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选秀,从男孩到男人的距离

2014年07月11日10:08   娱乐专栏  作者:长凤新   我有话说

  长凤新(媒体人)

  他们“集体翻红”了?一批当年“加油!好男儿”的选手,最近纷纷在影视剧担纲:《古剑奇谭》里有李易峰、马天宇,张超参演徐静蕾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张殿菲主演的《红门兄弟》也将播映,据说李易峰还要演《盗墓笔记》……距离他们成名之时,已有七八年之遥。可见,选秀舞台上一个短短的夏天,与演艺这条路相比,前者眩晕如过山车,后者则是无期徒刑,“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十年中国选秀,为什么能持续火爆?何炅在2013年“快乐男声”主演的电影《我就是我》里答道:“因为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舞台。”选秀舞台是演艺圈的浓缩版,给人一个密闭的时空,急速催熟,就如同踩上停不下来的红舞鞋;但是灯火灭得也快,一夜成长的少男少女们还未缓过神来,又该如何自处?有的艺海浮沉,有的泯然众人矣,昨日的冠军,也要重回广阔天地滚打历练,下一回成为主角,还不知何年何月——这样的结果早已预见。如同电视剧《红楼梦》拍完播完,林妹妹也要放下身段,跟随剧组走穴演出,在台下数钞票,无论是1987版,还是李少红版,情节雷同。NeverLand终有坍塌的一天,选秀舞台一样说拆就拆,这便是演艺圈残酷之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男生选秀有其先天不足的一面,也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更为暧昧莫测。女生总是早熟一步,这个舞台可以献出面目迥异的张含韵、李宇春、张靓颖、尚雯婕,各样青春,各自成篇;男生选秀却显得面目模糊,放眼望去,大体也能看出时代对男性单一乏味的审美标准。也是因此,男生选秀大多没有一个中心,每个选手都像是对另一个选手的装饰,更多看头,是在两两比照的过程当中,粉丝看友谊,腐女看基情,而他们一个人在舞台上时,多少有些单薄。

  是的,把小王子、彼得潘丢到孤独星球上,都会让人揪心。汪涵在《我就是我》里干脆就说,“其实我一点都不希望他们变成男人,我希望他们一直都是男孩。”与当年黄舒骏唱的一般无二:“如果他是个单纯的孩子,那就让他单纯一辈子。”这样的幻想在现实里很难行得通——即使行得通,这样的人也会被冠以“彼得潘综合征”:焦虑、孤独、自恋、性别角色冲突、社交无能——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却可以有借口永远不老。世人也借助这些童颜人偶,得以看到板寸头、白衬衣年代的那个自己,再添加青春、励志、热血为作料,对于一个选秀节目来说,这就是全部。某种意义上,“我就是我”也是“拒绝长大”。

  既然身为舞台上的“男孩”,还意味着要掩饰性的成熟(或是羞于展示)。去年“快男”舞台上,评委陶晶莹评价选手于湉,入行以后,可以成为中国的瑞奇•马丁。说“入行以后”,也是把任务交给未来,而当时的于湉,的确害羞,下一次就拒绝表演电臀(相比之下,奔放的欧豪走得最远)。《我就是我》却提供了“快男”的一个私密片段:他们在水池边讨论男性生理现象,卧谈会一样,又像是少年醉酒的状态,波光水影,是电影里最迷人的片段之一。舞台上的他们却继续童男形象,释放青春的出口只能有一个:音乐。也如同要掩饰欧豪与白举纲身上的刺青,如同不会让他们宿醉。

  过去多年,李易峰、马天宇们还继续保持唇红齿白的校草面孔,好像他们的成长借舞台得以延缓。回头再看“加油!好男儿”名字的狡黠之处,也在于模糊了男孩与男人之间的差距。要走出这些选秀的影响,从男孩真的蜕变为男人,道路长远,仍须努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超女 快男 十年选秀 选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