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rchie M
本文已授权登载于电影杂志《环球银幕》2015年9月刊
1960年10月2日,纽约的星期天;凌晨5点钟的第5大道上,天刚破晓,天际那端昏色并未散尽,整座城市仍在沉睡。时间委实太早,街道空荡荡的,一辆黄色的出租车停在了蒂梵尼珠宝店门前,刚刚结束了溢光迷离的夜生活,霍莉·戈莱特利(Holly Golightly,*注:《蒂梵尼早餐》的女主角)迈出了车门,她有些倦意,但脸上的妆容依旧光彩夺目。她还穿着前一晚的行头——一袭黑裙、颈上戴着假珠宝项链,但脸上挂了一幅墨镜来遮住已然刺眼的晨光。她啜饮着手中的纸杯咖啡,小心翼翼的咬下一口丹麦面包,低回凝目着蒂梵尼玻璃窗内的世界,试图驱走隐隐蔓延的不宁心绪(meanreds)。霍莉·戈莱特利自诩为“顶尖的疯子”,阔佬们心甘情愿掏出50美刀给她上化妆室。她自由放任、冒进躁动,用尽全力逃离过去,但记忆的伤疤却形影相随。霍莉住在一座褐色砂石墙的公寓里(曼哈顿第71街东167号),房间陈设凌乱、电话随手丢进行李箱,一大早豪饮香槟,还散养着一只无名的猫。
图:《蒂梵尼早餐》片头拍摄,奥黛丽·赫本穿着及地的亮缎小黑裙
《蒂梵尼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又译《珠光宝气》)一直被公认为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注:英籍女演员)最重要的事业代表作。电影中,优雅灵动的纪梵希礼服、玳瑁大墨镜、米色束腰风衣、鲜活别致的蜂窝盘发,还有夹在指腹的细长烟嘴——精致超逸的丰度是永远不败的时尚经典。在这个社会讽刺与苦乐参半的爱情故事中,奥黛丽·赫本饰演了一个追逐百万富翁的迷惘姑娘,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迷失了自己的灵魂。奥黛丽将霍莉视为“事业中最有酷劲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过去她所塑造角色的一次颠覆。这部非常现代化的电影于1961年10月17日,在西海岸好莱坞的中国剧院首映,成为时代更迭、文化转型的界标,从1950迈入1960年代后,美国将迎来动荡不安的10年。
图:摄影师HowellConant(霍威尔·柯南)在蒂梵尼珠宝店内拍摄的宣传照
在美国文学史上,霍莉·戈莱特利是最受当代追捧的文学形象之一,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使奥黛丽·赫本的表演压力重重。面对外界质疑,奥黛丽保持一贯的缄默,简单报以一笑“我会演成一个时髦的霍莉·戈莱特利——即使这是我唯一能贡献的绵薄之力。”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注:《蒂梵尼早餐》小说作者,他将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以$65,000的价格出售给派拉蒙电影公司)则预设立场,偏颇于自己的判断“这本书尖锐犀利,在表达态度时并不遮遮掩掩,霍莉·戈莱特利这个人物的设计是诚实不欺的——她性格粗野鲁莽,并非奥黛丽·赫本一型。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注:美国女演员)是我的第一人选,我认为由她来诠释霍莉一角将会非常完美。霍莉这个人物未经打磨润饰,虽说她的特质粗糙而不完美,但身上却有着荡人心腑的感伤情调——而玛丽莲恰好拥有。但派拉蒙电影公司迷惑视听,把角色给了奥黛丽·赫本。”事实情况则不然,制片人的确联系过玛丽莲·梦露,几天后梦露嘱托其私人表演指导宝拉·斯特拉斯伯格(Paula Strasberg)不留余地的一口回绝。
