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丁:姜文不是男神是酒神

2014年12月24日14:51   娱乐专栏  作者:水木丁   我有话说
姜文姜文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水木丁

  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姜文最初的认识是“这是一个好演员”,所以当年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确实有不小的惊艳,因为整个作品细腻流畅,手法成熟,后来再看他的《鬼子来了》,对姜文作品的平均水平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把他从心中的“中国好演员”这个LIST,挪到了“中国好导演”这个LIST里面去。但他依然是我名单上可看可不看的好导演。我本身并不迷恋他在《阳关灿烂的日子》里描绘的那种浪漫和少年情怀,《鬼子来了》也不是我喜欢的题材,如果说那时候“可看”的原因,是因为对国产片整个的水平的一个好奇心和期许,对他这个人到没有过多的想法。而真正让我对姜文刮目相看,开始 觉得这个导演本身特别有意思,值得琢磨的作品,恰恰是他的那部被很多人批评的《太阳照常升起》。

  从《太阳照常升起》开始,我突然感觉姜文似乎找到了什么,他好像山谷里四处乱转的小男孩,突然在某个大树根下发掘到了一个秘密,于是把他揣在兜里,带到了人间,又埋在了自己的作品里。这种秘密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魅力,又好像是巫术,蛊惑了很多人的心,让观众着了魔一样,虽然看不懂这部电影,但又能够感受到被吸引。而这些在他之前的电影作品中是没有的,虽然那也是非常成熟的好作品,但那些作品中是没有秘密的(我指的不是让观众看不懂。),这个秘密也一直埋在他后面的两部作品中,其实不管是夸他的还是骂他的观众,都感觉到了,这个秘密让一部分人爱他,也惹怒了很多人,后者的恼羞成怒其实并非完全是因为看不懂他的电影,而是因为他以这秘密而带来的巨大魅力,这让他们感到气愤。于是把他生硬而肤浅的解读为自恋狂,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直男癌,皇帝,男神,毛粉,红卫兵……反对者们试图这样消解他的魅力,如果不能挖出他的宝藏,就用误读把他掀翻在地,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人为去消解的就是“魅力”这种东西。喜欢王家卫的人别人再怎么批评也会去看,对姜文也一样。

  我一直是带着一个疑问看姜文近几年的电影的,这个老男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我在最近看了《一步之遥》之后恍然大悟的。整体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也没那么难懂,但是电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和对话。最重要的是,它那明亮大胆的镜头,眼花缭乱的剪辑,喷薄而发的对白方式,让整部电影都呈现出一种疯疯癫癫的气质。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个朋友评价,简直就是红魔,整个一XJB踢,竟然拿了冠军。姜文就是XJB拍,竟然还挺好看。而另外的朋友则有的认为姜文已经自恋到无可救药,整部电影就是让大家“看我多厉害”“看我多牛X”的自恋展示。我相信是有很多人把他这种疯疯癫癫的气质解读为自恋,认为他想当男神,让女人们都来做自己的后宫,我就是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判断是太小瞧他的格局了,这样的误读,其实也根本无法解释姜文真正的魅力到底是什么,其实他的野心远远不是想当谁的男神这种小把戏,如果他想当男神,他就照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拍下去都可以,或者按照《让子弹飞》也很稳妥,他根本不需要搞什么《太阳照样升起》,更没必要再赚到钱后,又兜回来,用四年拍出来一个《一步之遥》,这一切,是因为他骨子里不是想当谁的男身,是这个时代的酒神。而姜文的魅力,其实也不是“男神”的魅力,而是“酒神”的魅力。

  酒神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人间公主塞墨勒的私生子,他了解所有自然和酿酒的精力旺盛,容颜像太阳一样耀眼,一天到晚的四处晃荡,带领着他的小伙伴们走到哪就喝到哪儿,闹腾到哪,乐声,歌声,肆无忌惮的行为举止,从来无拘无束,甚至是疯癫的,狂暴的。在希腊神话中,他与日神阿波罗互为参照,日神代表着文明,理智和秩序的世界,而酒神则是原始的生命力,精力旺盛的非理性的世界。在世界的文艺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原型是日神和酒神的化身,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例子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书中描述的所有世代的阿卡蒂奥和奥雷良诺把读者看得眼花缭乱,其实他们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以阿卡迪奥为代表的酒神,一个是以奥雷良诺为代表的日神。

