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革新中国电影将如何发展?

2014年08月07日18:22   娱乐专栏  作者:李星文   我有话说

  暑期档的本质是数钱档。今天就不谈情怀和价值观了,只谈产业发展。

  过去十年来,中国年度电影票房以年增长率超过35%的速度逐年递增,去年已经跨过了200亿元的大关,脚快的话今年就将跨过300亿元的分界线。中国的年度电影产量全球第三,年度总票房和总银幕数全球第二,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电影市场。

  然而,在一路向天不回头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也存在一些红果果的隐忧:比如说票房产出高的影片口碑差;单片票房产出远远落后于好莱坞大片;票房大片在国内称王称霸,一出国门毫无影响力…。尤其需要重点说一下的是,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活得很卑微。在全球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占据92%以上,欧洲电影占了约6%,中国同印度、日本等国家争夺这剩下的2%。一项调查显示,无论是接受调查的一些外国人,还是参阅的外国电影论坛上,中国电影始终是个“小众概念”。多数人表示,没有看过中国电影或者只看过一两部,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影还是10年甚至20年前的作品,《霸王别姬》、《活着》、《卧虎藏龙》、《英雄》仍是他们心中“华语电影”的代表。

  中国电影的品质中空和影响不彰,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在长长的因果链条上,有一个因素既是因,也是果,承上启下:中国电影的人才接续出了问题,尤其是导演的更新换代跟不上轰轰烈烈的产业发展。曾经在国际上披金挂银的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整体上已经度过了艺术生涯的黄金期,曾经以边缘写实撩动过亿万观众心弦的第六代导演在市场大潮前茫然失措,而演员当导演、作家当导演成为了风尚,并且创下了不菲的票房,但他们的作品以品质而论,上不足与前辈导演的经典作品相提并论,下不能成为后辈导演的教科书代代流传。可以说,中国电影一片繁荣的表象下,导演荒的暗流已经涌动多时,日渐成为一个显性的问题。

  我们身处电影的创富时代。上至电影官员,下至发烧友,都言必称票房。以一时的票房数据看,明星和作家加入导演队伍,能成倍地放大影片的吸金力。以产业的发展后劲看,粉丝经济取代观影文化,明星效应盖住导演艺术,营销得力胜过片场耕耘,肯定不利于出精品佳作。韩寒、郭敬明之外,我们已听到更多的畅销书作家蠢蠢欲动。徐峥、邓超之外,我们已看见更多的演员和主持人在磨刀霍霍。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事实正在成型:导演,你的名字叫业余!

  有人说了,职业导演有本事来竞争啊,连业余导演都干不过,还有脸说什么。话不是这么说的。当资源配置向明星倾斜时,职业导演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当观众只重噱头和笑料时,镜头艺术在WORD、PPT面前毫无优势。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导演队伍。照现在的道路发展下去,电影和不健康的二人转、极尽奢靡的时装秀、挖空心思的冷笑话合流,是很有可能的。而原本被称为电影的那个东东,将沦为小众艺术。世界电影肯定不会向这个方向走,但中国电影,一切皆有可能。

  电视剧是剧本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导演这个创作的总负责人出现了移形换影,而非正常的新陈代谢,意味着中国电影正在发生基因突变。转基因的大米吃了以后究竟有没有害,可能需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出来。转基因电影是否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一眼就可以断定:这是在慢性中毒。主干遒劲的时候,枝叶的繁茂才是风景。主干畸形或者干脆没有主干,最终只能长成一地荒草。电影是一门技术,突破技术门槛需要寒窗苦读和片场实践。电影是一门艺术,培成艺术感觉和电影灵感,需要天分、学习和持续的揣摩。速成的东西只能速朽,小聪明构不成核心驱动力。

  任何一个成熟的产业,都是由行业中坚、投机商人和苦力构成的。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黄金比例,既能保证电影的硬实力,也能保证产业的活机制。中国电影现在的问题是,大忽悠、野心家和投机商人太多,行业中坚和苦力供应不足。“聪明人”太多、“傻子”不够用的国度,是干不过“聪明人”和“傻子”合理配置的国家的,这是中国电影的器质性内伤,是我们无法坚挺于世界的终极根由。

  一篇评论在经过“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论述后,通常要以“怎么办”来结尾。但面对中国电影的锦绣年华,你要问我怎么办,我只能说凉拌。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交给公正的时光去裁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票房 电影 邓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