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成为文艺热心表现的对象,多半因为它不正常。最近获得这个资格的,是“爸爸”,从电视剧到电视节目,“爸爸”一次再次成为主角,扎堆出现的亲子节目,多半用“爸爸”做题眼,例如《爸爸去哪儿》。
爸爸怎么了?爸爸不见了。从前的中国家庭,老一代的爸爸当道,通常是人在场,却不在孩子教育的现场,更不在情感现场,孩子多半是以放养的方式长大。现在的中国家庭,新一代爸爸上场了,索性连人也不在场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爸爸们都在忙,早出晚归,两头和孩子不照面,正常的工作之外,还有加班和应酬,尤其是应酬,已经成了和孩子抢爸爸的最强大力量。其实,以最功利最世俗的眼光去审看,许多男人们进行的,是无效应酬,喝的是无效的酒,对事业对生意毫无帮助,他们只是应酬成瘾,忍受不了自己晚上竟然空着。
以“爸爸”为题眼的电视节目,于是蜂拥出现了,观众们是想看看,别人家的爸爸在不在家,那些爸爸界的代表,和孩子的亲密程度怎样,跟孩子怎样互动,互动的能力如何。看的是林志颖、王岳伦、田亮、郭涛、张亮,其实是心虚地打量自己。
所以格外苛刻,每个爸爸的表现,都被放大,让人不忍直视。他们用什么语气和孩子说话,他们如何教育孩子承担责任,每个细节,每句话的语气,每个微表情,都被反复咀嚼。心理学家登场,儿童教育专家登场,男女观众登场,爸爸们的过去被挖掘细筛,坏爸爸是怎么来的,完美爸爸又是怎么造成的。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捐门槛,爸爸们通过这种苛刻,完成了对自己的审视,爸爸之外的人们,则通过这种苛刻,完成了对完美父亲的想象。
是啊,我们心目中,一直有个“父亲想象共同体”,集合了所有父亲的优点,他们是格里高利·派克、亨利·方达、高仓健,是鲁迅、白方礼,高大坚毅,心灵资源和世俗资源都非常强大。但现实中的每一个父亲,却并不是什么完美集合,他们只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子,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人的脾气。所以,钱德勒说得好:“谁也没有指望任何一个成了父亲(也包括即将成为父亲或者不打算做父亲的男人)都是完美的”,“亲子节目不应当成为教材,欣赏他们的可爱就够了”。
我们所拥有的,也是节目里那些孩子拥有的,不过是一个个不完美的爸爸,我们自己,也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不完美的爸爸。电视节目,通过对爸爸们瑕疵的放大,唤出我们对完美的认同,以及对自己不完美的不认同。
而此时此地,爸爸们最大的不完美之处,是他们不在家,他们和孩子相处的细节,还得押后再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