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金婚》研讨会实录 被评价值不低于《渴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17:58  新浪娱乐
《金婚》研讨会实录被评价值不低于《渴望》

张国立蒋雯丽出演《金婚》

  新浪娱乐讯 50集电视连续剧《金婚》播出后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目前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都创下了极高的收视成绩,非常有望成为全国各电视台2007年度国产电视剧的“收视冠军”。针对这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日前在京主办了该剧的专家研讨会。以下是有关专家和领导们对《金婚》一剧的点评。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金婚》的价值不低于《渴望》

  我认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能够拿出一部在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地位和价值的作品,从《渴望》开始一路走过来,包括《北京人在纽约》一路走过来,一直到这一部,所以我刚才是由衷地给多年的老朋友郑晓龙祝贺一声,拍戏的导演应该这样,要拍就下工夫拍站得住的,也传得下去的好作品。我是由衷地认为《金婚》是一部出乎我意料的,通过编年的体例写出中国近五十年历史的戏,这是很不容易的,这里边充满了政治智慧,也充满了艺术的技巧,有不少的审美发现和思想发现,这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讲电视剧是一种思想意识,党中央号召我们“三贴近”,究竟什么样贴近了民生,我想就是把当代观众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审美地、艺术地展现,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荧屏,让他们从荧屏上建造自己、自己父辈乃至于自己子孙的影子,让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领悟人生的况味,明确人生的方向,活着有精神上的力量。这样的作品就实现了文化是化人的,艺术是养心的,靠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靠艺术把人的境界养高,然后由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保证这个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我看完了《金婚》最大的感受是,人生不易,但人生一定要内心和谐,才能够过得欢乐,过得充实。

  谁都知道编年体难写,我看这里边实际上就写工厂停产了,学校停课了,在这个过程中给人留下印象很深的事情,比如张国立带着蒋雯丽借着出差去东北旅游一趟,本来想旅游旅游,开阔眼界,谁知道被红卫兵抓起来审了一通。如果正面写批斗、戴高帽、造反,肯定李司长和王司长这儿就通不过了,但没有,通过这个写出时代的本质,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的压抑,对社会和谐的破坏,完全就破坏掉了。所以我说充满政治智慧,写了一些看来是零碎的事,但这些事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本质。如果讲这是一种政治智慧,同时是一种艺术技巧,艺术家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艺术地呈现给当代人和后人,让人们永远牢记这个教训。

  这部戏我非常赞成晓龙导演说的,网上说看见了过去的历史,而且还悟出了今后该怎么样活。一部大众化的艺术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产生这样的收视效益,恐怕是令人欣喜的。这绝对不是光养眼不养心的作品能代替的。我们有很多作品只是注重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刺激感,而不能够通过受众的视听感官,使受众得到一种灵魂上的净化、认识上的启迪,从快感升华为美感,这才是人类审美的目的。人类是因为在政治、经济方式把握世界的同时,还需要一种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因为人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高级形态的情感人,艺术就是老托尔斯泰说的,是净化情感,提升情感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成这部戏。

  第二点,编剧在人物设计上、发展上充满了一种历史感,绝不是随意而为之的,看都看出来,戏中的儿子要办公司,然后把自己的爹请去守电话,发火了,还要被开除。前面三个女儿都有时代的痕迹,老大没有读什么书,到那个时候先结婚生了子,但她留下来,是她那一代同龄人对历史的看法,对时代的感受。老二聪慧,奶奶疼,先带到四川去,后来居然考上博士,出国留学,但回来丈夫又病了。有人就说郑晓龙心够黑的,他让这一家人一个一个都不得安宁。老三不好好念书不说,出来做生意干什么,跟蒋雯丽吵架,那叫女儿吗?但确实今天这种孩子不少。每一个人都充满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三个女儿的身上少了浮躁,少了喧嚣。这不同于一般的我们看过的很多作品,也写情爱,但它是针对身边的小悲欢,并拿小悲欢当大事件,就是鲁迅先生当年批评的作品。而《金婚》这个作品选择的事件看似小,仔细一琢磨,不小。打着浓郁的那个时代的痕迹,让我们想到很多事情。一个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充满了深刻的感知,并在清醒当中领悟历史痛苦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民族。这个戏多多少少能把我们引领到历史的隧道里边,去感悟那段生活留给我们的人生的哲理。

