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纳兰惊梦
“舍不得说再见”的《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上周五刚刚落幕,大电影版的广告就已经铺天盖地而来。可以预见的是,这部从1月30日起将在电影院里上映的“番外篇”,必然会和去年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那样引发两极的争论——粉丝追捧者欢欣鼓舞,不屑一顾者嗤之以鼻。
加上大年初一也将在电影院里上映的《爸爸去哪儿2》,火热的综艺大战似乎已经有从电视机屏幕延续到电影院大屏幕的趋势。对于电视人来说,这固然是值得骄傲的电视产业成功开发延展。而对于骄傲的电影人来说,似乎还有点难以接受——整个120分钟的综艺节目就TMD也能叫电影?简直是侮辱电影艺术好么?
但吐槽归吐槽,对于大综艺走进电影院这件事本身我们还应该理性看待。如果以《正大综艺》作为起点,国内综艺节目也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五个年头。期间诞生的节目多如牛毛,加之当时媒介渠道相对集中,某些优秀综艺节目的影响力远超出现在的想象,譬如当年的《相约星期六》对于当时年轻人的婚恋观,甚至是相亲模式与价值观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时间推至近期,可称之为现象级的《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也不胜枚举,但也都未迈出那关键的一步。就在人人都谈“大IP”的当下,为何偏偏是“爸爸”和“兄弟”走进了电影院?如果单纯的归纳为机缘巧合太过敷衍,更重要的是两者确实有着符合电影价值的规律所在,才使得我们有机会体验在电影院里看综艺节目的体验。
拥有最基本的故事主线,是真人秀节目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能够被电影化的最主要原因。没有故事主线,就没有剧情发展;没有剧情发展,电影也就无从谈起。真人秀节目的优势在于,每一期节目都会有编剧来编写故事台本。像“爸爸”本质上说的是父子旅游的故事,“兄弟”节目的剧本设置则是更加明显,每一期都是有完整的故事和情节设计。纵然这些剧情故事的构建在专业电影编剧面前显得太过简单和幼稚,但至少也满足了基本要求。像不像三分样,说的大概就是如此。
对于节目和“主角”的情感归属与认同感,则是“爸爸”“兄弟”们能够走进电影院的另一大因素。以往的综艺节目,大多数是铁打的主持人,流水的嘉宾,沾节目光的多是主持人,譬如《快乐大本营》的何炅谢娜,譬如《非诚勿扰》的孟非。而真人秀节目中,往往一季节目中的嘉宾都是固定班底,通过一个季度的“日久生情”,观众和节目主角形成情感归属,毕竟人都是情感动物,爸爸们和兄弟们在镜头面前的泪水并非逢场作戏,也是身在其中的感同身受,这种感同身受作用在观众的身上,更让观众们会为了这种认同感买单。买张电影票看“七只”,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