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定义或许正在被修正
——在“第一届影像美学与创作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当代电影》杂志,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和传播平台,《当代电影》杂志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到今天这样一个论坛上来,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了解当代影像美学和实践的新动向,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思维。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后互联网时代,电影美学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这是《当代电影》杂志,也是我个人,对这次论坛特别感兴趣的地方。
正如本次论坛邀请函上所说:“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和影像文化的传播,不断更新变化,传统的文艺理论思维模式,已经远远不足以描述当前的诸般影像艺术与传播现象……亟待重审传统的美学思维范式,乃至进行‘美学’作为‘感觉之学’的还原。”
今天电影的美学处境,或许就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今天电影的美学处境,与巴赞时期、麦茨时期,甚至与我们紧邻的德勒兹时期,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不同。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在投融资、生产制作和传播方式上的革命,一方面,我们不仅可以打开电视看电影,而且可以随时打开电脑看电影,打开手机看电影,甚至,理论上说,打开任何一处多媒体移动或固定终端都可以看电影——在今天,电影早已不仅从过去的公共空间进入到家庭空间,而且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似乎真的是“影像之外,别无他物”。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文学、戏剧、摄影与电影的关系,电视节目、视频节目、电子游戏等等,早已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电影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内容上,而且包括形态上和观影空间上。
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我们发现,电影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电影定义正在受到冲击。《爸爸去哪儿》是电影吗?“微电影”是电影吗?当我们在自己家中的放映室里,用摇控器对着墙上的大银屏在电视节目与电影之间来回切换的时候,我们是在看电影?或是在看电视?或者说,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电视?又或者,当我们坐在露天广场的巨型银屏前观看”世界杯“的时候,它和我们小时候(上个世纪70年代)搬着小板凳坐在露天蓝球场上看电影,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记得有一首歌里唱到:“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
的确,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事实上,我们一直称呼的电影,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一直称呼的“影片”这个概念,在今天,它的定义或许正在被修正,正在被“古典化”——或者换个积极点的词——正在被”经典化“,至少,已经有了变成“经典”的迹象。这种被“古典化”或者被“经典化”,不是因为美学理论有什么变化,而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因为这个时代下的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正如在我的青年时代的某个时期,牛仔裤通常会被主流社会认为是不雅的装束,而现在,它不仅是充满活力的像征,而且,就象我们已经知道的,如果由乔布斯穿上的话,它甚至可以成为非常庄重场合的礼服。
正是在这种处境下,传统的电影生态或许已经很难以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生态而存在,它正在成为“影像生态”的一部分,并且正在被融入“影像生态”之中,而不是其中相对独立的一块。也就是说,今天电影的美学处境已经进入“跨影像”或者“泛影像”的时代,正如法国学者雅克·朗西埃指出的,今天的电影美学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电影工业,而是更加复杂的影像工业。这正是我们今天论坛关注的主题之一。
所以,在今天,当一部我们认为不是电影的电影竟被热卖的时候,或者一部我们认为的“烂片”居然也被热捧的时候,或许真的不是观众出了问题,也不是社会道德水准出了问题,或许,问题就出在我们的美学观念上,出在稳定性超好的美学理论结构上。
电影美学处境的这种巨大变化,确实给今天的电影美学带来了一些困惑,但同时,这也可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美学想像。它提醒我们,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传统美学的思维范式,是时候以开放的态度思考什么是影像之美。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需要经常、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
总之,《当代电影》作为服务于大家的学术平台,我们带着问题来到论坛,希望能从各位的发言和讨论中得到一些答案和启示,希望会后能在《当代电影》这个学术平台上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传播,将本次论坛的主题继续研究和讨论下去。我们自己希望《当代电影》能为当代电影理论与实践起到一个思想孵化器的作用,让从这个孵化器里走出来的思想成果,能为推动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有所帮助,这是我们作为一本电影学术杂志的使命,也是我们的立刊之本,当然,更是我们的饭碗所在。正因为此,作为论坛联合主办方,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接下来的发言和讨论中,无保留地就论坛的主题,阐释您的观点和看法:授我们以思想,予我们以启迪!对此,我个人,《当代电影》杂志,都充满了期待!谢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