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宁浩
牛萌(《Vista看天下》文娱记者)
宁浩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是《霹雳贝贝》,假如他有搓手放电的本事,一定先电同桌,再电班主任。联想到这个场景,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咧出一丝坏笑——这样的宁浩,乖僻不羁,而且幽默,大概很符合外界对他的想象。
另一幅“符合外界想象”的画面,是去年宣传《黄金大劫案》,宁浩天天穿一身黑西装、挂着拇指粗的大金链子晃荡,假如去KTV应酬,身后通常跟着小兄弟,仰脸一推门,依旧咧着一丝坏笑,目光扫射四周一圈算作打招呼,径直去点几首黑豹,左手插在裤兜里,右手把着麦克风一阵狂吼。远远看去,像搞笑片里的黑社会小头目,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感。
然而,种种与幽默、逗乐相关的想象,事实上都流于片面。宁浩最钟爱的另一部电影,是岩井俊二的《情书》,这部纯美伤感的爱情片,他看过十多遍,最夸张的是,每次看必嚎啕大哭,为了“藤井树”们无法自控的宿命。
还有更多与“幽默”无关,甚至矛盾和对立的东西:他是个离经叛道的浪漫主义者,上中学时曾想揣着压岁钱去买手枪,他也是个天生的现实主义者,号称小学就读完了《鲁迅全集》;熟人都说他私底下很无趣,只喜欢“躲在角落里幸灾乐祸”;“石头”和“赛车”虽是疯狂喜剧,却通过那些“反英雄”式的主人公,折射周围世界的荒谬和滑稽,它们的精神内核远比表面要沉重。
与宁浩谈话,氛围常常很严肃,他多半时间眉头紧锁,若有所思,频繁提到的字眼是“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复兴”“妙计文化”或“智慧”“真相”“宇宙”“能量”。即便偶尔一笑,也像是嘲讽,或者干脆是苦笑。
没错,《疯狂的石头》成就了宁浩,但也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烦恼—— “荒诞喜剧”“黑色幽默”这两个框架,估计他多年内都难以挣脱。事实上,随着时间推移,这两个标签非但不能概括宁浩的作品,也不能代表他的全部电影观。
比如《疯狂的赛车》,那仅仅是一部在他没有表达欲的空白期,纯粹从技术层面复制的类型片,目标直奔票房。一拍完,宁浩就心知这是一部垃圾,所谓的“荒诞”和“黑色幽默”都不过是对“石头”叙事结构和风格的拷贝,更像是拿来主义的伎俩和障眼法。
再比如《黄金大劫案》,35岁的宁浩站在人近中年的转折点上,回头一望,本能地开始思考“什么是成长”。他不想再玩荒诞喜剧和黑色幽默,于是拍了这部诉说欲望、牺牲、信仰的电影,想让观众哭一回。《黄金大劫案》最终的票房和口碑都很惨淡,除了故事本身的大问题,或许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对普通观众来说,试图催泪的宁浩,还是宁浩么?
这种成见与误解延续到了《无人区》。在这部公路西部片里,宁浩用两个猴子偷桃的故事,来探讨人的善与恶、动物性与社会性,也因为这样“危险”的命题和表达,《无人区》经历了长达4年的审查与修改。
但对多数普通观众来说,什么4年不过审、人性、善恶,都无关痛痒,买票最要紧的是原因是:宁浩+徐峥+黄渤,这得是一部多么逗乐的疯狂喜剧?
结果,这部电影并没有意想之中那么“好笑”,它仅仅提供了黄渤装死、加油要“捆绑销售”1200元演出费等寥寥几处笑料,期待着再“疯狂”一把的观众不免感到失落,这也解释了《无人区》虽然收了2.2亿的票房,却没有戳中网民兴奋点的部分原因。
宁浩可能也同样失落,他一次次试图打破自我,探讨更深一点的东西,但观众对他的期待或许只是——宁浩,再来个好玩的故事吧!
最大的误读还不止是这样。有一种观点认为,宁浩本身没什么想法,他不过是有些小聪明、善于模仿,翻来覆去拿这点儿“黑色幽默”说事。
对此,宁浩曾对笔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他从《疯狂的石头》开始玩“荒诞”,这傻瓜那傻瓜的骂了半天,回过神来,他觉得不对头——解构容易,但拆掉一切,你建设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了荒诞而荒诞,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况且看看微博吧,全是解构和荒诞,不知何时起,它们成了主流,不再是个先进的东西,或许过不了多久,就成了烂大街的过时玩意儿。
换句话说,再不扔掉这“三板斧”,岂止没劲,甚至是危险的。
那么怎么应对如今的局面?宁浩想的是,在这个时候,反而是最简单的爱情观和最基本的人文关怀,给人一点温暖,才是正确的,毕竟,那是人的心灵需要的方向。
所以,宁浩回归喜剧的下一部电影《玩命邂逅》,又是一个转折点,他会转身跳回旧框架,还是会毅然决然跳脱它?更进一步来说,在冯小刚的市民喜剧、徐峥的“囧式喜剧”和他自己的“疯狂”喜剧终将疲软之后,他有没有能力找到喜剧的新玩法,顺便也为自己正名?这将是值得期待和玩味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