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合】
央视平台+老男人饭局+表演性采访=柴静 Vs 真情流露不是演,文艺腔未必不专业
擂主:@董路
仅从字面上来看,如果说,闾丘露薇主要是在谈中国目前的电视新闻现状,柴静的观点是引子,那么,董路的长微博则是为柴静量身打造,条分缕析地解剖柴静的采访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老男人饭局”是编剧,让柴静得以“借脑”,CCTV团队是烘托,是导演,再加上镜头前的表演和剪辑,打造出了中国版“奥普拉+戴安娜”。“护柴”派则不认为柴静是在表演,而是“真实反应”,认为讨论柴静的专业性不应脱离人的情感层面,柴静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主持人。
文章引用了关于“雷锋”的说法——
张志安反击董路——
董路转发并回复——
柴静是否是在表演?这很可能是一个只有柴静才能解答的问题,其他人只能“见仁见智”——
@五岳散人 则从动机上进行质疑闾丘露薇和董路,这一派里不乏很多网友,但动机论似乎总是很难争出结论——
新一波高潮源于“微博女王”姚晨的加入战局,并和董路展开了一场的寒意十足的隔空对话(对话全过程)——
姚晨的“大字报”言论也引起了诸多“理性劈柴派”的不满,曾在“劈柴风波”早期挺过柴静的演员陈数[微博]也认为此言不妥——
未免再生枝节,陈数当天再发微博澄清并非针对姚晨,而是希望理性讨论——
★柴静有话说★
在《看见》里,柴静回忆自己做《双城的创伤》那期《新闻调查》时,曾因为一个为孩子擦泪的镜头引发了“表演性主持”的争议,“正好钱刚老师来参加年会,他是我们敬重的新闻前辈,问他这件事。‘这么做对吗?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十年将至,到底这么做对还是不对,我在心里已经过了好几个来回,还是没有最终的答案。”
【结语·手记】
围绕柴静的争论可以说大部分都不在一个“交锋点”上,而是在一条甚至多条射线上滑动着、错位着。
这样的争论,可能看似混乱,甚至荒谬,但也并非全无价值。大家讨论这许久、投入这么多感情,总是想留下点什么、改变点什么,甚至能启发一些人。但在整个庞杂的微博“群架”事件中,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有耐心去了解整个事情的过程、每个人的真实观点(而不是被断章取义或被扭曲误解后的观点),以误解为基础加入讨论最后只会引发更多的误解。
我们做这期《交锋》,只是想做一个基本的厘清,拨开硝烟和口水,还原争论的原貌。相信只要足够理性、足够客观,放下傲慢与偏见,总可以兼听则明。
几天前,电影导演贾樟柯[微博]发微博说:“电影审查制度的改变,除了社会的呼吁,还需要电影工作者创作实践上的突破和推动,包括我自己,自勉。”做新闻也一样,“自我审查”可能是比“审查”更可怕的敌人,一旦习惯则容易被麻痹。闾丘露薇的“炮轰”,也许有“不近人情”之处,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至少是对每个媒体人的提醒——别忘了头顶上那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可以选择不看见,但你不能告诉别人它不存在。
而对于柴静,从过往的文字和发言来看,她善于自省、勇于自嘲,说不定她正默默从这场争论中吸取营养,以走向更高的山峰?相信这会是“劈柴派”与“护柴派”都乐见的结果之一。新浪娱乐试图连线柴静未果,1月29日柴静也更新了新浪博客,内容全是关于《看见》节目,只字未提“劈柴风波”。
不过或许她在新书里已经做了回应——
“有位观众曾经在博客里批评过我,我觉得说得真好:‘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式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决不能呢个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这既是闾丘露薇所批评的,也是柴静所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