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解读Vol.4 朱延平:不只是喜剧导演

2013年12月24日21:29  新浪娱乐 微博
朱延平做客张小燕的娱乐节目朱延平做客张小燕的娱乐节目

  不只是喜剧导演    朱延平:“我也曾有拿奖梦!”

  郑伟柏(新浪娱乐台湾事务暨记者站总监)

  翻开台湾电影史,朱延平导演的喜剧片绝对值得在商业市场及创造集体回忆中大书特书。从影超过三十年、执导上百部作品,他的“喜剧导演”形象深烙于媒体、影评人及观众心中。尽管向商场市场靠拢但绝不自限喜剧类型,近日他在台北独家对话新浪娱乐,自剖“朱氏喜剧”的风格形成、呼吁台湾电影必须兼容并蓄──艺术与商业并存。“我的作品不是只有一种风格,喜剧片仅占四分之一。”直言:“我也曾经有过拿奖梦!”

  许多喜剧演员及创作者在镜头前、舞台上尽情散发喜趣魅力,下台独处却是反差极大的静默少语,被视为当代台湾影坛喜剧泰斗的朱延平却无此落差,他深信“拍喜剧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有天赋的人才能演喜剧、写喜剧、导喜剧。与他相处多年,不论出席公开记者会、身处片场或私人聚会,他总是笑脸迎人、声音洪亮、不时抛出幽默趣点博在场者一笑。他坦言:“我有那个天份,从小跟同辈在一起我就是那个最好笑的人, 只是现在年纪渐长。”“要有幽默感才能拍喜剧,才能一拍即合。很多导演拍喜剧很用力、完全笑不出来,很多演员演喜剧嘶牙裂嘴,还是演得不好笑。但是像许不了、周星驰、猪哥亮这些演员就是浑然天成,就是吃这行饭的。”

  喜感天成,有其道理。翻开台湾导演名单,确实拍喜剧成功的导演几乎都不是电影学校正科班体系出身。 在电影类型分类中,喜剧是重要的存在,喜剧的表现方式又分为数种形态,朱延平认为他的喜剧片必须“量身订作”,无法刻意及做作。“演员在我的喜剧里占的比重最大,百分之六十以上,有些导演可能认为演员在他的作品里不是最重要,镜头、技法、设计更重要。但我以演员为优先,从过去的许不了、郝劭文及猪哥亮,没这些演员就没作品。但是这些演员也要遇到有幽默感的导演,我要为他们设计情境、感觉,大家一拍即合。没有好演员,我不会贸然拍喜剧。”

台湾教科书对朱延平的喜剧着墨不多台湾教科书对朱延平的喜剧着墨不多

  朱延平认为“笑点”在大中华区有其共通性,但拍片前仍会先设计主要市场,赵本山、小沈阳主演《大笑江湖》瞄准大陆,写下一亿八千万人民币票房,他监制、邱瓈宽执导《大尾鲈鳗》着眼台湾,狂卖四亿四千万台币。他坚信喜剧永远是最卖钱的电影类型,“在台湾,去掉《赛德克・巴莱》和《海角七号》两部营造全民集体观影行为的电影,再来最卖座的就是贺岁档喜剧片《大尾鲈鳗》。周星驰的电影两岸三地通吃,更跨越地域的界限。”他正在拍摄新片《大宅们》以”宅男爱女神”为故事主轴,找来萧敬腾率不同类型的宅男们追女,搭档谢娜、“大鹏”董成鹏、《致青春》江疏影及台湾网络名人蔡阿嘎等两岸卡司,预计明年暑假上档,期望通吃两岸市场。

  1980至1990年间,朱延平执导的喜剧片在台湾电影商业市场上取得极大成功,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梁柱之一。但不论电影教科书或影评,几乎总视当时的”台湾新电影”为影史重要记事,“朱氏喜剧”引领的市场导向作品却甚少着墨。忆当年,他讲得轻松:“没有释不释怀,我根本不care!但有时候会为我的师父或金鳌勋导演他们这群人抱屈,完全忽略这些导演的共同回忆。”商业片出身的他觉得台湾电影偏了。”现在讲到那个年代的台湾电影,不管任何场合、书籍或金马奖回顾,就是新浪潮。新浪潮对台湾电影很重要,但是那个时代台湾年轻电影观众共同的回忆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讲到《好小子》、《七匹狼》,谁没看过《报告班长》?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共同经历过的事情。新浪潮很重要,但不是台湾电影的全部,应该对各种类型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在那个台湾电影“万般皆下品,唯有艺术高”的年代,对比在国际影展发光发热,商业片的本土市场走入闇黑幽谷。“我曾经拍过《异域》,想拿奖的,我也拍过《花祭》,你们都不知道,因为死得很难看。得奖片,我必须承认我不会,但不一定要会啊,我会拍商业片就好了。我再回来拍商业片就是因为没有人拍,艺术片、得奖片,很多人在拍。”他曾将得奖梦寄托于《异域》,时隔多年,在金马《10+10》中的《无国籍公民》延续《异域》精神,片子短却回响大。孤军及后人来到台湾后处境堪怜,拿不到身份证,打工只能拿三分之一薪水,最后被迫男贩毒、女卖淫,发生在社会角落的真实事件令闻者鼻酸。“我一直想拍《异域》续集,但市场上已不可能。成本大台湾回不了本,也没有大陆市场。”

导演朱延平的喜剧作品导演朱延平的喜剧作品

  对于喜剧的表现形式及呈现场域,朱延平自有一套看法,“笑点不会变,手法会变。喜剧不能一个人在小放映间看试片,要很多人一起看、一起笑,不然效果会有落差。在试片间和大银幕放出来的感受不同、有没有音效差别也很大,喜剧是落差很大、很容易被低估的一种影片类型。”

  “我认为做一个导演,一直拍一种东西会闷死掉,不可能每部都是喜剧。喜剧在我的作品里只占四分之一、五分之一而已。说我是喜剧导演,但我很多作品都不是喜剧,所以拍《异域》时我特别爽,拍《刺陵》用了很多科技,尝试许多过去不曾用过的镜位、使用计算机动画,这都是很新很愉快的过程。导演若永远只拍一种类型,是会干枯的。”

    【第一章】 周星驰,就是一个拍电影的孩子

    【第三章】 被误解的宁浩

    【第四章】 我所认识的冯小刚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编: Edward)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