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星战》音乐制作人如何走向幕前

2013年12月03日17:23   娱乐专栏  作者:小马发光   我有话说

  电视荧屏上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十多档同质化的电视音乐综艺节目,在电视圈催生了新的行当——导师评委群体。圈内叫得响的明星大腕们都被搜罗了一遍,但是即使这样,导师评委资源还是严重紧缺,因此许多明星大腕,都开始“不务正业”起来,有人跨界去当导师,有人跨界去帮普通人圆梦。在洗劫了影视圈的明星大腕后,电视音乐综艺节目又要将触手伸向那些幕后的制作人。《全能星战》就让多位神秘的音乐制作人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音乐制作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的职业,这里的音乐制作指的是作曲,编曲,录制,后期等一系列的工作,以前曾经叫过音乐编辑,主要从事音乐的创作和制作方面的工作。透过《全能星战》的节目可以看出编曲的重要性,词曲是骨架,情感是血肉,编曲是灵魂。

  纵观几场不同主题的节目表现,孙楠单凭他的“高音”就仿佛一直“土豪”下去,在国内流行音乐圈,孙楠的名字可能仅次于处于半退休状态下的刘欢,他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评委席上的制作人也相当的给面儿。而张韶涵的音乐可能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不出她的优势,以至于被制作人金武林一直向她“开炮”。音乐制作人是音乐产业的“设计师”,一个普通的音乐作品在制作人的“设计”、“装饰”下,会让音乐作品更加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制作人是幕后工程师,而不应成为话题主角。透过在节目中的表现,也暴露了一些音乐制作人之间的相互诟病不专业的现状。比如,金武林捞仔就是内地制作人的一个小团体的表现,他们相互之间只有赞美,然后还跟台湾制作人的意见总是不合,其实就是相互看不惯不待见,相比于内地制作人的毒舌,台湾的制作人的点评都过于圆滑,这可以与其台湾的文化有关。很多观众在《全能星战》的舞台上真正的了解老锣和喜爱老锣,因为他一个德国人虽然不懂中国音乐市场但他在一直谈论着自己所认为的音乐,那份执着是其他制作人所没有的,也正是老锣的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才赢得了众多观众的称赞。

  《全能星战》顾名思义,星战的内容在于全能,要全能,在于事事优能。全能是“星”的定语,“战”是全能的具体呈现。在这里不禁想起金庸老师的《神雕侠侣》中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对于能者小马哥个人觉得:“能之大者,厚德善身”。

  《全能星战》的舞台上八位不同风格的歌手和各自选择的八位金牌制作人组成战队,挑战六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进行十一周的实力对战,精彩程度不言而喻。从“戏曲之夜”张韶涵的摇滚加飙高音的大胆尝试,从观众的角度看她的表现已是突破,可是评委席上的金武林却很挑剔给出了火辣的点评。从此,金武林的话题就一直没断过,从张韶涵到吴克羣他都不客气而且很毒辣。从金武林的辛辣点评再次展现了内地音乐人的小肚鸡肠和某种程度的虚伪,对待熟人客客气气,对待陌生人不留情面。

  制作人与音乐之间应该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的文化命题。音乐如此、电影如此。制作人本属幕后,就应该回到幕后,回到歌手身边,何必在聚光灯下享受那份本不属于他们的关注,哪怕是恶名。

  说到底,论资历和改变小马哥认可陶喆,论惊艳看好龚琳娜,论谦卑看重吴克群,论随和喜欢胡彦斌,论气度看好张韶涵,论淡定独爱黄小琥,论制作人就看好老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全能星战 音乐制作人 龚琳娜 张韶涵 金武林 孙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