  如果只有喝酒吵闹,放浪形骸,那么这是酒鬼,没有什么酒神精神。在后世,狄俄尼索斯也只能成为希腊众神中的一个小神,是伟大的尼采的出现,使“酒神精神”阐发了释义,而这也是尼采一生最得意之处之一。由尼采所阐释的具有酒神精神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天生带着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的癫狂的气质,他们知道人生是有其悲剧的一面的,但是不愿意用肤浅的乐观主义去回避悲剧,也不愿意用虚伪的乐观主义去掩盖悲剧,但是他们又不肯向叔本华那样,彻底向悲观主义屈服,讲到这儿感觉活着好烦人貌似只有滚去自杀了。尼采也是,但是他最后从悲观的噩梦中摆脱了出来,他发现:

  “一个人倘若有健全旺盛的内在生命力,他是不会屈服于悲观主义的。悲观主义是生命力衰退的表现,屈服于悲观主义有如屈服于霍乱,表明机体已经患病。”(参看《偶像的黄昏》: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第36节。)

  “这种人看见别人快乐便生伤感,好像看见病孩垂死前还依然玩着玩具一样;他们在一切玫瑰花丛下看出隐藏的坟墓。”(参看《朝霞》第330节。)

  “总之,问题全在于生命力: 你健康,你就热爱生命,向往人生的欢乐;你羸弱,你就念念不忘死亡,就悲观厌世。一个要在人世间有所建树的人最忌悲观主义:"看破红尘--这是巨大的疲劳和一切创造者的末日。”(《尼采全集》,第12卷,第251页。)

  看到这里就不难发现,用“酒神精神”去理解姜文,他的电影其实就变得简单易懂了很多。镜头颜色明亮鲜艳,饱和度高,天是湛蓝的,阳光是灿烂的,花草山川都洋溢着勃勃生机,讲故事的方法是错乱的,癫狂的,整个电影是悲伤的,但又是热闹的。电影里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健康,生命力旺盛的,行为靠生命的本能冲动去驱动的,甚至他们念台词的方式,都是大段的气沉丹田的,声音洪亮的舞台式的方式,很多观众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只有身体好的人,才会这么说话。反过来,在电影中所有悲剧的节点,在别的导演都要利用这个节点推动观众情绪开始催泪时,他都在用荒诞的手法去解构它,用强有力的语言去讽刺它。这是不向悲观主义屈服,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自怨自艾的小情绪里拽出来。拿《一步之遥》里的马走日来说,他是典型的酒神式人物,行事完全靠直觉,而不是靠理智去判断,冒险,癫狂,一生醉生梦死,但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疯疯癫癫带着一种看透了世界的悲观和虚无的底色,所以他不算是个好人,只是个稍微还有点底线的酒鬼,赌徒,亡命徒,用性,钱,无尽狂欢,醉生梦死去麻痹自己。这么一个人,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去观看他的故事呢?有,那就是他那健壮旺盛的生命力,不屈服于悲观主义的向生的力量。而这也是姜文的电影魅力所在,姜文的所有电影都是在强调这样健壮旺盛的生命力,这股子向生的力量,它不仅仅是男性荷尔蒙,而是一种生命的活力。姜文电影的特别魅力其实在于,在银幕上看到那么多凄惨,悲情,蔫了吧唧的中国人之后,你终于能在他的电影中看到健康的,生命指标毋庸置疑的,充满活力,完全释放了天性,毫不压抑的中国人,他们没有经过阉割治理,不为自己的原始冲动而感到羞耻,没有苦难深重,个个都跟生下来没挨过欺负一样。而这一切,为的是直面人生的悲剧,绝不向悲观主义屈服,要用生命本身去击败它。

  值得一提的是姜文作品中的女人,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所有的导演中,只有姜文的电影里,有真正的女神。她们全都是酒神的儿女,是降落在凡间的女神。她们的健壮和美丽,对爱情和性的坦然,对自我毫无困难的接纳,是中国近些年的银幕上很少见到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身体发育成熟的少女挺胸抬头的走在男孩子们的目光里,她知道自己的性感,并不为此感到抱歉和羞耻。从小到大,我看到多少开始发育的女孩,接受的是对女人的身体的耻感教育,在这个年龄自卑的把自己的身体藏在灰布大褂里。在《太阳照样升起》中,陈冲扮演的风骚女医生是那么性感,那么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身体和性需求,并不为此感到抱歉和羞耻,她并不认为自己那么大岁数了就没有权利享受欢乐了。而在我们多少影视作品里,这个年龄的女人,简直是看不到一个女人,看不到一点性感和性需求,都成了慈祥的妈妈,丑恶的婆婆,碎碎念的老阿姨,满腹心事,脸上的表情各种苦难深重。这就是中国的影视作品,一贯给女人指出的未来。

