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账风波的产业影响:风波之后(图)

2013年01月18日16:32  综艺报
分账风波大事记 分账风波大事记

  2012年年底的“电影分账风波”,在各媒体版面上似乎是一场夏日暴雨,来去匆匆。

  但事件对产业的影响,才真正开始。

  风波余响

  不管如何评价现在的结果,业内人士普遍认可一点:这次博弈的过程本身是有益于产业的长远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在博弈中逐渐成熟,市场化的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实质的市场结果也有:

  第一,分账模式分化为三种:维持原有比例,如《人再囧途之泰囧》《一代宗师》;按上映时间采取梯级分账模式,如《王的盛宴》;按最终票房采取梯级比例,如《一九四二》。分账模式的革新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固定分账模式。未来,梯级分账模式或将逐渐替代固定比例分账模式。

  第二,用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产业问题,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就认为,这次争议“把死水搅活了”,“让大家知道,需要有一个博弈和协商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第三,一片一议。知名影评人周黎明认为,《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的分账方式各有合理性,前者适用于大制作商业片,后者适合中小成本影片。“这种分账方式是不是最科学的,还有待观察,但它已经开始逐步面向市场。”

  另一个重要收获,则是让产业上中下游的利益格局进一步清晰化。一番激烈较量下来,也帮助每个环节进一步明晰了应该怎样彼此配合。它促使产业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型。“无论制片还是放映,都有精耕细作的空间。但在做大的同时,必须调整分账比例。否则由此产生的问题迟早要凸现。”饶曙光说。

  周黎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这次分账比例之争:“在中国,影院的扩张和超市的普及是同步的,两者可以类比。销售平台分成越高的产品,往往越高档;销售平台分成越少的,越是大路货。十二年前,生产商和经销商完全没办法和超市讨价还价,而现在情况已改变。就电影而言,当电影还是稀有产品时,影院的分账比肯定高,当电影变成大众产品时,影院的比例必然降低。影院越建越多,终端谈判的筹码就会越来越少。”

  虽然影院的话语权在逐步削弱,但在现阶段仍占据谈判优势。这个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制片业本身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则跟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国产影片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都有目共睹,然而,总体质量欠佳也是事实。为了加强产业上下游的沟通交流,近期业内开展了一系列影片推介会。根据记者的现场观察,片方在院线面前总体处于弱势。一位媒体同行谈及他参加的一次推介会:“院线批评起影片来毫不留情,片方只能点头哈腰,说话也相当客气。”

  2012年2月18日,中国同意将美国进口影片的配额从20部提高到34部,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218中美电影新政”给中国电影制片业带来了空前压力,同时又给影院带来了直接利好,这恐怕才是片方此次“落败”的根本原因。

  从长远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将继续,根据“中美双方就解决世界贸易组织(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中国电影迟早会要面对和美国影片全面竞争的那一天,也就是当进口片档期完全不由中国人决定的那一天,国产电影真正的危机才会降临。试想用《一九四二》迎战《霍比特人》,用《血滴子》PK《007:天幕危机》,将会是什么景象?到那个时候,不仅制片业会受到严峻挑战,影院也是一样。

  因此,相形之下,分账之争仍属“人民内部矛盾”,表面激烈,但终归将在博弈中逐渐得到解决。片方和院线是暂时的对手,长远的盟友,最终要携手共同抵挡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蚕食。

  2%的合理性

  虽然五大发行公司最后被冲了个落花流水,但几乎所有受访业内人士,包括院线代表,都承认:片方提高分账比例的诉求本身是合理的,从43%提高到45%并不过分。

  在美国,片方与影院的分成比例并非一刀切,而是因影片而异,因时间而异。最通常的一种情况是:前三周90%:10%,票房快速滑落时,变成60%:40%,到了第七、八周,比例变为65%:35%。但无论怎么变,片方的占比始终高于影院。而影院的收入也并非全依赖票房,还有其他很多衍生产品和服务收入。另外,主流发行商有时会要求保底分成,即每周所获票房收入不能低于总票房一定比例。通常首周是70%,其后每两周降10%,这种方式通常针对中小影片。在欧洲,制片方的票房分账比例平均为46%—47%。在韩国,片方与影院的分账是50%:50%。

