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宋柯詹华聊回声33年 回顾乐坛成绩

2012年12月28日19:25  新浪娱乐 微博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娱乐讯 12月28日下午,宋柯、詹华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畅谈回声33年系列活动。“回声33年”是回顾内地流行乐坛33年的活动,除了从整理成册的万张专辑中选出百首金曲外,还将举行演出、论坛等相关活动。此外,宋柯、詹华还分享了自己对乐坛现况及演出市场的看法。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赵宁:欢迎各位新浪网友,这里是新浪直播间,我是主持人赵宁。今天来到直播间做客的两位嘉宾是,中国音像印象协会长工为常务副理事长、恒大音乐集团总经理,回声33年艺委会委员宋柯老师。同时欢迎太合麦田[微博]CEO,回声33年组委会秘书长詹华。

  今天我们做客直播间倡导回声33年系列活动,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们发起这个回顾整个内地流行乐坛的33年?

  “回声33年”回顾内地流行乐坛 梳理过去展望未来

  詹华:这个事是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开始的初衷很简单,当时的流行音乐走过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内地的流行音乐,到了这两年传统载体的唱片基本上快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两年流行音乐的环境不是很好。不管怎么样,走过这30多年,我们毕竟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做了很多的成绩,有这么多的艺人、那么多的唱片,那么多的歌。在这个传统载体马上消亡,新的数字时代越来越显现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总结性的东西,通过总结我觉得可以展望一下未来。我们到底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之前做的这些东西,现在总结之后,未来我们还会往哪儿去,希望是给全行业大家一起共同来探讨的话题。说起来很大,从开始,我和几个对这个事情开始有热情的朋友,大家就想梳理一下这30周年的内地流行音乐,看看我们到底出过什么样的好东西。

  之前,大家也知道有这样那样的颁奖,每年都有,这33年我们到底沉淀了什么东西,我们希望通过全行业共同的评判,推举出这些年内地流行音乐100张最佳专辑,100首金曲,浓缩和梳理一下歌坛。我和老宋聊过,他也觉得特别好,我们也从业很多年了,希望大家团结一起一起完成,我们把这个事推进,成立了组委会,现在开始了回声33年百张专辑和百首歌曲已经投票了,我们有上千人的评审团,都是业内和行业有关的人都参与来评,之后还会有盛典,主题的演唱会,音乐产业的高峰论坛诸如此类的各种围绕这个主题的活动。整个的脉络就是这样,初衷是很简单的初衷,我们想梳理过去、展望未来,通过这么一个方式,让大家看看这些年我们还真是干了一点事。

  主持人赵宁:这是一个回顾,也是未来的展望。

  刚才看宋柯一直在翻我手里也拿到的这本,100张最佳专辑和100首金曲的目录,是不是唤起了你曾经很多的回忆?

  宋柯:是。

  主持人赵宁:是不是想到了很多?

  宋柯:说明这个活动是多么有意义。我们这些老从业人员拿着这个,不光是看跟我有关系,看到一首歌想起过去一个老同行来,或者是合作方或者是老录音室、乐手,想起好多事来。

  我听到这个创意的时候觉得特别好,流行音乐有这些年的发展基础,也到了承前启后的时机。这个大概是承前的部分,启后就需要行业的同仁们以后努力。至少说大家停下脚步歇一歇,回头总结一下。我个人有一个感觉,大家有一点点自信的感觉。这么多年还是干了一点事,咱们这个行业。出了这么多好专辑、好歌。有利于整顿军心振奋士气。

  整合目录资料超过万张专辑 为流行音乐留史料

  主持人赵宁:从79年第一张流行音乐的磁带面市到2011年年底是这33年的时间点,首先这个册子是一个梳理,詹总梳理了大概有多少张专辑在这33年中涌现?

  詹华:这个册子是通过更大的基础选出来的。去年年初的时候,我想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要让业内评选出100张最佳专辑,我们必须有一个基础给大家。要给大家看一个比较完整、翔实的资料。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是不是把整个内地33年来所有的流行音乐的出品统计一下。这个工作没想到进行过程中困难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前没有做任何的完整的关于流行音乐出品的记录,都很分散,有些在某一个出版社有目录,图书馆有不全的目录,在新浪上可能有很多的按人规划的区域,还有其他的网站,各种论坛里面关于一些歌迷自己的一些记录。所有这些的东西我们是一点一点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2000年到2011年一点点梳理。开始的时候我跟唱工委办公室主任一起,我做这个事的时候,跟他讲,很很有兴趣,就一起弄。我们两个开了一个头,因为我工作忙,就变成他一个人,当然他会找一些年轻人帮助,但是主要是他一个人一点点从互联网、图书馆、出版社各种渠道一点点梳理、印证。非常混乱,有时候一张专辑,这个网站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的,换一个网站同一张专辑很多信息就不匹配了。为了找出相对准确的可能要找3、4家印证。80年代的信息非常难找,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