左上图:杜鲁门·卡波特;右上图:阅读小说《蒂梵尼早餐》的奥黛丽·赫本下图:杜鲁门·卡波特写给奥黛丽·赫本的信笺,有趣的是,信中卡波特对奥黛丽将饰演霍莉·戈莱特利——表达了欢乐振奋的心情
奥黛丽·赫本复杂微妙的内心涌动、沉静清澈的小鹿眼眸,与玛丽莲·梦露大胆张扬的性感判然不同,对于流落天涯的霍莉·戈莱特利来说,奥黛丽的皇室气质绝对是天渊之别。但翻开小说,霍莉在杜鲁门·卡波特的笔下被形容为“纤细修长的廓形,穿着一件正点的黑色洋装,踩着黑色凉鞋,还戴了一串珍珠项链……骨瘦形销反而让她有型有范……一副墨镜遮住了双眼。”——这完全是奥黛丽版霍莉的传神写照。
图:片中霍莉与保罗邂逅时,穿着的直筒连身裙(摄影:霍威尔·柯南)
小说中,霍莉·戈莱特利的身份是一位应召女郎,这与奥黛丽·赫本过去清高不群的银幕形象完全不搭界,为此派拉蒙电影公司的新闻稿中,有意识的模糊人物身份的界定,于是妓女改头换面,粉饰成为“怪杰”(kook)。“怪杰”这个词无法清晰的定义,乔治·佩帕德(GeorgePeppard,*注:《蒂梵尼早餐》男主角的饰演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把苏格兰威士忌掺入咖啡喝,这样洒脱不拘的女孩可以谓之‘怪杰’。”而制片人马丁·朱罗(MartinJurow)也发表了一得之见“‘怪杰’可以看作抗拒长大的猫咪。”最后,面对“怪杰”的解读疑惑,“生活周刊”(LIFE)提供了指导性的概括:“霍莉是一个游戏人间的精灵女孩,虽然她有着不光彩的隐秘,但在奥黛丽·赫本生动形象的演绎之下,性格中病态负面的趋向被全部淡化抹去。”
图:电影开头霍莉穿着的男士礼服衬衫;右下图:伊迪斯·海德的设计手稿。也有一说:伊迪斯·海德的设计手稿实际由格蕾丝·斯普雷格(GraceSprague,*注:伊迪斯·海德的助手)、帕特·巴特(Pat Barto,*注:戏服设计师、伊迪斯·海德的副手)等人代画
为了赋予霍莉·戈莱特利活力全新的面貌,从发型着手无疑是最直观的。奥黛丽·赫本找到她的御用发型师——巴黎的亚历山大(Alexandrede Paris,*注:原名Louis Alexandre Raimon -路易·亚历山大·雷曼),请他为角色设计锐意创新的发型。亚历山大被誉为“发型师之父”,时尚业界多认为是他推出了“高级定制发型”(Haute Coiffure)的创意概念。温莎公爵夫人(Wallis Simpson)、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注:电影“埃及艳后”的多款假发造型正是亚历山大的杰作)、歌剧女王玛丽娅·卡拉斯(Maria Callas)等都是他忠实的拥护者。有趣的是,虽然亚历山大为奥黛丽设计出别具新意的蜂窝盘发,但秀发的层次剪裁与发色挑染,功劳却归于肯尼斯·巴特尔(Kenneth Battelle,*注:著名的发型师,设计过杰奎琳·肯尼迪的蓬松发式、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发漂成了白金色),肯尼斯凭着对美以及色彩的独特感悟力,在奥黛丽的基底发色(蜂蜜棕色)之上,使用焦糖色与金色双色挑染,让发型呈现流动般的线条感,突出了奥黛丽美丽的颈部线条,盈盈闪亮又细致入微。工作人员的名单上,两位美发届的流行大师未有挂名,片场为奥黛丽·赫本打理秀发的是内尔·曼利(NellieManley)。“蒂梵尼早餐”里的新发型完全相悖于奥黛丽·赫本过去一本正经的淑女印象,洋溢着极富魅力的个性气质,奥黛丽本人十分推崇,甚至在拍完电影之后于生活中沿用了许久。
图:奥黛丽·赫本的蜂窝盘发
(未完待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