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宋方金三战:宋丹丹不需要剧本(3)

2014年03月16日23:17   娱乐专栏  作者:编剧帮   我有话说

 【第三篇】宋方金:最后一篇就演员与剧本关系的讨论(编剧帮独家特刊)

  文/宋方金

  1,大地苏醒,万物回春,这是一个适合恋爱的季节,不适合恋战。所以,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

  2,余淳导演也来了。(注:此处指南都专访导演余淳:请宋方金贴出剧本让公众评判,由于南都没放出文字版,故需要阅读请自行百度“南都专访导演余淳")您好,请坐。任何形式的相见都是久别重逢。先回答您在南都专访中提出的几个问题。一,晒剧本。剧本早就晒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各大实体书店以及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淘宝都有售。您抽空受累看看。我赠送了华录百纳公司十本,您也可以问他们要。(如果您觉得我是在卖书,那么我不否认;实体书不好卖,能多卖一本是一本;传播知识总是无罪的;但讨论这个话题的出发点不是卖书,花这么多时间卖书不如去写剧本;时代华文书局的小伙伴们,你们老埋怨我低调,不帮你们吆喝卖书,这次我够意思吧?请我吃麻辣香锅!)二,您问为什么不针对您,说我没有血性。答:这是因为您并没有说过拍戏不需要剧本以及国外拍戏都是拍梗概等等言论而且是三番五次的说。您什么也没说,我要对您干什么?我干嘛要对您?另外,余淳导演,讨论一个问题至多跟血型有关系,跟血性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这个话题探讨的是演员与剧本的生产关系,我一直避免牵扯更多人和事。另外,这个事情的起因您是不是该了解一下呢?我一直在说这部剧是你们创作的,我没有说我功劳大啊?您不用我剧本我也没说什么。我把功劳全给了您以及您的团队,您为什么还要说我贪功?这是什么逻辑呢?我有些费解。三,您说我剧本写得烂。嗯,从您的角度来说您是对的。这是您的认知。您的认知您负责。四,您说我不要脸。这不太好吧?我们毕竟都还是文艺工作者,词汇量最好丰富一些。这么说是不是不太妥当?我们文艺工作者其中的一个责任,就是把语言梳理得更美好。而且,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我如果是一个不要脸的人,世界上的脸就很少了,恐怕再找不到几张憨厚纯真之脸。您可不要试图否定我,否定我我也不改变自己的看法,就像您说我写的剧本很烂我也改变不了您一样。从我的角度来说,嗯,我也是对的。真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世界变得很好很正确。五,您不允许我称呼您老师,您说不收我这个学生。余淳导演,我尊重您的要求,我立即改正。但我称呼别人老师的时候,其实是加了一点小小的语感。好多网友都感觉到了,您没感觉到?一个作家的责任就是赋予平常的语言以新意。我以为我已经赋予了“老师”这个词以新意,看来还是没做到,我继续努力吧。六,余淳导演,您跟南都记者说的那些话不是很美。情绪化宣泄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问题。希望我们净化语言,理性思考。而且,我估计记者老师已经做了过滤,原来的话应该更难听。不要紧,我猜得到。我是编剧,潜台词还懂一点。但是,余淳导演,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是我见过的对编剧最不尊重的导演。——这么说您不要生气,我是从我的角度说的,是把我自己当尺子来量的。我想别的编剧跟您合作都会很愉快的。也祝您生活愉快。期待您接下来的作品。

  3,另起一行,茶歇,否则看官们看得累。先喊个话。俞白眉老师,我听说前两季您都喜欢,希望这第三季也是最后一季您也能喜欢。替我向代乐乐老师问好。她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很多年前我们在同一间公司。美丽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希望代乐乐老师在带好孩子之余,赶紧出来演戏吧。好,茶喝完了,咱们继续。

  4,理顺生产关系,对影视行业来说弥足珍贵,说是头等大事也不为过。2010年之前,是中国电视剧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士兵突击》、《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武林外传》等一大批璀璨夺目的作品。2011年至今,一大批摧残虐心的作品如大河奔腾,层出不穷。板子打在谁身上谁都觉得冤。每一颗螺丝都觉得自己正确,但电视剧机器为什么已经坏死?希望梅子笑老师、李星文老师、宋子文老师、梁振华老师等电视剧观察者、专业评论者能将这个话题引向深入,而不是纠缠在一个项目的细节上。从无序走向有序,才是民族影视工业崛起的基础。

  5,一个民族的精英文艺代表这个民族的智慧高度,如小说中的莫言老师、刘震云老师,美术中的黄永玉老师、陈丹青老师,舞蹈中的杨丽萍老师,诗歌中的北岛老师、翟永明老师,文艺电影中的贾樟柯老师、李樯老师。等等。高度是民族的标杆,但不代表民族的普遍智力。大众文艺比如电视剧则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平均智商。最近有些韩剧大家都很喜欢,从上到下,从男到女,喜欢的原因千奇百怪,迷人的大长腿,可爱的小眼睛,炸鸡,啤酒。原因琳琅满目。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大家还没有提到,就是最近的韩剧,比如《来自星星的你》,它思考世界的方式和讲故事的方法跟时代是同步的,也是同构的。这部作品的深层创作原理在于:在多媒体时代,它引进新的时空视角来讲故事,测量人性与爱情的可能性。结构是智力的直觉形式,是思考的结晶。我们的电视剧,不缺乏故事,但缺乏有智力的结构。