  而在国内,此前制片方只能拿43%的票房分成,除去发行费用,最终拿到手的钱连四成都不到。

  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业产业链还有待进一步完整、成熟,现在电影分账比例不太合理,制片业处于弱势。“理论上讲,一个合理的现代电影产业结构,制片业的分账比例应该占到50%。中国的情况特殊,差不多有十多年,影院一直在萎缩,十年前只有1500多块银幕。由于之前终端发展太弱,需要先把放映这头发展起来。当然,一旦一个利益结构形成,要打破它,肯定需要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但从电影业的长远发展来讲,必须支持制片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强大,根本上说,是制片业的强大。假如中国的影院放的全是好莱坞电影,那会是什么景象?”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秘书长王凤麟表示,中国的电影产业尚处于市场培育期,很多机制都刚刚开始探索。“未来中国电影市场成熟之后,发行方票房分账比例肯定会提高,甚至会达到国际上70%、80%的水平。”

  不少业内人士在受访中认为,“2%”只是制片业逐步提高分账比例的一个开始,后面必然会渐次提高,直到达到真正合乎市场规律的水平。因此,博弈远未终止。“明年暑期档或贺岁档,总之是国产电影强片聚集的时候,制片业可能会再次要求提高分账比。”一位发行公司总经理预测道。

  胜负的现实原因

  

  五大发行公司输在哪儿?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高层对记者表示:这次制片和发行方要求提高发行方分账比例,是由中影发行公司牵的头,但中影可能感觉砝码还是不够,又找来众大合联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各片商自发组织成立的票务监察公司)的其他四家成员一起运作。

  有中影牵头,加上其他四家都是实力强劲的民营制片发行企业,轻敌在所难免:去年张伟平凭一己之力摆平了众院线,今年“ 五合一”岂有不胜之理?一位非五大公司的制片公司老总表示,他对谈判结果很意外。因为按照以往经验,片方肯定赢。但这次片方却四分五裂,完全不团结。

  UME华星影城总经理刘晖对此的解释很具代表性:“第一是片方对自己的影片不自信,只是希望多提两个点,尽早回收成本;第二是不团结,大家都看着华谊,它成功就跟着沾光,它失败那就算了。”

  周黎明表示,“五大发行公司本来就是竞争对手,他们的共同利益非常脆弱,一家倒戈,其他就都散了。院线是相对同质化的机构,他们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但他对今年结果的判断与其他人略有不同:“这次博弈,我不认为是院线胜利了。我从赵军他们的讲话中感到,他们也觉得自己在逐渐失去地盘,他们要的其实是尊严。如果是制片方当初能以商议的态度、缓和的口吻去谈判,他们可能会接受。”

  院线为何能如此团结?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对记者透露:“这两年院线发展得比较快,有些新成立的院线为了拉拢影院,服务费收得很低。这两个点,可能正好扼住了某些传统院线的咽喉,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甚至不盈利了。这也是他们反弹激烈的一个原因。”

  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赵军则进一步解释了在此次事件中,为何国营传统院线和新兴直营院线同样反应激烈。“国有院线旗下也有很多民营、合资的影城。比如说北京新影联,有很多北京甚至外地民营影院,中影星美院线、中影南方新干线都一样。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院线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那种部门了。既然是市场主体,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和投资回报的压力。”

  政策背景

  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此次五大发行公司要求提高分账比例,背后有一定的政策思维。饶曙光就认为,内地电影市场,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都应该起作用。

  事实上,早在2011年11月底,国家广电总局便下发了《关于促进制片发行放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电影票房分账提出指导建议:1.电影院对于电影首轮放映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2.建议电影院年度地产租金原则上不超过年度票房的15%;3.待制片发行放映利益调整到合理水平后,电影贴片广告经营权从制片方转移到电影院。这些无疑有利于提高制片方的分账比例。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认为,这个文件是有指向性地针对《金陵十三钗》的,不过,当时只有这部影片按照45%的比例分票房,其他影片没有按照这个比例执行。“但它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其他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主管部门将加大对制片方的支持力度。”

  2012年年末在双方混战期间发布的电影专项资金“新四条”,也兼顾到了产业上下游,相较过去全面资助放映业,传递出清晰的政策调整信号。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在受访时表示:“制片业和放映业都需要支持。前些年支持下游,为的是扩大市场,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新影院。但近一两年建的影院也开始亏损了,如果给影院分得少,可能以后就没人给影院投资了;如果给制片业分得少,他们拍不出好电影,对产业也不利。所以这绝不仅仅是争2%的问题。所以这事情现在还不算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市场调查和双方冷静的探讨。”

  ·分账之争始末

  ·制片方VS院线影院:谁比谁容易?

  ·中国电影院线市场协商宣言(节选)

  ·院线十年走到新路口 从分账风波看院线改革

  ·被“遗忘”的协会

  ·专访电影资金办主任姜涛:将加大扶持制片业力度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