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习近平访问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论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随后,刘延东和李长春两位政府高层先后视察少林寺。显然,高层在释放某种信号,而少林寺成了这个重要信号的承载者。
不过,少林寺能够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少林寺电影功不可没,而众多“少林寺”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部,是1982年由张鑫炎导演、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张鑫炎导演,也在刚刚落幕的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少林寺》的故事
韩松落
1982年夏天的某个晚上,我家所在的新疆南部的于田农场,人们互相招呼着,去场部看一场露天电影。
新疆地广人稀,人们住得十分分散,看一场电影,得步行很久。有的得过河、穿过一大片苜蓿地和白杨树林,有的得从沙丘中间的小绿洲走出来,再穿过沙枣林,有的得从山脚下的水闸看守房出来,走上很长一段路,到达场部。几百个农场人聚在场部前的一块空地上,县城来的放映队,已经支好了机器和幕布。
电影开始,全场欢声雷动,大反派被打倒的时候,全场一起鼓掌。
那部电影叫《少林寺》。
全中国都一样,影院、俱乐部,人们都在观看和讨论《少林寺》,报纸竞相找出看过五十遍和一百遍的观众,少年离家出走尤其是结伴离家出走,一定是去投奔少林,只需要到去河南的路上拦截。
当时的内地,一张电影票在五分钱到两毛钱之间,而这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超过一亿元。在香港创下1616万港币的票房纪录,打破香港功夫片卖座纪录,在日本,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1983年,在韩国上映,创造了51亿韩元的票房纪录。
李连杰、丁岚、于海、计春华,以及为影片演唱插曲《牧羊曲》的郑绪岚,都成为风头一时无两的大明星。当然,最后成为最大的那个大牌的,其实是少林寺。
他们改变了少林寺,《少林寺》也改变了他们。 《少林寺》的那些人
《少林寺》的导演,是张鑫炎。
张鑫炎生于1935年,是宁波镇海庄市人,而宁波人,和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武侠片的关系,十分亲密。张鑫炎17岁高中肄业后,随舅父到了香港,随后进入邵逸夫的哥哥开的南洋电影制片厂学习洗印和剪辑,1957年,他进入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担任剪辑师。1962年,他和李启明合作导演了《心上人》,从此步入导演行列,此后十几年,他导演的作品,多半是武侠片,包括《云海玉弓缘》和《白发魔女传》。
张鑫炎的经历,也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的缩影。在八十年代前,在香港人确认自己的身份之前,占据主流的是国语和国语片,“粤语一度是低下阶层的共同语言……粤语文化在统一的国语里一度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表江这么说。但博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左派的中原电影(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从内地转移到香港的电影公司,以长城、凤凰影业公司为代表)与右翼的新马电影(50年代初期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转移到香港的电影公司,以邵氏兄弟、电影懋业为主),两种力量,一直在此消彼长中,最终,粤语文化成为主流,“香港人”的身份正式确立,长城、凤凰的往事渐渐被覆盖,成为无处安放的史前文明。
文革中,长城公司把为工农兵服务当做拍片的基本方针,认为,一部电影哪怕有一个人观看,就值得拍。电影拍成之后,得由工会审看,连工人抽烟喝酒的镜头都会被视为是污蔑工人形象。张鑫炎于是转去拍运动纪录片,1972年,在北京拍摄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的纪录片《万紫千红》时,认识了在开幕式上做武术表演的李连杰,当时,他才9岁。1980年,张鑫炎成为《少林寺》的导演,看到角色安排时,首先想起的,是远在北京的李连杰。
李连杰于1963年生于北京,自幼练习武术,1975年到1979年,连续五年获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被北京市体委授予特等功,17岁的时候,工资就涨到了88块,而那时,一个普通工人工资不过20多块。1980年,17岁的李连杰得到张鑫炎的邀请,进入《少林寺》剧组。
张鑫炎和胡金铨一样,拍的是武侠片,却力求在质朴里寻诗意,因此,他到内地四处寻找武术家出演《少林寺》,来帮助他实现这种质朴的诗意。
扮演师傅的于海是山东人,生于1942年,五十年代就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武术运动员;扮演秃鹰的计春华生于1961年,曾是武术运动员,少时因病导致头发掉光,他从浙江省武术队退役后,回队找队友,被前来选演员的张鑫炎看中;扮演王仁则的于承惠,生于1939年,十九岁时获得青岛武术全能冠军,因为膝盖受伤,离开武术队,进入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担任起重工,在工厂工作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潜心习武读书,终成武术大家,《少林寺》剧组挑选演员,他凭一套棍术,成为大反派王仁则的不二人选。