  6,中国的大部分电视剧不讲结构,视角单一。大部分电视剧的结构是:从头讲起,娓娓道来。这种方式并不是不好,而是不够好,它最大的问题是:滞后于时代,游离于现实,不能心跳时间的心跳。多媒体时代以前,一个人一天只能干一件事情;现在,只要他愿意,一个人一天可以干至少十几件事情。口袋里有手机,耳边有广播,眼前有电脑屏幕。Qq、微博、微信,还有众多雨后春笋前赴后继的社交媒体。同一个消息,会从世界不同的渠道传递过来。人性虽千年不变,但生活结构一直在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当世界的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思考的方式也必须位移,甚至要先于时代抵达未来。文艺工作者最大的责任,不仅仅是书写人性的内容,它还要对这个民族思考问题的方法负责。我们现在讲故事的方法,不仅落后于欧美,也略逊于日韩。黑泽明的《罗生门》最大的贡献不是讲了一个故事,而是发明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这个方法,至今全世界都在使用。感谢黑泽明老师。

  7,我说的上面这一点,百分之八十的演员都不会去考虑。当然,演员也不需要去考虑,因为演员不负责挖掘世界的哲学层面。哲学层面是由剧作家负责的。演员的责任是在表象中渗透心象。所以,演员在表演一个文本的时候,他需要而且必须考虑文本的潜文本。当他觉得一个剧本让他吃力、别扭的时候,往往是两种情况:一,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剧本;二,也有可能是这个剧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演员、编剧和导演在遇到彼此的时候,最好都是自己又都不仅仅是自己,艺术碰撞可以让每一个艺术自我都变成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新我。宋丹丹老师提到了伟大的卓别林老师,我跟宋丹丹老师一样喜欢卓别林老师,但卓别林老师并不是一直在演同一个样子,他是以同一个形象在诠释一个多变的人间。与卓别林老师同样方式的还有周星驰老师,周星驰老师其实大概也就那三板斧,但他每一板斧砍的方向、目标都不一样,所以每次都砍得我们或前仰后合或涕泪横流或目瞪口呆。当周星驰老师每次松松垮垮出现的时候,我们都精神一凛,因为我们知道,周星驰老师总能以他的招牌形象、动作和语言提供对世界新的见解。

  8,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于正老师。于正老师,不知您注意到没有,我之前有几次在媒体上批评过您,当然我没有恶意,主要是针对您说的这个观点:世界上故事都讲完了,没有新故事。——其实故事内容的确很难有新的,无非是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但讲故事的方法层出不穷,我们故事工作者就是不断用新的思考的向度解读过去并指向未来。如我说的上面那几点。但今天想起您不是批评,是表扬。其实我觉得您对影视的行业贡献非常大。制造了明星,又合理分配了生产关系。这一点,很难有人能做到。希望您不光是给行业贡献明星,也希望您能在自己的作品多提供对民族的智力支持。这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肩负的责任。除了观众收视率,我们还要有心灵收视率。于正老师,您是编剧转行做制片人的成功典范,您辛苦了。

  9,说说我合作过的演员与剧本的关系。王志文老师不喜欢改剧本。在电视剧《手机》中,他对我的剧本只字未改,但他以他的表演修为对剧本做了巨大的提升。气息、断句、节奏、形体、眼神,气韵贯通,王老师准确的表演艺术使平面的剧本变成了行动的戏剧。和王志文老师不一样,陈道明老师热爱剧作艺术,参与得深一些。但他修改剧本的方式是跟编剧沟通,他会试图说服我,我也会试图说服他。在2009年拍摄《手机》前夕,昆仑饭店,陈道明老师家,以及众多咖啡馆,留下了我们深夜促膝谈心的身影。事实证明,我们达不成共识的情况极为罕见。陈道明老师一直恪守两个原则:一,写与改,必须通过编剧;二,改剧本,首先要考虑跟自己演对手戏的演员,不能让对方接不住,或不容易接。多年以来,陈道明老师一直被妖魔化。实际上,他虽有一副清高的面孔,但怀揣着一颗平易近人的热心。他天真烂漫,是我见过的最容易合作的演员之一。范明老师饰演的《手机》里的黑砖头,除了那几句英文,其余台词及戏剧行动全部出自我笔下,范明老师在那个角色身上展现了他的喜剧天赋。刘蓓老师在《手机》中演费墨的爱人,她的台词改动较多,人物状态也改动较大。有两三次我跟刘蓓老师喝酒喝得多了一点,我拉着刘蓓老师的手说:谢谢您!您救了这个人物!——其实作为编剧,我非常喜欢改剧本。电视剧是集体艺术,单靠那个人都不行。我从不否定即兴创作,因为根据环境、气氛,甚至天气的改变,导演、演员应随机应变,依据剧本又不拘泥于剧本。但即兴创作不是随心所欲,因为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艺术不是一种表达自我和小我的艺术,对编剧来说不是,对导演和演员来说亦然。戏剧创作有规律可循,也必须以规律办事。适当的即兴,大家都高兴;但演员如果太即兴,编剧会很不幸。

