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光陆:论本位、多元、统一的发展模式(10)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5:48  中国音乐报

  风格各异:是因为这场笙的专场音乐会,既重视对传统笙曲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对中国精品作品的进一步深化和改编,还有西方古典乐曲的精彩展示以及当代作曲家大师的精彩作品;力推这些年新创作的笙曲,并获得好评,更是这场音乐会的贡献之一。加之演奏陆续登场各展绝技,那优美的旋律在耳边萦绕,丝般柔顺、蜜般甜美,使人如痴如醉,扣人心弦,令人难以忘怀。同时在老演奏家们带动下,一批新秀已担当起演奏重任,音乐艺术院校的骨干,也为这场音乐会、笙艺术的发展所展示笙这门乐器从研改、制作、演出、人才各个方面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与辉煌,这令业界人士为笙艺术的繁荣发展而倍感鼓舞,对中国当代笙多元化科学教育的成果无不为之惊叹!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专门为这场音乐会题写了“和合协谐、笙声不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题写了“和谐理念、源自音乐、犹如笙竽簧竹”;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曲家王世光先生题写了“华夏古乐、时代笙辉”;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洪民生先生题写了“笙扬中华美”;中央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艺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曾文济先生题写了“笙韵悠悠、绵延神州”,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中国硬笔协会副主席杨开金先生题写了“管弦雅乐和稳韵、笙声金曲奏华章”;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黄奇石先生题写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庄则栋先生也挥笔题写了“胜之不武、让之有德”的墨宝。文化部主管领导马文辉先生、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教育部、中国音乐学院党政领导等和其他有关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专家亲临了这场笙会,全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这是对中国笙会、笙家族的有力支持和赞扬,也是对笙界人士的鼓励和鞭策。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同时得到了有关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市场报》、《国际日报》、《世界报》、《中国艺术教育杂志》、《中国音乐报》、《北京音乐周报》、《中国民乐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乐器杂志》、《音乐生活报》、《北京晚报》、《北京信报》等近30家媒体,以不同的篇幅、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栏目等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和介绍,刊登巨幅照片、人物专题采访等不同形式,多侧面、全方位宣传了我们中国文化、中国笙艺术、中国人的和谐理念、教育理念、科学教育观和价值观,弘扬了“和”的精神、统一理念、和睦同侪、谦虚礼让的精神。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没有先例地第一次将笙的这场音乐会,在黄金时间,重点宣传、重点播出,又创造了笙音乐会没有在央视播出的先例,使全体中国人民对民族的古老乐器、民族文化、笙艺术的全面发展,本位、多元、统一展示,有了一个全面了解,对全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正是“和”精神的延续,愿笙在新时代吹出的和谐之音绵延不断,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的成果不断辉煌。现在这场音乐会的实况,已经正规出版发行DVD一套,是我国首张多元化笙教育全方位展示的科研教材,为笙事业进一步地繁荣和发展笙艺术的科学教育与推广,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光芒。

  “和合协谐、笙声不息——金秋音乐会”的成功展示,使笙家族大放异彩,鼓舞了广大笙界同仁,他们纷纷要求要出版一部全国性的笙专业方面的统一教学大纲教材,认为全国的艺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笙会在普级教育和全方位实行本位、多元、统一的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举世注目的成果,使笙界取得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但中国笙会刚开始也认为:统一性的教学大纲,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特殊性、区域性、本位性的特点尤其突出,每一个艺术院校的规章制度不同,管理模式就自然不同,每一个从事教学的教师,有他自己的本位能力、本位特点、本位方言、本位风格、本位意识,他所掌握的乐曲、风格、特点是他自己的长处,再加上上级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实行一个统一性的笙专业教学大纲。可谓难之又难,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海内外具有笙专业教学的艺术院校有40多所,现实现状就形成了本位教师与多元学院;多元的教师与教师;多元的学院与学院之间的教学大纲和管理模式,遇到了很强烈的碰撞,本位形成了多元,而这种多元无法让本位接受、掌握、很自然的笙的事业,尤其是笙的教育事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种种不利的局面或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激烈的矛盾中、激烈的碰撞中,笙专业的教学就一直固守原有本位和单一的口传心授模式教育理念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笙会在取得以上各方面统一成就理论基础上,又不断的反思在各个方面进行研讨、论证、争取有关的专家意见、学习党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反思矛盾、理解矛盾、解决矛盾、化解矛盾,坚定地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还是要走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的道路,本位、多元、统一的发展模式,于是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院与学院的学习与交流,中国笙会在各方面下大力气,不断努力探讨,终于取得了一个统一的共识、统一的成果、统一的大纲,这些来自于本位,由于本位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多元化的发展的大好局面。这本身也并不矛盾,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本位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不断发扬自己的长处与本位,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本位的能力,有选择性进行吸收,来培育优秀人才,自然地发展了民族文化,发展了自己和本位,是整个民族教育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笙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我们中国笙会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整个艺术院校、教育部门所乐意看到的。于是,2008年10月,由全国及海内外44所艺术院校共同编著的《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笙专业教学大纲统一汇编教材》问世了。它的问世,标志着全国有了第一部笙专业方面教学的统一大纲专业教材,使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迈向了新的辉煌,可以说,在中国音乐教育史册上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光辉篇章。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中国音乐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