  主持人赵宁:当时的传媒和网络还没有健全起来。

  詹华:对。后面好多了,2000年以后相对好一些。之前尤其80年代真是大海捞针一样,越做越多。做到后来,他都有强迫症了,哪有必须加进来,现在整个目录已经过万张了。整理这个目录花了他特别多的心血,他一看到这个目录都晕,得了强迫症,就是看到一张专辑就说我的目录里有没有,没有就加进来。这给内地流行音乐留下了史料性的东西,这个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唱工委、流行音乐协会很多前辈都觉得,真是给内地的流行音乐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会是以这个目录为基础,未来我们树立起内地的流行音乐来,可能会更方便、更容易一些。

  主持人赵宁:从一个小小的想法去萌生了这样的一个创意,到梳理这个目录,真是挺伟大的一个事。因为没有人。我自己的感受原来没有人做过这个统计,我甚至不知道,宋柯,经你手发行的专辑大概有多少,你有数过吗?

  詹华:我们自己都很少去梳理我们的。

  宋柯:几十张。

  主持人赵宁:33年的时间跨度,诞生了上万张的专辑,这33年当中也会有一些节点,一些最蓬勃的、兴旺的或者在某一个区域,某一些公司集中的,宋柯你一直在翻,说有很多回忆,你回头望你会想到哪几年?在你的音乐当中,给你留下深刻记忆的?

  宋柯:不翻倒不觉得,一翻每年都有记忆,歌都是按年代分的。包括我们作为听众的,我还翻出有我的歌,88年的时候,不是我唱的,是我写的。我觉得每年过的时候觉得很平淡,现在回头一看,每一年都还是出了好多东西的。所以总结是多重要,不总结的话,你一问我这个问题,哪年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区别,都挺好的。作为听众也好,79年,我都是中学生呢,到九几年,我进这行之前,到96年我进这行,开始有这个东西在上面,还是挺充实的。

  主持人赵宁:你当年听的第一张专辑是什么?

  宋柯:那我想不起来了。

  詹华:流行音乐?

  宋柯:流行音乐第一张专辑…

  詹华:内地的?

  宋柯:我得找找。

  主持人赵宁:詹总不做这个事,33年可能就是一个数字,我们不会清楚这3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詹华:最近刚开始投票,这个目录在网上有一个专区,评审可以投票,有的人碰到我就说,一投这个票勾起我很多的经历,从小时候听过的,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歌,人和事都勾起来了。做这个事从比较正式的角度,给这个行业做一个梳理,做一个总结,从另外一个角度,大家也在这里面有一个情感沟通,很多人可能想不起来当时的很多事情,很多人,一看这个突然想,那些年我还干过这个,和谁合作过这个呢,很多的记忆都出来了。

  我总结弄这个目录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听的流行音乐的专辑、歌人一下子想起来了。

  主持人赵宁:当初最早听的是?

  詹华:最早开始听流行音乐最早的应该是新兴新秀演唱会。

  宋柯:197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叫听众最喜欢的15首歌,连排名我都记得住,第一首是祝酒歌。这张专辑我听过,这是80年出的专辑,但是歌是79年红的。这15首歌我全部都会唱。

  詹华:我们俩年龄差得不多,我也是最开始从那时候开始听,李谷一。

  宋柯:《红杉树》我还记得呢。

  詹华:从听觉的经验上已经跨越33年了,但是我们参与这个行业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的。

  主持人赵宁:当年听过的会对你投入这个行业是注入推动力的。

  詹华:对。

  百首金曲评选标准:够红就说明流行 业内人士当评委

  主持人赵宁:33年的跨度梳理了上万首的专辑,接下来是总结的东西,是庞大的任务,接下来有百首金曲,评选的标准会是什么样的?

  詹华:这每一个前面都写了一些,专辑我们从1万多张里面从影响力、原创性、艺术性,诸如此类的标准基本上通过艺委会比较有经验的人一块来做的600多张的候选专辑做基础,金曲真的是特别红、特别热的歌。金曲和专辑有差别,流行歌曲的金曲,现在看来算不算流行音乐会是有争议的歌,一些民歌,《在那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们金曲的概念是真的够红,不管什么风格,只要够红,就说明是流行的。那个范围是金曲的范围更宽泛,专辑是流行音乐的专辑。

