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为什么不行了?因为音乐不行啊

2015年01月21日16:46   娱乐专栏  作者:杨樾   我有话说

  今天听说惠新东街和朝外的钱柜都关门了,我已经很久没去过KTV,所以消息比较闭塞。我回想了一下,不仅我很久没去过KTV了,我也很久没见过自己朋友在微博微信里发K歌的图了,当然,也好久没人约我去KTV了。

  这是一个思维线索,KTV关门自然是因为生意不好,但人们的夜生活不会停止,那么是什么新的娱乐项目取代了KTV呢?似乎也没有,人们晚上出去无非也就是餐馆、酒吧、夜店、KTV、夜总会、咖啡馆这么几个选择,夜总会败落了不难理解,正常来讲,夜总会的客人会被KTV接管一部分,但似乎也没有,好像现在出去唱歌是件很土的事情。而其他夜生活项目一直都存在,与KTV共存,不会谁取代谁,看起来,KTV就是凭空失去了吸引力,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来回想一下自己最后几次去KTV的场景:进门就点酒和果盘,然后把点歌器打在暂停上,朋友们开始聊天喝酒,偶尔有人过去唱一首,没掌声没欢呼,甚至没人抬头,唱歌的人也就是为了吼两嗓子跑跑酒。

  下面我再回忆一下更往前去KTV的场景:一群人排队点歌,唱的全是10年 的老歌。

  这就是我最后的KTV记忆,从大概05年开始,朋友们学新歌的能力和动力都在快速退化,在KTV里越来越少能听到新晋流行的作品,如果是经常厮混的朋友,出去唱K更是一场灾难,每个人都在反复唱着几首保留曲目。慢慢的,唱保留曲目也唱颓了,人家汪峰天天唱春天里飞的更高也腻歪,但是人唱一次150万啊,咱自己花钱开房买酒锤炼歌艺,连个果盘都没人送啊。

  于是大家慢慢就懒得唱了,去KTV就为了有个包间可以血战到底。

  为什么大家都不学新歌了?这就回到了KTV衰败的根本原因,近十年来,华语音乐市场的凋零有目共睹,诚然,电视选秀靠着新人唱老歌,老人唱更老的歌火了,可是这里面没有新歌什么事啊。诚然,有很多新人粉丝上千万,随便一条微博转发好几万,可是没有歌火啊。诚然,艺人的演出费都翻了好几番,可是那拼盘往上一端,你不还得唱老歌吗。

  别再高谈阔论这个奖那个红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这十年,华语歌坛就没出几首真正的K歌,别跟我扯你们家偶像的歌你都会唱,那叫自慰不叫娱乐,什么是K歌啊?就是你在马路上随便抓十个人,有八个都能给你哼哼几句的。什么是K歌啊,就是吻别、三万英尺、死了都要爱、当爱已成往事、十年、青藏高原、飞的更高……这十年,不管你吹多大牛逼,控诉自己多么怀才不遇,就是没几个人写出过铺遍整个市场的K歌。别说你不屑于媚俗,我说的那些K歌俗吗?那是尼玛经典好嘛,哪个音乐家不希望自己的歌被更多人学会啊?

  KTV死,就死在市场上没能像90年代一样不断冒出让普通人有学唱冲动的流行作品,不是你自己喜欢就行,KTV是集体活动,需要的是共同参与的热烈,你再喜欢左小诅咒,去那儿K左小也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局部流行等于没有流行,小众等于以装逼的姿态认输。一切绚丽的音乐品质在KTV里都变的苍白局促,移动互联网救不了音乐,因为不管什么媒介,都只是个媒介,就是天天给你打电话的房产中介,但是中介不是掏钱买房的人。音乐最终的传播价值是被媒介送到受众手上之后由受众自己去传播,KTV就是实现这种终极传播的地方。

  而今天,我看不懂我们的音乐人都在做什么,追求商业化吗?没做出K歌啊。追求创新吗?都是欧美玩过的啊。追求高品质吗?你用什么衡量品质?创造更高层的精神世界吗?山丘只有一首。

  好吧,明白了吗?KTV为什么不行了,因为音乐不行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KTV 音乐 流行歌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