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后郭敬明应改名郭精明

2013年07月03日11:29   娱乐专栏  作者:兰恩发   我有话说

  郭敬明跟很多作家不一样。

  很多作家把写作当命,把写作当苦差事。写作时一脑门子官司,书出版后还是一脑门子官司。太过沉重的责任,常常让很多作家未老先衰。久而久之,好像如果一个作家的形象很光鲜,就不是一个好作家。

  有了王朔后,我们开始知道作家原来还有那样的,就是可以不着调,可以不说人话,可以我行我素。而有了郭敬明后,又为我们打开一扇门,作家还可以像明星一样活着。

  三天前,我为郭敬明画了张像。然后,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就写了如下的话——别人一字一句写的时候,他抄成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别人一本一本出书的时候,他有了自己的公司签约一批有为作家;别人研究签约作家的时候,他开始自己拍电影。他是郭敬明,我觉得他叫郭精明更恰当。

  坦率地说,郭敬明出道并不十分光鲜,因为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一直伴着抄袭的阴影。那个事件甚至持续了很久。但这并不妨碍郭敬明继续征战在文坛。然后是一本接一本地写书,然后是一本书一本书地大卖。郭敬明一度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个现象。而郭敬明也成为80后作家群的卓越代表。

  而就在80后们醒来,开始大举进攻文坛时,郭敬明已经不再满足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作,而是成立了公司,推出杂志《最小说》,签约了一批作家。安东尼、笛安、落落等80位作家纷纷投到郭敬明旗下。而郭敬明公司的业绩相当可观。郭敬明自己的总结是:““最小说现在每个月有50-60万的一个发行量,明年还有两本新的杂志会诞生,是渐渐变成一个刊群,所以他们花很短的时间就能比其他人可能5年10年才能得到的关注。去年完成了3.4亿的码洋吧,就是图书的价值,类似于票房,可以这样理解。”

  而当有人想克隆郭敬明模式时,郭敬明又前进一步。拍起了电影《小时代》。

  而《小时代》一上映就遭到观众炮轰。就有人评价说这是“再度刷新了《富春山居图》带来的烂片底线。”有人说这部电影没情节没内容,只有一堆男女在银幕上晃来晃去不知道干嘛。还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炫富和堆砌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境地。甚至有影评人发出痛心疾首的呼吁,认为《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这样的电影,对于目前中国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长期充斥这样的电影,很容易让好不容易才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电影再次产生失望,票房只有短期性的刺激,长远来说,这样的影片充斥银幕对中国电影是一种毁灭。”面对这样的批评,郭敬明不恼不怒,甚至开始自我批评“拍得太匆忙了,空镜头补得也不够多,让观众看来跳跃性有点大,这是我自己的不足,我也在总结。”但他认为自己拍的就是一种梦想。“电影让人们从庸俗的生活里逃出来,去黑暗空间里享受梦的旅程。这段人生不属于你,但你在黑暗的两小时中体验了这样的人生。”

  这一切都表现出郭敬明商人一面。

  后《小时代》的郭敬明是精明的。他的精明表现在他不再像孩子一样矫情,虚荣,他比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甚至更接近老练的职场达人,他爱说的“性价比”恰恰不属于作家和导演语言体系。比如他能妥帖地处理所有棘手问题,包括面对面的尖锐问题,那么自如就像同时身兼企业发言人的CEO。

  郭敬明还找到了一条和世界共荣的办法——不是妥协,是主动维和。这时的郭敬明已经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郭敬明,一个成熟的郭敬明。这时的郭敬明完全可以更名为“郭精明”。

 

文章关键词: 郭敬明 《小时代》 作家 电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