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边缘》:好莱坞的微创新

2014年06月12日09:38   娱乐专栏  作者:王玉年   我有话说

  本文有轻微剧透

  不管是故事还是讲故事的形式,《明日边缘》都算不上新鲜。

  五天票房过2亿,虽说不上特别惊艳,但《明日边缘》在中国的票房还真是不错,网络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解析雄文也纷纷出炉,就算有小伙伴看不懂,也有攻略替你答疑解惑。

  为什么一部俗套丛生的作品能达到如此热度?套用一句近来在IT业的流行词,好莱坞的“微创新”起了很大作用。

  外星怪兽侵略地球,人类奋起反抗,英雄从草莽横空出世,孤胆杀敌,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余不忘勾搭女伴,俗套吧。

  但是好莱坞在这样的电影中进行了两项重要的微创新,并且巧妙结合,一个是人设,一个是叙事技巧。

  导演道格·里曼没有这么简单,咱们姑且称他道格导演。首先在人设上,原作主人公身穿覆盖全身的机动护甲,道格导演借鉴了在科幻迷中流行的“外骨骼”概念,这种设定的优点就是造型好看的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突出演员本身,说白了就是给科幻电影加上更多“人味”。有了人味,观众才更能感同身受,与阿汤哥一同体验生死轮回。而且对于像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大牌演员来说,给他们表现的空间还是必要的。

  其次是讲故事的形式,阿汤哥因为沾了外星人的血,启动了特殊技能点,每死一次就复位回上一个“记忆点”,因此可以反复闯关,经验值还不掉,这就为他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变成神挡杀神,怪来灭怪的大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本来就是游戏的经典设定,从《勇者斗恶龙》那时候就有,20多年了,对于伴随着游戏成长的新一代观众来说,一点都不新鲜。

  就算是电影,《土拨鼠日》《源代码》甚至更早的《机遇之歌》《劳拉快跑》,用的都是这一套。

  但是道格导演有一点做得好,他没有拘泥于这个形式,更不会认为这个形式有多NB。其他的电影基本上会把每一次“复位”都细致地表现出来,但是《明日边缘》却在前两次复位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省略,只截取故事发展的“决定性段落”,比如从N次直接跨越到N+57次。并且不断转换叙事主角,毕竟只有阿汤哥一个人开挂能积累经验值,这样当以其他角色作为叙事中心来发展情节的时候,观众可以获取到的信息就少了很多,这部电影不少出人意料的情节和包袱都是这么出来的。

  你看,又是一个小小的改革,这个类型就变得马上不一样了,这又是微创新的力量。

  其实在现在的好莱坞,已经没有太多的新故事可以讲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各种各样的叙事模式层出不穷,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讲法,但是适合大范围观众,赚全世界人民钱的故事却并不太多。而且这与时代精神有关,试想30年前来这么一个《明日边缘》,观众一定大呼坑爹看不懂。

  其实好莱坞也是不断从艺术电影和其他形式的作品中吸取养分,《明日边缘》的原著就是樱坂洋的小说《All You Need IsKill》,好莱坞把这个故事拿来,后来这个小说被漫画家小畑健改编成了同名漫画,和电影前后面世以配合宣传。这其中好莱坞借鉴了很多,但是修改最大的部分就是故事基调,原作结局十分悲情,但如果想要卖钱,大团圆结局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好莱坞的法则之一,虽然不绝对,但是很有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好莱坞 明日边缘 汤姆克鲁斯 明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