连女主角白无瑕的扮演者丁岚,也是有武术功底的。她于1964年生于郑州,12岁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演员班,1981年,从戏校毕业,分配到河南省话团,后来又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1年夏,她在排戏时,被前去挑选演员的张鑫炎看中,她成为这部和尚戏的女主角。《少林寺》引起轰动后,她去新加坡做武术表演,对新加坡留下美好的印象,最终进入新加坡演艺界。
但《少林寺》真正的主角,是少林寺。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山下丛林茂密而得名“少林”。后来因战火动乱,渐渐损毁,拍摄《少林寺》时,那里还很荒凉,当时的演员孙剑魁回忆说,“第一次来到少林寺的时候,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没有路。寺里只有几个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萨的身体已经坍塌了一半。”电影中的少林寺,其实是由几个庙宇的景观组装而成的。
《少林寺》的那些事
《少林寺》最初的导演,不是张鑫炎。
制片方起初邀请了香港导演陈文担任导演,拍摄季节是冬天,场景灰暗,陈文又启用了大量来自河南京剧团的演员进行拍摄,效果不佳。于是,长城公司请出张鑫炎来救场。多年后,张鑫炎却说,他是“被陈文导演推荐去帮助工作”的。容易被人忽略的谦虚里,有左派影人在理想年代的那种谦恭而敞亮的处世风格。
当时的张鑫炎,刚刚拍摄了《白发魔女传》,这部电影由长城公司出品,根据梁羽生小说改编,1980年拍摄,外景取自黄山,鲍起静扮演练霓裳,她在长城演员培训班的同学方平扮演卓一航。摄制组在黄山拍外景时,巧遇邓小平,应摄制组的要求,邓小平和导演张鑫炎、演员鲍起静、方平等人合影留念。
《白发魔女传》是一部放到内地八十年代武侠片里,也丝毫看不出异样的电影,作风质朴,时有内地影人魅影闪动,为影片配唱主题曲的,竟是刚刚成名的郁钧剑。这部戏在内地公映时,引起巨大轰动,于是,刚刚创办了“青鸟”公司的夏梦,向张鑫炎发出邀请,要他帮她的公司拍新片,多年老友,无法推辞,张鑫炎于是前去助阵,半路上却收到了长城公司的召回令,《白发魔女传》的成功,让张鑫炎再次成为武侠片的品牌保证。
此时,《少林寺》的拍摄经费已经花掉了40万港元,但张鑫炎进组之后,却决定将此前的拍摄全部推翻,原剧本是正剧风格,他改为轻喜剧,原来的主演是长城公司的吴刚以及京剧演员,他决定由内地的武术精英出演,并在国家体协的协助下,从七个省选出了全部演员,冬天的场景,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太萧瑟,他就决定等到春天再开始拍摄。
最终的故事,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那样:“据传隋唐年间,群雄逐鹿中原,为争夺霸主地位而战乱纷纷。王世充拥兵东部(古洛阳)潜号郑王,行暴政,民怨沸腾。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为郑王侄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亡命嵩山,垂危时为少林武僧昙宗所救。小虎在养伤中,无意发现昙宗偕十一棍僧禁苑练武,各怀绝技,心喜复仇有望,恳请昙宗纳之为徒,遂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这期间,他邂逅一武功不凡的少女白无瑕,互通心曲,才知白竟是恩师之女,而昙宗等遁世为僧,亦有不可告人之隐……”
当时的特效还不发达,而左派电影的拍摄方针,以及张鑫炎对武侠片的要求,使得《少林寺》中的打斗场面以真实为第一诉求,扮演“秃鹰”的计春华回忆说,“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每次导演告诉你需要打多长时间,从哪儿到哪儿,我们就开始准备,然后他用录像机拍下来回去分镜头。”于是,在《少林寺》中,会出现那么多打斗的长镜头。
《少林寺》也让剧组成员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拍摄结束的时候,张鑫炎南下,演员们北上,所有的人都哭了。他们成了终身朋友,至今也还有联系。
最终,《少林寺》问世。尽管之前已有135部与少林寺有关的影视作品,但《少林寺》却当之无愧地成为少林寺影像作品的巅峰。 《少林寺》的那些余韵
《少林寺》改变了那些人的命运,《少林寺》也改变了少林寺。
此后的张鑫炎,继续拍片,因为少林题材大热,他继续启用李连杰拍了《少林小子》,随后又拍了《黄河大侠》。2004年,他请徐克出山,拍摄了《七剑》,他则担任监制兼艺术顾问。他的存在,有助于我们理解《七剑》为什么与以往的徐克电影全然不同。侠客得种地,打斗沉重雄浑。《七剑》也是张鑫炎在影视领域的收山之作。
李连杰成为国际巨星;计春华、于海、于承惠还在拍片;丁岚则在拍摄了《少林小子》、《少林俗家弟子》、《侠女十三妹》、《红楼梦》之后,于1991年去了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广播电视台(现在的新传媒)的演员,在新加坡出演的第一出剧,是《悲欢岁月》。2001年,她回国创办家庭精品公司。
而左派电影,却日渐衰微。八十年代初,长城和凤凰影业公司相继结业解散,身为长城主要演员的鲍起静,承受了人生第一个重大打击:“我自幼追求的东西,一下子粉碎掉。原来一切都会变化,我过去最依赖的,原来是肥皂泡。”2007年,与长城凤凰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银都机构,拍摄了向香港左派人士致敬的影片《老港正传》,鲍起静则参与了演出,这是那段时光的一点余韵。
被《少林寺》改变最多的,还是少林寺。1983年,国务院确定少林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此后三十年,少林寺渐渐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个少林寺,成为现代社会,传播改变事物的又一例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