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的歌《表情》:“你的表情,究竟要说些什么?”
你的表情,究竟要说些什么韩松落
汪峰担任《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导师的消息传出时,许多人担心,以他的性格,能否胜任“好声音”所需要的表情表演? “好声音”有两场表演,场上,歌手表演歌唱技艺,场下,导师表演惊喜失望。两场表演,缺一不可,导师的表演任务,并不比歌手轻松,因为要完整展现“不以为然”、“有所期待”、“天籁初起”、“天雷地火”、“心潮起伏”、“瞬间转身”、“已经走了明路可以全情投入”这样一个情感过程,而且,还得针对每位歌手的性别、音色、曲风、现场表现,对表情进行调整,表现出“这是圣洁的灵魂之声”、“在听摇滚”、“这是爵士”、“真hot”、“这首歌让我回到了男孩时代”、“这种粗嗓门是当季最流行”等等不同的聆听情绪。 有的学员出场不止一次,导师还得分场呈现“这不那谁吗?”“这次怎么唱成这样!”“声音失控了失控了!”等等表情。《中国好声音》的叙事元素,就是通过导师的表情、身姿,以及调侃来完成的,表情调动着观众的情绪,表情成为观众做出预测的依据,表情也缝合了歌手表演之间的空隙,这么多任务在身,对导师表演素质的要求相当高。 几位导师的表现可圈可点,第一季播出没多久,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导师的表情,成了亮点,他们的表情,被制作成表情包、动画、配乐视频,在网络流传。庾澄庆的表情,更是被网友制成表情集锦,在微博出现,蔡康永转发并调侃,希望庾澄庆能到《康熙来了》示范一遍。 7月12日晚,《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第一期播出,“那张渔网”(那英、张惠妹、庾澄庆、汪峰)组合亮相,导师汪峰的当期节目没有收获到学员,人们认为,他看起来太严肃,不利于抢学员,他后来在自媒体上表示:“我其实没有不苟言笑,我并不是那种一味的说教”,“我没有那么严肃,我还是很猛的”,“好戏在后面”。显然,对于喜欢诗歌、喜欢约翰·列侬的汪峰来说,他需要在表情演出和维护自己的性格之间,做出均衡。
红色转椅上的汪峰。
“好声音”的确是特殊的表演场合。小S后来说:“以我对哈林的认识,很难想像他在《好声音》能这么激情”。显然,在“好声音”中成为表情帝的庾澄庆,并非一向如此,那是特殊情境下的特殊调动。 聚光灯下的人,经常要名对这种特殊调动。不但要表演应有的表情,还要控制透露自己真实想法的微表情。各种颁奖礼,几乎就是这种表情控制竞赛。奥斯卡颁奖现场,宣布提名名单和最后获奖者的桥段,摄像机一定会为最有力竞争者留足镜头,看他们是否会及时地表演出“怎么可能是我?”“真为他(她)高兴”的表情,稍有不慎,就会落下有失风度的罪名。即便在电影里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表演,也未必能在现场拿出奥斯卡颁奖礼级别的表情控制。 今年的奥斯卡,李安上场致谢,镜头马上给了斯皮尔伯格,他的笑容是不是有点僵硬?他眼神里的失望有没有藏好?那可真是刀锋时刻。凭借《生死朗读》成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前,凯特·温斯莱特曾经五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又五次落空,她说,这五次磨练,已经让她懂得摆出“恰到好处的表情”。 得提一下美剧《千谎百计》(《lie to me》)了,这部剧常用名人为个案,通过他们的微表情和小动作分析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剧中专家看来,名人经常公开说谎,或者言不由衷地认错,而伴随这些谎言的,通常都是些小动作,比如摸鼻子、轻微地摇头摆手、眼睛看向别处等等,表示他们内心深处并不认可自己的表态。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错。
你们肿么了?
这部剧的中国粉丝,迅速将这一套理论应用到了本土名人身上。在他们看来,许多娱乐事件的当事人,就在违心地表态,从他们公开发表声明和认错时,瞳孔的放大和缩小、鼻翼的翕动、轻微的摇头动作来看,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的表态,并不一致。 看来,即便早早洞悉了表情伪装的一整套理论,人们还是很难做出“恰到好处的表情”,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在情境压力之下。 抛头露面,着实不易。最安全的,是放弃表情,面瘫的北野武,于是从这一套表情评价体系里,安然脱身。
什么都不让你们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