  尼采常常把生命譬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恣肆,允诺着也抗拒着,羞怯而又嘲讽,同情却又诱惑,因而更具魅力。她使你受苦了,可是你又怎么会不愿意为她受苦呢?所以受苦也成了一种快乐。她诚然有她的罪恶,可是当她自道其恶时,她尤为迷人。你也许会恨她,而当你恨她的时候,你其实最爱她。在《一步之遥》里,完颜英是个性工作者,但是她在整个电影里完全没有为此感到抱歉或者羞耻,理直气壮的逼婚,自信的对台下的男人们说:“男人们不要打仗了,这毫无意义,都回到女人的怀抱里吧。”她用身体去拯救那些痛苦中的男人,给他们带去欢愉,当她的车子开动,衰老的男人跪在她的车前,她看着男人的表情是充满怜悯的,她的怜悯是一个生命之神,对那些身体孱弱的悲观者的怜悯。我想姜文并不像李安那样懂女人,在姜文的电影里,身为一个女观众,我也感受不到这种懂,但是我能感受到爱。并不是所有的女性观众都喜欢姜文,但喜欢姜文的女观众确实很多,总有人把这解释为一种雄性崇拜,把姜文比作皇帝,把他身边以及喜欢他电影的女观众比作他的后宫,把姜文当做男权的象征,其实恰恰是他们搞错了,很多女观众是从米兰,疯妈,风骚女医生开始喜欢姜文的。有句话说得好,“我爱上的不是我眼中的你,而是你眼中的我。”姜文电影对女性的魅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用酒神的精神,彻底的在银幕上解放了中国女人。

  我没有在访谈中看过姜文说尼采是他的精神导师,但是对于八十年代的老文青来讲,要说尼采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也不为过。作为一个70后,我在姜文的电影中可以处处发现酒神出没,我想这也许是他的野心,但是在没有酒神精神的现代中国,这也是注定不讨好的做法,因为时下最流行的解决悲观主义的办法,恰恰是另外两种:用肤浅的乐观主义去回避悲剧,翻译过来就是恶搞和搞笑。用虚伪的乐观主义去掩盖悲剧,翻译过来就是励志和心灵鸡汤,把这些多冲点水,上面撒点云,就是云淡风轻小清新。亦或者有些人,干脆就像悲观主义屈服和投向了,成天奄奄一息的呻吟,他们不是无病,是真的没有生命的活力。但是姜文是不会这一套的,他仍在坚持着用他年轻时的方法,在向这个悲剧的世界宣战,好像一个孤独的老战士,拿着枪向悲观厌世扫射,也向虚伪和肤浅的乐观主义扫射,这在肉体和精神都被压抑到已经十分孱弱的国度,无疑是一种冒犯,所以会让很多人感到愤怒。他完全可以躲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里,不思进取,继续拍一步之遥,甚至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电影,但是他没有,我敬佩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斗志和野心。《一步之遥》出来之后,看到有人说,这真是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所以写下此文,对老师傅表示一下支持,我是日神的儿女,酒神精神的成分相对较少,但是我以日神的理性,要表达一下对文艺多样性的支持,姜文导演的作品谈不上完美,也不是毫无缺陷,但是从很多层面上来讲,他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影坛的第一,他是唯一。

  这个世界是肮脏的虚伪的卑鄙的空虚的无聊的下流的但是你依然要好好的活着,走路有风大摇大摆挺胸抬头的带劲儿的不撒谎的欢腾热闹的活着,因为还有美,你有你蓬勃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美,这就是酒神的魅力。每次看完姜文的电影,从电影院出来,都会觉得有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带劲儿的事儿了。姜文导演的作品谈不上完美,也不是毫无缺陷,但是从很多层面上来讲,他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影坛的第一,他是唯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姜文 一步之遥 让子弹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