  我觉得这部作品,我刚才跟晓龙说,它可能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上,其价值和意义绝不低于当年的《渴望》。一部五十集的作品能够让我们如此顺畅地看下来,确实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而且每一年当中,当然这里边有很多,我看到1976年的时候,周总理走,不好写,场面写得太不够味道,人家会说当时不是如此,朱老总也是那一年走的。毛主席走了,蒋雯丽一下震惊了,就那么一下。每一部作品要根据内容来决定反映的重点。我的感受很多,要说每一个人物我都可以说上一通是怎么回事,但是总体上我觉得很符合我自己所要坚持的美学和史学的观念,因为恩格斯曾经在给拉赛尔的信里讲过,我评价你们的作品,用的是最高的标准,美学、史学的标准,他就提出这个标准。迄今为止,这是马克思批评观里面最科学的标准,这是有道理的,我们的毛主席是历来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的,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毛主席是在战争年代,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利益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但恩格斯讲的是最普遍的规律,当一部文艺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第一任务是要对它进行美学的考核,它经得住美学的考核,对它进行史学的评价才有意义,如果经不住,很可能是公式化、概念化,是一篇社论,是说教式的,虽然主题很好,思想很正确,但没用。

  我相信我的直感,我一口气看下去之后确实被震撼、打动。艺术的直觉往往是最初始,但又是最真实、可靠的,一部作品看完之后情感没有被打动,肯定不是艺术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用我们的唯物史观来考量,我认为这部作品里边流淌着精神价值取向,道德评判标准,特别是写到男主人公跟两个女性精神感情的时候,人们都不要回避这个现实,任何男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了伴侣,那个伴侣在彼时彼刻是最佳的,但是在新的生活征途上,是完全可能出现一个比先前选定更为合适的,完全可能。这个时候作为人,就是一种理性情感里面,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你的理性来抑制你的感性,这才叫人,要考虑到你的家庭的责任,伦理的责任,道德的责任,除非有一种情况,原有的爱情已经死亡,你要重新选择,那是文明的标志。但原有的还没有死亡,那你就只有抑制你的感情,张国立是抑制了几十年,编剧也够狠的,偏偏要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要让那个人出现,这可能也是艺术的魅力的需要,吸引力的需要。

  这个戏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人物贯穿,人物的命运感非常强。这个戏里边还有一条,我佩服编剧和导演到演员们,生活的幽默的语言,我们的生活是充满着坎坷的,是痛苦的,但我们的生活态度又是乐观的,是幽默的,中国的电视剧太缺少幽默感。尽管吵了五十年,我也不知道蒋雯丽的喉咙吵哑了没有,但吵到最后吵出了人生的道理,特别是到最后是穿西装还是穿唐装,吵完之后,庆祝金婚之后,进入雪地,给人们留下的人生余味。我非常感谢演员们、导演、编剧的审美创作。

  (以下为其他专家和领导的点评,请点击查看详细)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

   《金婚》把情感类电视剧创作推上新的高度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博士朱虹:

  《金婚》在喜迎“十七大”之际为中国电视剧市场增了光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

  《金婚》很有诗意

  原《文艺报》总编、文艺评论家李兴叶:

  《金婚》和老百姓找到了通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孟繁树:

  《金婚》是家庭伦理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高峰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伟国:

  《金婚》具有深厚的社会学意义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尹鸿:

  编年体的形式中彰显着创作者的智慧

  中央戏剧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路海波:

  《金婚》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文艺报》总编范咏戈:

  《金婚》的创作是点石成金的过程

  国家广电总局社会管理司司长才华:

  《金婚》的社会效益极其强烈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张育华:

  《金婚》低处扎根高处俯瞰 美学魅力指数五星以上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春武:

  《金婚》润物细无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