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执导春晚面临的双重难题

2013年07月12日11:26   娱乐专栏  作者:梅子笑   我有话说

  冯小刚空降指导春晚,面临的不仅有“奉旨说笑”的重重审查;还有当下精英与大众日益对立的口味。

  传统媒体(及媒体人)、网络观众以及普通沉默的观众,互有交叠但也有明显区分。近年来,精英与大众口味区分明显;评论界与市场判断背道而驰——这才是冯小刚掌勺春晚后,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这是一档13亿人的年夜饭,而这13亿人,差别如此明显。

  冯小刚执导春晚面临的双重难题

  文/梅子笑

  从全民狂欢到全民吐槽,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32年。随着“新民俗”地位的确立,春晚越发强调寓教于乐,也日益八股化,并遭遇了越来越多人的诟病。年年谈创新、年年谈开门办春晚,却从未有过实质性改变。在领导层的倡导下,伴随着央视在市场中位置的江河日下,“开门办春晚”终于有了实质性动静——2014央视马年春晚,冯小刚作为空降兵,与央视内部多名导演联合执导。

  冯小刚掌勺春晚的消息传出后,舆论一时间沸沸扬扬,最主要的观点便在于冯小刚能不能挽救春晚于颓势中。根据《新京报》的调查,68%的人期待收看冯小刚指导的春晚;媒体或行业内,看好冯小刚掌勺春晚者也不在少数,担心之处则在于重重的审查制度,会不会让冯小刚像“郭德纲”一样以三分之一的英名血祭春晚舞台。

  现在的春晚,已经再无可能回到早期“全民联欢”的节目定位,而是实打实的“新民俗”;参与者都不可能是即兴、率性甚至个性的自我发挥,而是必然的“奉命说笑”。“奉命说笑”有多么艰难,娱乐大拿赵本山与郭德纲都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表达过;春晚的执导者、参与者也都曾经有过“犹如蜕皮”一般的审查血泪史。代表冯小刚风格的冯式贺岁片,显然是彰显主流价值观的、富有机智和温情色彩的幽默,然而,这种幽默是否能够与审查制度重叠,或者是让审查制度有所通融,都存在相当的疑虑。主管部门明确提出并践行了"开门办春晚",但却没有听到任何给春晚“松绑”、“改良”的声音。

  实际上,除开审查制度这个至上而下的困难,冯小刚还不得不面对来自于受众的压力——大众和精英的口味如何调和。在早期,娱乐形式单一,央视一家独大,因此一档朴素天然的春节联欢晚会便获得了众口一致的掌声与喝彩;在90年代甚至20年代初期,形式八卦、教化色彩浓郁的春晚,也因为人心思齐、属于少数派的媒体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的观点,春晚虽遭非议但属微词。互联网的逐步发展,话语权不只是掌握在少数的媒体手中,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自己的观点,加上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网络上对于春晚不满的声音日益高涨,吐槽春晚隐隐有超越春晚成为新民俗的架势。

  《新京报》的另一个调查数据是这样的:72%的人希望春晚的节目形式有所改变和创新。节目要创新、春晚形式要改变——这种觉醒,不论是主管部门还是央视,都比普通观众觉醒得更早。然而,知易行难。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子,迄今为止并没有好的路径可以寻摸。2011年,年轻的哈文团队不通过竞标而是通过任命的形式连续执掌两届春晚,上听取意见领袖的意见,下走入社区部队和学校听取普通观众的意见,提拔了民间呼声极大、被传与央视素有嫌隙的郭德纲及德云社众弟子,打捞了多年因某些原因无法再登春晚舞台的潘长江,并邀请到席琳·迪翁与宋祖英同台演唱《茉莉花》,破除陈规的力度不可谓不大胆。然而,这种创新成绩绝对不能说是全面告捷——主流及精英较好的同时,收视率下降,吐槽声不减。哈文团队被普遍认为,把小众流行当成了大众口味,过于迁就精英和高端人群的意见,忽视了沉默的、电视机前的忠实观众。

  传统媒体(及媒体人)、网络观众以及普通沉默的观众,虽互有交叠但也有明显区分,正是他们,构成了春晚的三个不同的受众层面,也严重影响了春晚的口碑、热度与收视率三个评价维度。近年来,不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热点事件,媒体人、网络受众及普通观众,口味有明显区分;评论界与市场判断背道而驰——这才是冯小刚掌勺春晚后,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这是一档13亿人的年夜饭,而这13亿人,差别如此明显。

  ps:此文发布于北京某媒体。

文章关键词: 冯小刚 观众 难题 大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