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更多>>

  电影当然不能尽以票房论英雄,但正如某些宣称“忍够了香港导演拍烂片”一样,真正让大众看到的,遭媒体关注的,被业内讨论的,令片商动心的,仍是那些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高票房类型化电影,手拢大把资源,人在聚光灯下,枪打出头鸟,钱多必压身,做得好坏与否,被夸张放大也在情理之中。内地近年涌现的这批“少壮派导演”同样处在风口浪尖上,纵然年纪参差,出身不一,目标各异,轨迹有高低,但在面对市场这一标准时,他们暂时过关了。过关如考试,总有诀窍心得,未必是真知共识,也可能是经验教训,总有借鉴或者吐槽价值。所以,为什么不做一个内地少壮派导演的自述报告呢?

  《少壮派导演报告》聆听了十二位内地导演的自述,但这远不是少壮派(如何划分书中有详细阐述)的全部,江湖后浪推前浪,影坛力量在变化,这一阵营也会不断扩大,你看,《泰囧》的徐峥已经杀出一条血路……点击查看更多......

冯小刚观点:被埋没的是平庸 更多>>

  如今的青年导演有市场的红火,有投资的热钱,有观众的需求,有审查的网开一面,战绩却如此不堪,无外乎两点:一是才华的平庸;二是对观众的误会。他们从形而上入手,却不知道观众看的是形而下。他们摆出武艺高强惊世骇俗的姿式,却不知道市场是一顿乱棍。他们被学院洗了脑,把精典当成了套路,却不知道精典不可复制。他们把电影看得太过神圣了,却不知道电影其实比通俗读物的门坎都低,文盲都看得懂。电影做的是开门接客的生意,对顾客的心思无一处不误会,手艺又是如此的平庸,态度还那么的傲慢,谁会待见你?人民币就是大风刮来的也不会拿着去捧你的场。这生意怎么能不黄?

  我的话很刺耳,道理也十分低级。但起码我是坦率的,阴险的人是不会站在檑台上为挑战者点破那层窗户纸的。

  说几句让人振奋的话吧,对于那些渴望新生力量催枯拉朽推动中国电影改朝换代的人来说,大可不必为此焦虑。这个时代是不会埋没才华的,有实力的少壮派新人已经崭露头角,宁二亿、滕三亿、乌六亿、姜七亿,他们正在成为观众的新宠,中国电影断不了香火,被埋没的只是平庸。点击查看更多......

原著目录 更多>>

《少壮派导演报告》面面观

很多人都说,2012是世界的末日,但在多数中国电影人眼里,2012却只是一个春天的开始。这一年是中国式商业大片开山之作《英雄》推出后的整整第十年。十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电影产业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产业模式初现端倪,产业体系与市场结构也基本成型。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推行和一系列有利政策的出台令国产影片的生产数量、票房的增长幅度、银幕的增长比例和市场的消化能力都不断地刷新纪录。相比新世纪之初全年票房不足10亿元的惨淡状况,如今的市场规模扩张了愈10倍,可以说是大踏步的迈进了“百亿时代”,而其中国产电影的比率更是始终保持在50%以上。曾经我们会为一部电影票房过亿而欢欣鼓舞,如今单部影片票房两三亿已成市场常态。回眸2010年夏天,当冯小刚定下“《唐山大地震》票房过5亿”的目标时,所有人都张口结舌,认定是天方夜谭,而仅仅一年之后,他和姜文、张艺谋、徐克四位中国导演便已经将这个天文数字甩在了身后。

分代说与少壮派

 第六代导演出现之后,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影坛无论在类型还是创作风格上都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阶段,笼统的“分代说”已不再适合描述市场环境下年轻导演作品中的个性化诉求。虽然坊间仍有小部分人习惯性的把陆川、徐静蕾等人划入第七代的行列中来,但很显然,在这些新世纪后冒起的年轻导演的身上已经找不到统一的标识。他们的电影有的风格凸显,如丁晟的《硬汉》系列;有的游走在题材禁区的边缘,如高群书的警匪片;有的能够紧贴时代的步伐,把握观众的消费心理,如张一白近几年经营的《杜拉拉升职记》和《将爱》;还有的则已然凭借着一系列的成功经验打造出了自己独有的品牌效应,如陆川、宁浩这两个名字……当年简单的用“代沟”来划分导演群体的方法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正如王小帅所说的,当今中国电影消费文化当道,不可能再产生所谓的第七代。那么要如何来称呼这些中生代、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呢?我们想到了“少壮派”一词。详细请点击更多......

