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笙会在回顾了前面的成功经验成果后,认为笙的“业余大军”要和专业队伍逐步融为一体,要接近演奏水平就要多交流、多沟通,落实本位与多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高全民族笙艺术的演奏水平,于2004年,中国笙会主办了“全国首届笙演奏大赛”,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笙界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笙类最齐全、专业队伍、业余大军,不同年龄组、男女组、海外组,传统笙、键笙、芦笙、中、低音笙组、笙组合等,共分为38个组进行不同类别的大阅兵、大比赛,更进一步地推动笙的本位与多元化,大统一的崇高科学教育理念,那当时的此景此情,笙的和谐之声至今不绝于耳,选手们的激情演奏竞争场面还历历在目,令人弥久难忘。
这是一次成功的国际赛事,《音乐周报》、《中国民乐报》等新闻媒体都以盛况空前、人才辈出的标题,给予充分肯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深圳、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广东、山东、山西、陕西、福建、甘肃、四川等,以及港澳台和日本等海外选手,济济一堂,各展笙技之才,各显地域风格。虽然以往举行过笙的交流性比赛,如1982年参加人数为13人,1995年也只有30余人,而本次大赛报名人数有286人,是原来的几十倍之多,况且伴奏人员达400人,家长陪同竟达800人之多,加之参与赛事的工作人员达几千人,可谓轰轰烈烈、蔚为壮观。吹笙人已遍及全国和海内外,各种风格的笙曲,百花盛开。笙的吹技也不可同日而语了,在中国笙会,笙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赛从初赛、复赛、决赛,各组都同时录音、录象,最后制作成DVD光盘竟达58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创举,为世人、笙界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资料啊!
这次大赛给人的印象是: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之间的演奏技巧明显缩小,海外选手的音乐表现与技巧明显给国内选手造成很大的竞争;笙的演奏水平有整体性的提高,其技巧娴熟,有游刃有余般的自如;层次明晰,有良好的整体感;近乎完美地将乐曲的情调、风格、意趣和特色互相渗透,活灵活现、神采飞扬、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内涵。
这次大赛给人的另一种印象是:女子学习笙的演奏是当下的时尚。无论专业组或是业余组,无论是青年组,还是儿童组或海外组,场场都有她们青春靓丽的演奏风采。她们服装鲜艳,台风绮丽,演奏时动作在旋律中飘洒典雅,时而像风吹杨柳、摇曳多姿,时而如荷盖承露、山溪流韵,为此受到专家评委们的赞赏。
这次大赛给人的另一特征是:本次大赛的评委全都是我国的著名笙演奏家、专家、教授,人员最多,评委达近50人,他们在不同组别进行公平的评判:初赛、复赛、决赛,都有不同的评委参加评判工作,而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为此,比赛气氛热烈,紧张激烈,推出了新人,弘扬了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笙艺术大发展的壮丽美景,体现了中国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的理念,使本位与多元的互相结合,形成统一比赛的光荣典范。
中国笙演奏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很自然他们需要的资料也就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人提出急需文字方面的理论教材。但大家知道,笙这件古老的乐器,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留下的文字却很少,考古的史料也不是很多,但出土的文物充分证明了我们笙的辉煌与悠久。尽管2003年中国笙会举办过理论研讨会,整理收集的论文近25篇,这离大家所期盼的差距甚远,但中国笙会决定,不怕困难,我们迎着困难上,继续推进我们的本位、多元、统一的发展模式,尽早出版笙的论文集《中国笙艺术》,不断推进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的实现,笙界的同仁克服了重重困难,2005年笙论文集《中国笙艺术》终于正式出版了,这对中国笙界来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近60位理论家、演奏家、改革制作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这件古老的簧管乐器进行多侧面的阐述、论证,由此,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著名艺术大师朴东生先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中国笙艺术》一书的出版,是中国笙界没有的先例、首开先河的创举,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相关专题:中国音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