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王:不如说是功夫实验电影

2013年09月27日10:25   娱乐专栏  作者:韩浩月   我有话说

  韩浩月   

  这几天,有部名为《金刚王》的功夫片上映。对于国产功夫片,观众虽早已热情不再,但终归还是存有一份好奇心,毕竟在多年的渲染之下,功夫被赋予了许多诸如与“民族自豪感”等相关的元素,遇到功夫新片出来,大家都还想看看,国产功夫片从讲故事到境界表现等方面,究竟进步了没有。

  《金刚王》捧出了两个陌生的称谓,一个是片名本身,释行宇饰演的金刚王,单挑出“金刚”一词出来,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佛门弟子的身份,但“金刚王”中的“王”字似有些多余,称王称霸本身是有违佛教宗旨的,哪怕师傅圆寂前说了句“对恶魔当头棒喝,也是慈悲”,这也构不成必须称“王”才能扶持正义的理由。单从片名和剧情看,这部有着“第四代功夫片”之称的电影,在精神高度上并未走出李小龙[微博]、成龙[微博]、李连杰[微博]的功夫境界。

  其二,片中频繁出现的“哈迪斯神社”,对观众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电影把这个神社定义成利用邪恶精神力量控制中国人的神秘组织,但观众在信息接受度方面,会有潜在的抗拒心理。包括“暴坛”、“伤坛”、“绝坛”这三个角色名称,或会在不满20岁的年轻观众那里获得关注,对于年龄大一点的观众来说,这些奇怪的称谓,包括围绕角色制造的氛围,都有些卡通化了。

  事实上这部电影可以当作一部卡通片来看,画面上的动漫风格,伴随打斗时的血腥,颇像在日本一度流行的日本恐怖动漫。“伤坛”魔尸金刚“疯猿”,则和《哈利·波特》中的咕噜姆十分形似和神似,这个角色也称为影片暗黑风格的代表人物。有传统武术、有佛教教义、有血腥卡通、有闯关游戏、有暗黑色彩……这些糅杂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看上去有些奇怪的电影。与其说它是“第四代功夫片”,不如说它是“功夫实验电影”,在探索新观众群欣赏口味方面,《金刚王》算是大胆冒犯了一把传统功夫片。

  看《金刚王》,最容易想到叶伟信[微博]2005年拍摄的《杀破狼》。当年《杀破狼》以凶狠的搏击场面、挑战观众眼球的细节刻画,被当成一部B级大片来看。那时有人觉得,这完全是部需要分级才能上映的作品。

  现在《金刚王》也是如此,它的水下搏斗、雨中作战虽颇有王家卫式的唯美风格,但多数动作,都能带给人实打实的感觉。这是部靠展示肌肉与暴力、并辅佐以影像重口味的电影,喜欢它的观众会觉得过瘾,不喜欢的观众会觉得这又是一部场面有新意、剧情一般般的作品。

  片中的女记者角色,设置得有些多余,她在片中对“新闻真相”的执著追求,每次都能引来笑场。此外,参加中国远征军被俘虏于哈迪斯神社的几位外国军人,戏份并未得到充分展开。在主题上,“惩罚恶魔,也是慈悲”是个万全之策,首先,它为影片的暴力做了容易让人接受的铺垫,其次,暴力是手段但不是目的的点题结尾,也让电影得以顺利收场,解决了结尾生硬的问题。

  归根结底,这还是一部看场面、看打斗、看暴力美学的单纯功夫片。弱化背景和意义,避免掉了它的价值观争论,假若影片的思考深度能达到周星驰在《功夫》中的水平,将会为它增色不少。

文章关键词: 金刚王 电影 功夫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