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比仅仅卖出去多少“合同金额”要重要得多,划算得多。更何况,国内许多所谓展销会的成交数字中的内幕,已经差不多是公开的秘密了。

  郁晓东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