  接下来,现在已经评审了,怎么评,我们和宋柯、高晓松[微博],还有其他人都探讨过,他们提出还是希望由业内人士来评,以前的评选有一些公众投票,有一些听众最喜爱的,这次我们希望是整个这个行业自己给自己做评判,这些年,我们这些人认为我们做出了什么好东西。我们为了这个事能够更公正、公平,而且范围更广一些,我们打算建一个几百人甚至1千人的评审团,所有在这个行业里参与过的做出一些贡献的人士,你是唱片公司的老板,资深工作人员、歌手、乐手、词曲作者、录音师、导演、跟这些有关系的媒体、记者、乐评人,所有跟音乐相关的人,我们想组织一个庞大的评审团,大家共同投。无论年龄的宽度,还是行业的角度,能够评出这100张专辑,基本上代表我们这个行业认定的好的一个标准。现在已经开始召集评审了,前几天刚公布了第一波的评审阵容,有140多左右。组委会要联系上千人有时候有难度,我们先联系我们能够想到的,接下来我们再发起邀请,如果你认为符合这个标准可以申请加入。我们希望这个评审团,流行音乐的历史上,或者是内地评选音乐的历史上第一次用那么大的专业评审团。所以我希望最后出来这100张跟这100首是一个能够代表33年流行音乐的成就跟成绩的结果。

  主持人赵宁:评选已经开始了吗?

  詹华:已经开始了。因为我们评选期应该会到2月底,从上周已经开始了,到2月底,这个中间,我们设计了投票的后台,每个评审有自己的专属的密码,他们可以点选投票,结果在后台自动生成,最后以票多票少来排金曲。

  除了我们给的名单以外,底下增设了一个评选这里没有的,我认为这歌应该入选,但是没有,你可以增补,想的比较细,做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让大家投。这两天很多评审投票的时候会特别的感慨,投到金曲眼都花了,一下子选了140多首,又再减。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感受,从90年代到2005年之前,那些歌那些人、那些专辑都非常有份量,现在感觉好歌越来越少。

  主持人赵宁:宋柯投了吗?

  宋柯:我还没有,我刚刚看到候选,我准备认真投一下。

  主持人赵宁:每个人心目当中可能都会有一个对他影响最深,认为最棒,记忆最深刻的专辑,借这个机会问问两位?

  詹华:要说一张难度有点大,大概有几张专辑,我觉得是特别影响我的。就是崔健的前三张专辑,我个人是特别喜欢。大家都知道,他是开启了中国摇滚乐的听众,甚至影响后面很多做音乐的参与到摇滚乐里面的这一张,后两张在音乐语言和风格上特别有创造力,每次听到都觉得特别震惊,他已经走到很多人的前面,他融合民族音乐、西洋音乐,做自己的做的非常突出了。

  另外比较有感情的专辑,就是我自己参与过的,许巍的第一张,郑钧的《赤裸裸》,这会有比较特殊的感情。其他的像朴树的,唐朝的专辑等等,现在投票领先的基本上是这些专辑、歌曲。

  主持人赵宁:宋柯还没有投票,刚才简单翻了一下?

  宋柯:老詹说的几张都是在的。我刚才翻到一张觉得特别重要,比老崔第一张还早,86年,老崔、王狄,八几年的好歌手,崔健的第一张也是挺棒,很重要的一张,无论是从事件还是演唱会,我是第一次在那儿看到的老崔,工人体育馆,我去现场了,那会我上大三,特别震撼,当时我们听着的时候都傻了,特别震撼。那张专辑出的时候也卖的特别好,主要是因为老崔的《一无所有》,其他的歌手也非常好。

  非常有意思的是,国内让我评,摇滚乐要占大部分,尤其是早期的中国摇滚乐还是很精彩的。大概老崔,窦唯、魔岩三杰,晓松这个是没有争议的民谣以外,其他的摇滚居多,许巍、郑钧、汪峰[微博],我们原创的土壤在于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反而完全是像港台类情歌类的专辑倒不觉得在人心里留下多少烙印。

  詹华:可能当时卖的很多,过了十几年20多年能够记下的,可能是我们的摇滚乐还是留下了很大宝贵的财富。

  宋柯:两岸三地华语音乐的差异是很大的,如果听情歌就听台湾、香港的。到今天不管是民族风的,还是比较摇滚的,可能一定跟港台音乐,另外的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偏在那边或者是守在这边都是有不同的。大陆的音乐有自己的气质,为什么我觉得看这个放不下来。多看几遍就明白,原来我们的歌能流行,还是在于大陆的文化特质。挺有意思的,这种总结特别需要做。

  主持人赵宁:我不算是专业人士,我也借这个机会说说自己的看法,79年对中国人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可以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宋柯:改革开放了。

