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有信心观众会喜欢《芈月传》

2014年11月06日21:49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郑晓龙对话新浪娱乐郑晓龙对话新浪娱乐

  身份之变——从伯乐到千里马

  随着郑晓龙作品的探索,还有他身份的变化。2010年9月17日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28周年的日子,这期间,郑晓龙当了中心10年的副主任,16年的主任。在此之前的9月15日,“北视”领导正式宣布同意郑晓龙辞去中心主任一职。“北视”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影视剧发展的摇篮之一,郑晓龙在职期间组织策划拍摄的一系列影视剧,都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一座座难以逾越的丰碑。由郑晓龙提拔培养起来的“苗子”,如今也都成为了中国影视圈的大佬级人物,冯小刚、赵宝刚算是典型代表。

  曾经,在郑晓龙“大车店”的破旧办公室里,两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张床,郑晓龙、王朔、冯小刚、李晓明一批热血青年在这里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地海聊,灵感火花互相碰撞的快乐,让这群年轻人们豪情万丈,有了后来一个个影视作品的雏形。多年后,冯小刚对郑晓龙一直心怀感激,“郑晓龙是很有性格魅力的领导,托着这一伙年轻人起来的。”

  90年代初,冯小刚还在北京城建当美工,郑晓龙把他调到了“北视”。当有人怀疑初出茅庐的冯小刚当编剧的能力时,郑晓龙毫不犹豫力挺。1984年调到“北视”之前,赵宝刚还在钢厂当工人,后来在郑晓龙的提拔下,当了《渴望》的导播、《编辑部故事》的导演。1997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本来郑晓龙要亲自执导,但赵宝刚在友谊宾馆的楼下足足等了郑晓龙两个小时,说很想拍这部剧,郑晓龙一听大为感动,说“那就你拍吧”,于是成就了“赵宝刚+海岩”这一对黄金组合。

  郑晓龙曾经笑言,当年拍《北京人在纽约》就是想给那些“不服管”的导演看看,别以为我不能拍片子,我就拍一个给你们看看。结果,《北京人在纽约》的大获成功,让一帮人看傻了。从那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郑晓龙作为“北视”的主任很少出来拍片子,他狠抓剧本创作,设法拉投资,把当导演扬名立万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看着曾经手下的“虾兵蟹将”纷纷自立门户成长为业界大佬,郑晓龙总是说:“做组织工作也是一种奉献,当领导就要有胸怀。”

  不过,后来“北视”中心改制的艰难,以及行政工作的缠身,让郑晓龙更怀念起单纯搞创作的快乐。于是,郑晓龙在57岁那年辞去了中心主任的职务,一门心思当起了自由导演,开始从知人善用的“伯乐”向“千里马”的转变,“我现在拍片子也不算晚吧。我也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你好赖当过伯乐吧,你自己也是一匹能跑的马。”眼下,已经61岁的郑晓龙,干劲儿正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觉得吃力,一部部佳作的问世,是他身份转变之后的重新出发。

资料图片:郑晓龙在片场资料图片:郑晓龙在片场

  艺术标准上,郑晓龙有“不变”的固执

  “谁能耐住寂寞,谁未来就能比别人高”

  艺术追求初心不改——保持生活的温度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闭门造车”却成了当今影视圈的一种怪现象,艺术创作者不去深入生活,整天呆在书斋里图解真实。而多年来,郑晓龙却坚持做“平民导演”,保持一颗热情感知生活的心,“现在很多影视人很贵族化,已经没有了生活化的感受。其实,创作者应该有平常心,我到现在还吃麦当劳,喜欢街边小吃,有时候还坐地铁……这样你就在生活当中。”再加上,鹰一样的敏锐眼光,孺子牛一般的辛勤耕耘,郑晓龙想不成功都难。

  虽然郑晓龙作品的题材千变万化,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却是不变的艺术追求。“现实主义题材不会枯竭,中国的这几十年,从文艺创作上来看是一个大富矿。”无论是针砭时弊的《编辑部的故事》、还原国人海外真实生存状态的《北京人在纽约》、还是讲述夫妻五十年风雨历程的《金婚》,郑晓龙的作品中始终葆有生活的温度。就算被奉为经典古装剧的《甄嬛传》,其实郑晓龙的重点并不是讲“宫斗”,而是表达一种对封建帝王制度的批判。

  “现在一些90后小观众看了古装穿越剧之后,感觉古代的生活挺好,也一门心思想穿越回去,这是极不可取的一种想法,有一些女孩子还想跳井穿越回古代宫廷,去给皇帝当妃子。我觉得真的是幼稚,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皇帝几十个妃子,你就是那几十人的其中之一,能幸福吗?能自由吗?一个男人拥有几十个女人,不可能多少年就单恋一个人,这是不现实的,要我说纯粹扯淡。”通过作品表达一个鞭辟入里的道理,警示后人,才是郑晓龙拍《甄嬛传》的题中之义。