香港后继乏人,第六代缺席市场

  香港电影人之所以能够在新世纪初迅速的抢占内地市场,凭的是他们在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港片的黄金岁月里积累起来的拍摄商业片的经验、口碑和明星效应。特别是后者,正如林奕华所说的,“香港的优势在于过去二十年来所生产的艺人明星,以及他们为两岸三地人民所洒下的点点星尘。”香港电影业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也反衬出内地的贫瘠。虽然内地在历史上也曾涌现过非常多优秀的商业片导演,但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政治、文化、体制、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影的商业传统在内地无以为继,哪怕是如今风光无限的第五代也是在遭受了危机、经历过《荆轲刺秦王》式的阵痛之后才逐渐清醒过来的。以前的内地电影除了冯小刚等少数导演的作品之外,多是严肃、说教和政治性强烈的题材,而香港电影的商业性恰恰弥补了内地电影市场娱乐性方面的不足。详细请点击更多......

商业类型片的探索

1998年,凭借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张一白捧红了徐静蕾、李亚鹏等一批青春偶像。2002年,他又找来徐静蕾主演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但却没能像电视剧一样红火起来。此后他卧薪尝胆长达三年时间,期间去拍过广告、拍过MV、给电视剧做过监制,但始终没再碰电影。在这相当长的一段“瓶颈期”,他一直在考虑接下来应该拍什么,直到两年后意外的接到周星驰的电话,对《开往春天的地铁》里表现出的超前的商业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才激发了张一白沿着商业类型片道路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但直到2011年重拍电影版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之前,他导演的电影无一卖座,他自己总结是“又想商业,又想艺术,两把都想胡,两把都胡不着。”详细请点击更多......

文艺商业片的坚持

学而优则仕,演而优则导。在“少壮派”导演中亦不乏学院派的精英,最典型的莫过于陆川和徐静蕾。陆川本来就读于军校,因为对电影的狂热,毕业后放弃了稳定的公务员生活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读硕士。三年的学业结束后,他被分配到了北影厂,后来因编写电视剧《黑洞》获得业内的瞩目并签入华谊。处女作《寻枪》和《可可西里》得到了包括韩三平、姜文、何平等在内的诸多电影界前辈的帮助和支持,虽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受到了许多国内、国际行家的好评,并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

  同样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徐静蕾也曾经是文艺商业片的坚持者,甚至经历上比陆川还要顺利的多。她二十多岁时就走入公众的视野,在热播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扮演了一名与黑帮人物坠入爱河的女警察。后来以女主角身份出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作为国内首部青春偶像剧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年轻观众,而徐静蕾也以清丽的形象成为文艺片女主角的不二人选。 详细请点击更多......

从电视圈杀回电影圈

相比陆川和张一白,虽然尚敬的军旅题材处女作《高原如梦》在2002年击败了包括冯小刚的《大腕》在内的20多部电影,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可在影展上放过一次之后就再没进过影院。尚敬“一怒之下”另谋出路,转而拍起了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传》让他声名鹊起,后来还是在担任《三枪拍案惊奇》的喜剧导演时,在张艺谋的劝导之下他才终于拿定主意要回归电影。在电影版的《武林外传》上映前他还谦虚的表示,“如果影片最终的结果很好,我会成为一名正式的电影导演。”如今,不仅《武林外传》的票房接近2亿,他拍摄的另一部喜剧电影《饭局也疯狂》也在竞争激烈的贺岁档拿下了4000多万元。详细请点击更多......

广告导演也疯狂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上述进入电影圈的途径之外,从2006年开始,一大批年轻的广告导演、MV导演也纷纷在电影界崭露头角。“以小博大”的典范之作《疯狂的石头》不仅帮宁浩在观众心目中积累起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价值,而且启发了很多年轻导演的电影梦,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年一起拍过广告”的李蔚然、王岳伦、乌尔善和丁晟等人。这些九十年代中期走出校园的年轻导演们,有的是同学,如王岳伦、乌尔善和李蔚然,有的是好友,如宁浩就曾在乌尔善的《刀见笑》里客串过一个角色,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都是以拍喜剧片起家,并在票房上有所斩获。但前路漫漫,除了在风格上已经成形、并在观众中积累了良好口碑的宁浩之外,在其他人的身上都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新导演的普遍问题。详细请点击更多......

未来十年谁领风骚

就在这短短的十年间,中国电影奇迹般的从计划经济的僵硬体制中走了出来,并以商业化的运作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成功接轨。如今的中国电影早已成为大众茶前饭后少不了的聊天话题,成了城市生活中绕不开的消遣娱乐。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像卯足了劲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一样,每年不断地刷新着前一年刚刚创下的历史。

  国产商业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造就了这些风格独具的“少壮派”导演,他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紧贴潮流脉搏的社会触觉,大大丰富了国产电影的类型并为之赋上了新意及深度。他们的际遇或许比不上老一辈的张艺谋、冯小刚等人,成绩也仍然有很大差距,但他们各有所长,才华和风格也已经显露无遗,加以时日必然能在中国电影的商业化大潮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虽然谁能取代张艺谋、冯小刚的旗手地位现在还言之尚早,但对于拍电影这种需要丰富人脉和资金、资源积累的工作,想来也不太可能出现急速冒起的新星,因而我们推测在未来十年里叱咤风云的影坛领袖大概都会从这一群“少壮派”导演中产生。详细请点击更多......

少壮派十二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