  主持人赵宁:有土壤了,通过看候选的专辑,音乐首当其冲就发出声音了,80年代迅速蓬勃就展现出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你们刚才说的你们心目当中的百家专辑,我相信将会有很大的比例都集中在80、90年代。随着现在这么开放的市场,这么一个成熟的工业以及遍地开花的选秀节目,会有更多的歌手发生,类似没有那个时间点,那十几年留下的音乐有生命力、影响力。

  音乐反映时代变迁 互联网带来流行变化

  詹华:我个人觉得全球都是这样,真正你看欧美也是,6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音乐,以现在的角度看更经典,值得回味。

  主持人赵宁:国外跟国内还不一样。

  詹华:我觉得其实跟互联网有关系。自从2000年以后,真正开始了互联网时代以后,真正的音乐的创作,市场、音乐的感觉都是在变化的。说深了跟大的社会环境有关系,人的心态,社会上的大家关注的事情,大家情感的表达方式诸如此类的东西都是在慢慢变化,你看80年代、9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大家的心气,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音乐也其实是非常准确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变迁,先不说谁好谁坏,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新的可能觉得老的听不懂,新的听着挺好,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一说起来就是80、90年代的,好坏要留到后面去考量,也许近几年的专辑,会在5、8年会被别人频频提起,就像我们提起之前的专辑一样。

  历史是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或者因为经济等等各种东西的变化,带来了流行音乐本身的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

  主持人赵宁:詹总提到的跟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现象。就像现在提到的所有的文化,或者是书籍,或者是音像都在像快餐文化过渡。每一天你打开一个搜索引擎,每天都会有很多新歌,听不过来。

  詹华:老宋也有同感,那时候拿到一张专辑,如获至宝,我们反复听,找到养分的感觉,现在根本不可能了,听音乐的心境不一样了,哪个好听就随便听听,接着完我的游戏,那时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东西。老宋举过一个例子,你在美国收入多少钱去买唱片,特别能说明这个差别。

  主持人赵宁:在我小时候,要攒钱或者是找家里人要9块8,还要精心挑选,因为只有9块8。

  詹华:你买了专辑之后,加上这个事市场没有互联网,你也听不到那么多的音乐,你选回来之后会特别的珍惜,在唱片店里面千挑万选。那种有点像朝圣,等着他来提供给我的新的精神食粮。现在的音乐感觉特别轻,随便就冒出来一个,新一代的听众可能也理解不了我们当时听歌的心境。

  主持人赵宁:现在我不知道宋柯老师,您听的音乐现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你会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宋柯:老的新的都听,我不怎么挑。刚才说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我补充一下。一个还是要用历史的眼光看一下。我们小时候听我们喜欢的音乐的时候,也被大人说,这叫什么歌啊。那些歌多好,唱得又好,大人说好。我倒不担心,这十年,未来十年这个歌是不是经典,这个不是由我们判定了,我们只能判定我们那时候的。现在的由我们的下一代判定了。

  唱片,我们那会在物质文化极度匮乏,那时候看本好书都看不起,那时候都租,都得在很多同学传阅,一张好的专辑也是这样,这个月9块8没了,来一张好专辑,还真的到处找着听,匮乏也带来了对精神食粮的渴望和情感上的。

  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呢?我大学生活费50块钱,这里面买书买卡带的钱占一大半,一个月50多块钱,要花30多块钱买卡带和书。现在小孩的生活费500块钱1千块钱,1千吧,让他在网上花5块钱一个月都不愿意,如果你免费获得这么多资源,你好像沾光了,没怎么花钱。可是你想,你在麦当劳请女朋友吃一个汉堡,两个人40块钱,可能获得一时的温饱而已,当然对人生来讲,应该不如我们从牙缝里面扣出5块10块买张唱片,没有我们那会的价值,对人生的价值影响大。所以不付费就是有这个坏处,要说互联网带来什么坏处,在全世界都是一样,大家获得的太容易的时候,自媒体的发生,大家的从众心理越来越强,东边的宿舍可能听崔健,西边的可能听罗大佑,两边也不打架,大家会觉得两个是互相尊重的。

  现在大家都是为了热闹,你听过那个歌吗?看过那个电影吗?你没看过听过就好像落伍了,内容的来源也随着快餐化我觉得是贬值了。创作者,这种东西是互动的,消费者不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卖不出钱的时候,创作就不会做这样的东西,制作者就不会做这样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看这个名单的时候所获得的感触。这个我没有指责下一代人的意义,我相信他们在这么大信息量的情况下,带来这么多的歌曲,叫垃圾歌曲也好,叫快餐歌曲也好,他们也能从其中汲取养分,他们有这种能力。人是进化的,不应该慢慢退化的,越活越不行,他们一定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应该汲取的精神养分补足了,我相信是这样,我们当然还不太理解。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