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舞台》创刊号:京剧男旦的“单传”时代(7)

2010年10月22日15:23  新浪娱乐 微博

 


男旦演员绑跷后
男旦演员绑跷后
男旦演员给跷穿布袜子
男旦演员给跷穿布袜子

    解放前,跷功曾作为一项旦角基本功,是包括梅兰芳大师在内的所有老一辈旦角演员的必修课。演员绑上了跷,踏上台毯,“仓……”一亮相,台下的掌声雷动,但迈上台毯者无不经历了无比残酷的训练。因为其表演的是缠足女性,并会导致演员脚部变型,这项残酷的技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基本废除。近期,新浪娱乐探访多位业内人士,搜集部分关于跷功的图文介绍,为网友们揭秘这项绝而未灭的旦角残酷技艺。

  “跷功”表现古代女性三寸金莲

  京剧在孕育之初,除了吸收徽、汉、昆、弋之外,梆子的剧目、声腔与扮相也对京剧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京剧旦角使用跷,正是19世纪初从梆子中引入的。清代缠足之风,以山西、陕西最为盛行。传记《荀慧生》中记载在这些地方,妇女缠足不但很普遍,而且已经发展到可怕的地步。妇女的小鞋能在茶杯中自由旋转,比三寸金莲还要小上五分。因此跷在梆子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具,而秦腔演员魏长生成为京城踩跷的始作俑者,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京剧的艺术宗旨并不是模拟真实,踩跷除了惟妙惟肖地表现女性小脚之外,舞台上有许多象征性的艺术内涵。

  传统戏服比较宽大,不突出曲线美,为男性饰演女性提供的方便。脚,是戏曲舞台上展示的唯一一个女性性特征。跷并不是男旦专有的表演技巧,只是它的形成、兴盛和式微,跟男旦的变迁吻合。一些文艺作品更赋予了“跷”这一道具和京剧男旦某种难以言喻的关系。20世纪初的戏剧评论家认为,跷能着重表现这类女性的娇柔袅娜,使其和他们对戏的男性角色产生鲜明对比。“一方翘然莲瓣,一方庞然巨靴”如同做文章的烘托手法。在一些有情爱内容的剧目中,跷还被视为女性的性特征。比如《战宛城》中,表现寡居的邹氏思春,扑捉两只交配的耗子时,演员就特别地把跷露给观众看。 

  曾被列为旦角基本功

  最残酷跷功曾被列为旦角基本功,包括梅兰芳在内的老一辈京剧演员都从小练过,只是在后来的艺术之路上有所取舍。武旦踩硬撬,花旦有功夫的也踩硬跷,后来改良了就踩软跷。有些青衣、花衫演员不踩跷表演,但台下练功时,为了让自己步伐更轻盈,偶尔也会在台下绑上练练腿。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先生谈到他们当年练习跷功的往事,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马玉秋先生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御用化妆师,早年曾学习花旦。他曾在一部纪录片中回忆自己的学艺生涯,泣不成声。“绑上跷后根本站不起来,师父让拄着棍慢慢走,目的是把脚后跟上的大筋抻直了,一两个月的功夫刚学会走……站不住,师父拿起刀坯子(练功时使用的道具刀)就打。”

  这项技艺类似于芭蕾足尖站立,要靠脚掌最前端着地,并保持平衡。小孩子练平衡、练力量,都是从站砖开始,然后将砖头立起来,站在一寸宽的面上,再站腌咸菜的水缸沿。冬天的时候,师父将地上泼水冻冰,徒弟们在冰上练习,掌握重心、平衡。平日里,徒弟在师傅家干杂活,也需要穿上跷端茶倒水干家务,直到晚上睡觉才能拆掉。学员们每个晚上都在被窝里疼得抱着脚哭。为了防止穿上跷,腿部不自觉地打弯,这些学员们都将小腿部位封上竹签,裤裆里夹上书。一旦累了,腿部打弯,竹签扎肉,书也就掉下来。

