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张艺谋“沉寂”近三年之后的“归来”之作,这部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归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本年度关注度最高的影片之一。
《归来》一头一尾,依稀让我们看到了当年谢晋导演的巅峰之作《芙蓉镇》的影子,陈道明饰演的陆焉识似乎就是当年姜文饰演的秦书田的翻版,而结尾处漫天风雪中那醒目的带有象征意味的大字“焉识”,那等待不到的创伤抚慰,就如同《芙蓉镇》结尾处王秋赦“运动啦”的沙哑而狰狞的嚎叫,成为提示我们不要因为忘记而背叛历史的影像良知。我们不必过度解释,但我们也不必回避这部电影的文化意义。在几乎四十年后的今天,重新叙述这段历史,哪怕仅仅是这段悲剧历史中的一个小人物小家庭小故事,都有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现实意义。
这部影片制作的精良考究,陈道明与巩俐表演上的成熟,年轻演员张慧雯饰演丹丹时偶尔刻画出的某些“时代表情”,影片前半段对叙事节奏的准确控制以及某些写意和寓意段落的呈现,特别是当焉识去“寻仇”方师傅时发现他也不过是荒唐时代的另一个受害者的精彩之笔,都显示出张艺谋导演一流的掌控能力和艺术感觉。4K高清影像对人物心理细节和环境氛围的渲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整体制作水准上,《归来》应该是上乘之作。而更重要的是,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终于从前一段的过度商业化、消费化的炫耀美学道路回归到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对艺术、对心灵的尊重,不再执着于用铺排的方式去捕获观众的感官,而是试图用审美的方式去征服观众的情感。
但遗憾的是,由于人物关系过于简单和陆焉识归家后整个事件过早失去推进力,导致整个故事有些单纯而单薄,这种单薄失去的不仅是历史质感,也失去了影片中几个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多面性和层次感。特别是由于丹丹这样一个内心本来充满痛苦矛盾的人物的过于简单化,导致焉识、婉瑜和丹丹的三人关系也缺乏叙事层次和心理张力,影响到影片的深度和厚度。这一方面可能与某些政策环境有关,但更与创作者对人物关系、时代环境的整体艺术驾驭能力有关。对比《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乃至当年的《芙蓉镇》,在这类大时代的悲剧爱情故事的环境和人物的丰富性面前,《归来》的爱情格局有些过于狭小,甚至影响到影片后半段的叙事魅力。直到影片结局,出现颇有象征意味的“若干年以后”(有意用时间的虚指来放大其隐喻意义),琬瑜和焉识对希望的无尽等待那意在言外的画面,才舒缓了后半段多少有些走向煽情化、悲情化的拖沓。
但影片的所有遗憾,都不足以抵消这部影片在今天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突破性意义,都不能遮掩住这部影片所体现出来的美学诚意。认为其故意“消费苦难”的批评,多少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天已经不是能够产生《霸王别姬》、《活着》的时代,在一个盛产“小爸爸”“大丈夫”“麻婆婆”“辣妈妈”的文化环境中,能出现《归来》这样的作品实属不易。前不久的导演协会上,一干导演表示,我们将不再仅仅为市场拍电影,我们也要为艺术家的良知拍电影,重振电影的人文精神。我想,《归来》也许就是一个转向或者调整的信号。
《归来》中那个沉浸在“娘子军”认同中的红“丹丹”,正是所谓的“红卫兵”一代。她身上所体现的时代原罪,也可以说意味深长。他们是造反的弑父者,同时也是时代的受害人。检举了父亲的丹丹,如同曾经的红卫兵、准红卫兵的一代,是像影片中丹丹剪掉父亲的所有影像那样,剪掉那段不应遗忘的历史或是重新把历史粘贴起来告诫后人,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良知,也是民族的良知。从这个意义上讲,《归来》的结尾,虽然是一个没有等到的大结局,但它却用一个大时代的小爱情,勾起了已经从历史相册中被抠掉的某些记忆和关注,其价值难能可贵。如果说,影片有意识地不得不表达某些“忘却”,但实际上却提醒人们“纪念”一个时代。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焉能识?温故,并不一定是翻旧账,更重要的是不忘却。这才是温故知新的意义。 (本文发表于近期的《综艺》杂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