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数吃货翘首以待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时隔两年后,终于于4月18日21点在央视一套播出第一集《脚步》,1小时后央视九套纪录频道重播,首集收视率达1.57%。此后,系列8集将以每周一集的播出频率,掀起又一波的“舌尖热”。
但是和第一季的零差评相比,第二季开播虽然叫好声依旧,但也出现一些吐槽,比较集中的一种意见是:美食少了,煽情多了。
担任总顾问之一的美食家蔡澜在第二季开播前说:“这么大年纪,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东西最好吃,我总是说,妈妈做的菜最好吃。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喜欢吃什么地方的菜。”他在推荐《舌尖2》时不忘提醒观众准备纸巾,“擦擦眼泪,也擦擦口水”。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在“舌尖体”旁白中,《舌尖2》第一集《脚步》就这样娓娓道来。《舌尖2》延续“探讨人和食物的关系”主题,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脚步》的主题是“在路上”,讲述人们熟悉的“家乡味”,八个故事穿越八个地域的美食:林芝青年白玛占堆,四川养蜂人老谭夫妇,陕西最后的麦客,三门湾讨海人杨世橹一家,湖北房县采小花菇的老人,沂蒙山椿树沟女孩,贵州雷山桥港的打工家庭,泉州归国华侨,分别对应的美食包括酥油蜂蜜,川渝麻辣香肠、烟熏腊肉、乐山嫩豆花,蓝田裤带面,三门红烧望潮、清炖跳跳鱼,山东煎饼卷大葱,贵阳丝娃娃,台州食饼筒,贵州雷山鱼酱、鱼酱炖稻花鱼,泉州古早味萝卜饭……祖国大江南北的美食在精致的构图下,以两分钟一组的速度迅速切换,导演试图跨越地域、季节、烹饪方法,体现“人与食物迁徙流变”的主题,最后以“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的脚步匆匆。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作为第一集的结语进行前后呼应。
吐槽1:美食画面少,感觉不过瘾
在第一集中,展现的各地美食不少,但大多给人匆匆一瞥之感,“对食物的描述太匆忙了,让人来不及体会它们的美好就奔向下一站”,“感觉有点乱,有点杂,支线有点多,美食画面匆匆而过,不过瘾……”网友阿望更是表示强烈不满意:“舌尖纪录片,常渲染食材来之不易,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星球》比这个好看多多多多了,连看三遍没问题,那个就是一部‘舌尖上的地球’,描述完整,哪像舌尖东南西北乱穿!”
吐槽2:故事太刻意太煽情
“除了煽情和风景,与美味越来越没关系了。”网友施展对第一集感到失望。他感觉美食的部分表现太极端,比如人们什么都吃,什么都敢吃,“为了追求珍贵的食材,甚至可以把它吃绝种”。
第一集导演李勇表示:美食是《舌尖2》的出发点,但并非全部,我们是一个美食纪录片,但不是单纯只做美食,我们想通过美食让大家看到当今中国人生存的状态。
我们在第二季加重了人物的故事和情感,这是第一季做的不够的地方。第一集的主题是“脚步”,所以故事比较沉重。第二季就非常紧凑,很有电影的感觉。温暖是主线,但并不一定是催泪。
三门小海鲜火了
对于浙江观众来说,第一集《脚步》大家最关注的是什么?自然非三门湾讨海人杨世橹一家和望潮、跳跳鱼等三门湾小海鲜莫属。“没有牛劲马力难吃海洋衣食。”《脚步》中展现了讨海人生活的艰辛,但他们多年在海上狩猎场练就的本事也令人称奇,比如在滩涂上捕捉跳跳鱼(弹涂鱼,当地人称弹胡),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站在10米开外钩到仅5厘米长的跳跳鱼,其难度不亚于20米外投篮,需要用5年时间练就。红烧望潮(小章鱼)、跳跳鱼煲、跳跳鱼干、白蟹挂面等海鲜也引得人垂涎欲滴。三门小海鲜迅速成为搜索热词,并带动网购热潮。
去年9月,《舌尖》摄制组在三门蹲点拍摄15天,除了小海鲜,还拍摄了三门美食麦焦。不过麦焦在第一集中仅在最后出现了一个镜头,并打上“食饼筒”的名字,和煎饼卷大葱、潮州春卷、贵阳丝娃娃、烤鸭卷饼、润饼、薄饼、牛冻春等全国各地的卷饼类美食融合在一起。虽然台州食饼筒=三门麦焦,但对于期待在《舌尖2》中好好展示这种三门著名美食的当地人来说,还是感到有些失望。
《舌尖2》接下来播什么?
第二集《心传》 展示中国人通过厨房传承的饮食文化基因。
第三集《时节》 通过捕捉节令美食,展现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
第四集《家常》 走进一户户平凡人家,呈现中国人的家庭餐桌。
第五集《秘境》 聚焦人们视线之外的民间美食,以及独特食物背后的多样生活。
第六集《相逢》 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用美食记录每一次聚散离合。
第七集《三餐》 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描画现代中国人的简单生活。
图说
《舌尖2》海报之一,出现:洋葱、面条、芹菜、包菜、豌豆、黄豆、西兰花、韭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