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01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开门办晚会,请冯小刚作总导演,可谓开辟了新纪元。与其说是考验冯小刚,还不如说是考验cctv的边界在哪里,作为民间喜剧大腕的冯小刚和作为官方正剧规范的央视在这样一个春晚特殊的时刻被整合到一起,双方的感受,定是百感交集。冯导:再也不会导春晚,而春晚的主办方肯定有潜台词:不能再用这样不好驾驭的导演了。
冯小刚的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最早来自于《编辑部故事》,而《编辑部故事》王朔味是冯小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就不奇怪多年之后,冯小刚还请王朔出任电影的编剧,说实在的,王朔虽然照耀过冯小刚,但现在的写作和编剧,怀旧的成分大于创作,他是在为过去的读者翻记忆,回放岁月的痕迹。
或许冯小刚邀请过王朔加盟春晚,或许王朔劝阻过冯小刚不去揽春晚这个瓷器活。总之,冯小刚上春晚,知识准备不够。或者说,春晚这个框,虽然什么都要装,但装不下冯小刚,因为血型不匹配,基因不兼容。冯小刚的思维是反春晚的,或者说春晚的思维是反冯氏喜剧的。
当然,春晚还是春晚,没有变成冯小刚的贺岁剧,除了张国立以外,冯小刚的元素几乎很难寻见,除了孙楠的《万泉河》有些轻浮但又构不成后现代反讽外,到后半场,春晚几乎没有总导演创意的春晚,一切尽在克隆以往的模式,前两年哈文的小资和艺术青年的气息都没有了,一切正常,春晚的农民气息确实少了,但笑点也随之少了,郭冬临的热心肠依然如故,而观众已经调高了笑点,郭子不可爱了。
还是要承认冯小刚带给春晚的一些变化,以往代表的一些不变的面孔暂时消失了,青春气息加强了,但冯小刚不要的人物似乎少了一些,并不代表冯小刚要的人物就能如愿以偿,如葛优之类似乎没有找到位置,张国立的位置有点像掺沙子,但沙子咯着不是央视的四位主持,而是张国立自己。他像冯导派来的卧底,在舞台上时时打听着什么,而人家就是不愿告诉他。这就是今年春晚的补丁。
冯小刚的委屈是:我的个性被遮蔽了,我想的那些创意被审掉了,而那些年年重复的老一套就不能改一改吗,但是冯小刚忘了春晚是一个非个性化的节目,不是他个人的贺岁片,据我所知,有一批立场坚定的同志对冯氏喜剧有微词,但不妨碍冯氏喜剧的票房,但春晚不一样,春晚已经是千家万户的年夜饭,平淡些不要紧,口味重会出问题,盐多了,糖多了,辣子多了,众口就不好调了。
还是要感谢冯小刚,他的实践让他明白自己并非无所不能,他可以导电视剧,也可以导喜剧贺岁片,也可以导悲剧《集结号》《唐山大地震》,还可以到历史剧《夜宴》,但是冯小刚不是万能的,他的短处在春晚暴露无遗,他企图改变春晚,想真的为人民服务,“我把春晚献给你”,但春晚的多年运转,已经完整化和系统化了,改变的只有他自己了,他看着总导演的名字落款是他,估计是会要惭愧一年的。《私人定制》里的那位俗导,一不小心成了冯导自己的故事。
还是做一个有个性的导演吧,想面面俱到各方圆满甚至挂帅国家项目,一不小心就累了自己、累了别人,累了观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