  苛求细节耐住寂寞——不浮躁也是一种修养

  当今的影视创作,不少创作者心态浮躁,剧本把热播桥段拼拼凑凑,日夜赶工粗制滥造。细节缺乏生活逻辑?观众狂喊雷人?没关系,只要把收视率骂高了,吐沫星子又何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郑晓龙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显得像个“异类”。

  郑晓龙曾经在央视讲过一堂有关耐心的公开课:“谁能耐得住寂寞,谁未来就能比别人高一块。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打出去的时候更有力。”这一收一击的哲学,在郑晓龙拍摄《甄嬛传》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07年,郑晓龙在妻子王小平的推荐下买下了流潋紫的小说《甄嬛传》,准备好好讲讲封建帝王后宫那点事。当时正值古装剧的低潮期,所谓“宫斗剧”还甚少有人涉猎。而五年之后的2012年,当郑晓龙拿出精心打磨的《甄嬛传》时,却遭遇了相当的尴尬。原来郑晓龙埋首创作《甄嬛传》的这五年,“宫斗剧”题材已经历了从盛行到退潮的大起大合,由于几乎泛滥成灾,总局也发令2012年1月1日起禁止卫视播出“宫斗剧”。不过,《甄嬛传》因对封建帝制的深刻批判和剧作的高质量,逃过这一劫。《甄嬛传》播出后,扎扎实实地给那些宫廷戏上了一课,有人说,《金枝欲孽》后很多年再无像样的“宫斗剧”,《甄嬛传》之后这个周期也许会拉得更长。

  《甄嬛传》何以拍得如此之慢?细节!郑晓龙对于每道工序、每个细节要求苛求。《甄嬛传》的剧本就出了十几个版本,即便开拍之后,郑晓龙也几乎每天给远在美国的王小平打越洋电话,半夜改剧本那是常事。开拍前,他去了好几次故宫,看场景、研究比例,从养心殿到乾清宫,到底有多少距离?雍正下了朝去见妃子,要经过多少弯弯绕?而且郑晓龙发现,站在故宫里面是看不到北京北面的山的,但在横店拍的戏镜头里有山,所以他坚持动用电脑特效把山抹掉。

  当年拍《北京人在纽约》时,几乎身边所有人都建议郑晓龙到美国拍外景,室内的部分就在国内搞定,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但郑晓龙坚决全程在国外拍摄,哪儿发生的故事在哪儿拍才能有现场感。编剧李晓明曾这样评价郑晓龙,“他平时特别随和,挺憨像小孩儿,可是脾气特别大,认准的东西特别自负。”

郑晓龙对话新浪娱乐郑晓龙对话新浪娱乐

  独家对话: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哲学

  陈家堃:最近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作为艺术工作者,您觉得应该怎样贯彻?

  郑晓龙:我们一直在贯彻,表达真善美,表达家国情怀,这都是我们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其实不要把文艺作品当作图解政策的工具,文艺作品它是松土的,它要灌输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反对假丑恶的追求,这就非常对了。包括《甄嬛传》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它也是真善美的表现。过去我做行政工作做得比较多,当然这个也给我一个好处,就是让我更多地了解我们党的文艺政策方向,对于创作有很大帮助。

  陈家堃:在您的组织策划下,“北视”中心在上世纪90年代开创太多先河,您算是中国电视的拓荒者。

  郑晓龙:不光是我一个人,是我们一批人。只不过我到现在还在这儿死皮赖脸地干。那会儿我觉得有一个特别好的东西,现在好像不大提了,就是要解放思想。我觉得文艺创作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有更多的新作品出现,优秀的作品出现。其实解放思想应该贯穿在我们改革开放,国家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

  陈家堃:为什么现在很少有哪个剧是开创了“第一”,成为“现象级”的作品?是我们的创造力枯竭了吗?    

  郑晓龙: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不对?我们文艺创作、艺术创作不能老是这不成,那不成,你应该是鼓励这个成,那个也成。这样才能够出好作品,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出能被时间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作品。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陈家堃:可以说,《甄嬛传》您把古装剧拍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现在您又在拍另一部古装大戏《芈月传》,您觉得《芈月传》能超越《甄嬛传》吗?

  郑晓龙:我干吗非得超越《甄嬛传》,《甄嬛传》又怎么样了,我又没觉得《甄嬛传》就好到不可超越了。其实我觉得它是不一样的,我现在拍《芈月传》,非常有信心观众会喜欢看这部片子。它里面的情节、人物,包括情感的那种浓烈程度,都会非常好看。

  (陈家堃/文 夏祺/图 陈植/视频)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Edward)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郑晓龙电视剧红高粱甄嬛传芈月传北京人在纽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