  10,罗立平先生,您好,您在《新京报》上的采访我看到了。说得非常中肯。这个项目自有其特殊性。其实我觉得非常对不住您,因为将讨论指向一个项目琐碎的细节是我没有想到的。您说的那些咱们都可以讨论,也可以改进。您待人宽厚,性情淳朴,如果这件事情打扰了您的心情,先向您道歉。

  11,演员王策老师,您好,您骂我的那条微博我看到了。希望这能缓解一下您的愤怒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您的愤怒。骂架的人,最痛苦的就是自己骂的话别人听不到。王策老师,我听到了。以前,我们村里有一个邻居,特别爱骂人,有一天他站大街上骂一个人,到了半夜,他忽然怕对方听不懂或听不见,又翻墙去找对方,问:我骂的你听到了吗?对方答:听到了。又问:你听懂了吗?对方答:听懂了。这哥们才放心回家睡觉。王策老师,您骂的我听到了,也听懂了。您放心吧。为了证明我听到了,我把您骂的话抄在这儿。我有个朋友叫鹦鹉史航,他爱抄书,我也想学他,但一直懒惰;那么,今天我就从抄微博开始吧。王策微博抄录(只字未改):作为美丽契约的参与演员,我就想给宋方金该给名字,你改名叫宋方巾最好了,送你块方巾遮一遮你那张脸,我就知道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做好人积大德,做坏人,遭报应 ——王策老师,您骂得真好。但您想给我改名字恐怕您办不到。我很喜欢自己目前的名字,不想改。但您想给我改的这个也不错。宋方巾。一方头巾。很美。我喜欢的诗人白连春说:这世界没有哪一个汉字是我不热爱的,每一个汉字都是我的故乡。我很喜欢您想给我改的这个名字。但确实改不了。到公安局改名字可麻烦了。让您失望了,抱歉。但您骂的其余的那些话,我照单全收。王策老师,我们共勉吧。

  12,说点具体的。这件事情最关键的问题是剧本质量。宋丹丹老师说:好剧本,她一个字不改。这个逻辑对编剧来说有点别扭,因为这个逻辑隐藏着一个潜逻辑:演员改了剧本,说明剧本烂。照此逻辑:一个人被抽一耳光,说明他该打。这个逻辑不好玩儿。气人。由此牵扯出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好剧本;二,剧本的好由谁评判。当然,目前我们还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先提出来,供业界的老师们思考吧。

  13,那么,让我们具体到我写的《美丽的契约》剧本。剧本艺术,很难有量化的一个评判指标,但它总还有一些客观规律。比如,充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高效的台词、出人意料的情节的反转、独具发现性的细节的呈现。等等。这些对稍有戏剧素养的人来说不难辨识。我写的《美丽的契约》剧本因时间仓促,只写了一稿。我自己说好或坏都不具备说服力,所以,我将剧本的前三集剧本搁在后边。大家可以看看。也请大家多提意见。你们不要嘴下留情,我特别喜欢听别人批评我的剧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跟媒体朋友说的话。很多热心的媒体朋友,很关注这个话题,纷纷来信说想听听我的看法。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在此一并谢过了。这也说明了大家对目前的影视环境非常关心,都希望能涌现出好的作品。但是,我就不接受采访了,也不一一给大家回复了。抱歉并请谅解。原因有二:一,我想说的,都在这三篇小文中说了,并没有更多不同的话、深入的话提供给大家;也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们深入思考产业环境、创作关系,这点小事就让它过去吧;二,有一些逻辑学得不太优秀的同学,一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质疑别人是炒作,想借此出名。我要说我不是炒作,这些逻辑后进生也不会相信。所以,我一出来就是炒作,那么,我还是在家炒菜吧。但我要再啰嗦几句,其实编剧出名不具备太大的现实意义。演员出名,可以复制自己的形象,变现经济价值。对编剧来说,他拥有且只拥有三千汉字,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在编剧中,具有明星风采并能将影响力扩大到行业领域以外的大概是六六老师和宁财神老师。六六老师至今也并无广告代言,靠的还是辛苦血汗文字。宁财神老师现活跃在婚恋领域,点评《非诚勿扰》。但收入我估计不会比写剧本高。每次看到宁财神老师精神抖擞展现荧屏风采的时候,我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写剧本的竞争对手。宁财神老师,您在《非诚勿扰》那边多玩一会儿吧,我们这边暂时还不缺人。

  15,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千江有水千江月,书被催成墨未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16,明天周一,该上班了。大家早点洗洗睡吧。对此事将不再有任何回应。剧终。淡出。音乐渐起(是低沉浑厚深情的《难忘今宵》)。

  (完结)

上一页123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编剧 宋丹丹 宋方金 美丽的契约 于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