  难度大于穿芭蕾鞋 武旦出手迅猛

  软跷类似于极端的高跟鞋,前脚掌支撑,脚跟悬空。而穿硬跷则比穿芭蕾舞鞋更难,鞋内没有芭蕾舞鞋的顶子,在舞台上的每一分钟都是仅靠几个脚趾支撑全身重量,完全不可能脚掌着地休息。长期踩跷的演员脚部会明显变型,演员们提起踩跷就感慨:“太残酷了!”所以这项残酷艺术在新文化运动后基本被废除,舞台上不被提倡。

  解放后,跷被视为“历史污点”绝迹舞台,甚至在禁除的力度和时间上,比男旦更严更长。在跷解禁之后,一些女性旦角演员开始学跷,长安大戏院贴演有踩跷内容的《战宛城》观众爆满,一些国家级文艺作品也借鉴京剧跷工。长安大戏院赵洪涛总经理说:“终归有比没有好。存在,只是让现代观众猎奇。戏迷知道它的技术难度,就想看看。”

  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当属京剧“四大名旦”中“荀派”创始人荀慧生,以及创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于连泉)二位。现在还有毕谷云、常秋月等一些演员能演。跷工的学习如此残酷,这项技艺为什么还代代相传,绝而未灭,京剧男旦演员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将其保留至今?个别会踩跷的演员透露:“跷的特点就是绑上它之后虽然疼,但是走起来容易,停住难,是钻心的疼。武旦绑硬撬转身各类动作都特别灵敏,出手迅猛,需要极强大的功夫,才能把它利用起来。” 木跷后跟上的铜箍,减少了戏鞋和台毯的摩擦,使演员的动作更加灵巧。尤其是在表现鬼魂时,能在台上轻快飞移。脚跟部位的圆环形设计,可以帮助演员在舞台上轻盈、飞快转身。李金鸿先生回忆他踩跷演出时“气都要提起来,跑得快,转身快,打得也好,许多动作更有特点”。他的学生丁晓君的台步在青年演员里很优秀,但她自己觉得怎么都没有老先生的好看,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得出结论,“踩上跷后,自然一步三摇,腰里就扭得好看了”。

  旧时绑跷是一种高度的隐私

  其实跷曾作为一项基本功,在旧时代京剧舞台上广泛使用,是京剧对特殊社会现象的艺术化,跷的原型就是封建时代妇女缠足后的“三寸金莲”。跷在今天之所以被神秘化,首先是因为旧时后台禁忌颇多,旦角如何穿跷从不为外人所见。8月去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金鸿先生曾回忆到,“过去老规矩,绑跷是要脸朝里,不能叫人看。”通常,演员绑跷时都是面对着某个墙角,以跷工著称的梆子演员王存才,甚至把脚放在特制的箱子里完成这一过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戏曲后台有各种奇怪讲究,其中旦角扮戏更是忌讳颇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旧时代艺人把舞台技巧看得比命还重,轻易不传,跷工这种特殊技巧,自然更加珍视。跷一般用枣木、榆木等硬木制成,结实耐磨。主体长度约30厘米,一端加工成妇女小脚形状:前尖后圆,脚心处弓起,长度以“三寸金莲”为标准,大多数都不到10厘米。木“跷跟” 用一铜箍紧紧箍住。从足跟向上,木头切削成牛舌状的跷板,用以支撑演员真正的脚,长度取决于演员脚的大小。跷鞋是专为木制“小脚”缝制的小鞋,缎子做帮,丝线刺绣,并在鞋尖处缀上彩色鞋穗,十分精美。鞋底用棉布纳成,鞋跟处要留出一个可以使木跷跟穿过的洞。绑上木跷,穿好跷鞋后,演员站立或行走时,全部的体重都落在前面那三分之一的脚掌上,其余三分之二的脚掌、脚踝和跷板紧贴在一起,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大概在75度左右,小腿与其成一直线,真正的脚后跟难以分辨。之后演员再系上用绸缎缝制的裤腿儿,掩盖自己的真脚。接下来才是穿彩裤、系裙子等扮装程序。(闫平/文)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