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片名:英雄儿女
出品年代:1964
剧情简介: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文工团员王芳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英雄赞歌》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志气。王文清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学习。一次,王芳随文工团在阵地上演唱时,遭敌人袭击,为掩护炊事员,王芳负伤,被送回祖国疗养。后来,王复标随慰问团来到朝鲜慰问,这时王芳也已伤愈回到部队。她与王文清相会,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动。王文清勉励女儿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这时父女终于团圆。
80.
片名:阿诗玛
出品年代:1964
剧情简介:
在一个叫作阿着底的地方,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与青年阿黑相爱。但头人之子阿支看上了阿诗玛。他先是调戏阿诗玛,继之又让人前去逼婚,阿诗玛不答应,他便在阿黑到远方牧羊之时将阿诗玛劫到家中。在被劫途中,阿诗玛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小溪,溪水倒流,阿黑得信。阿黑急忙赶回来救阿诗玛。大山阻道,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夺路而走,终于在阿诗玛危急关头赶到。阿支要和阿黑赛歌,结果歌赛三天,阿支告输。阿支又想用暗箭杀害阿黑,结果阿黑用他的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射中了神主的牌位。头人无奈,只得放了阿诗玛。阿诗玛与阿黑愉快地骑马回家。他们路经溪边,伺机报复的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水淹死了阿诗玛。阿黑在水边悲痛地呼唤着阿诗玛,渐渐地水中现出了阿诗玛的化石像。
候选电影资料(81-130)
81 片名:闪闪的红星
出品年代:1974
剧情简介:
一九三一年红军解放柳溪乡时,从土豪胡汉三的皮鞭下解救了刚满七岁的小冬子。冬子的父亲为保卫胜利的果实,杀敌负伤,在做手术时,主动把麻药让给阶级弟兄。这些都深深地教育着小冬子如何爱同志和恨敌人。
一九三四年秋,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出发前,父亲给冬子留下一颗红五星。红军走后,柳溪乡又处于白色恐怖中。
遵义会议召开的喜讯,使冬子和母亲受到极大鼓舞。之后,冬子亲眼看到母亲为掩护乡亲们撤离而从容游就义的情景,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了。在党和革命前辈的抚育之下,冬子逐渐成长。在一次战斗中,他用柴刀砍断竹索,和宋大爹一起掀掉桥板,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伪军向游击队投降;在为山上的游击队筹盐时,又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查;他利用在米店当伙计的机会,送出情报,搞沉敌人的粮船,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他还沉着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的盘问,最后砍死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一九三八年,江南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的父亲前来迎接游击队员们,冬子见到了父亲,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加入了红军。
这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该片曾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活动中获二等奖。
82 片名:苦恼人的笑
出品年代:1979
剧情简介:
1975年秋,记者傅彬从干校被调到报社,上班第一天,同事就告诫他“非常时期”要“小心为妙”。作为一名记者,他为报纸上充斥的谎言而烦恼不已。他奉命采访某医学院的“考教授”,却看到主考人愚弄老教授,让他将肛门表放入口中。这报道怎么写,请教同事,得到的是叹息。去找市委宋书记,却发现宋就是这件事的主谋。正是这位宋书记,一边请老教授为自己治病动手术,一边对他进行批判。傅彬想报道真实情况,可是妻子却要他想想家庭、爱人和孩子。傅彬更加痛苦,只好装病推托,可是却被宋书记识破,逼他交出医生偷开的假条。傅彬销毁了假条,保护了医生。并且对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党不赞成你们,人民不赞成你们,你们必定要垮台!”他被押进了囚车,但他却不再烦恼,他相信伟大的变化即将来临……
影片在我国电影中较早地运用幻梦镜头来表现主人公内在的思想感情活动,这对于揭示主题、再现动乱时期黑白颠倒的现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片没有戏剧性的情节,也没有塑造英雄人物。它从一个普通记者的新闻生涯人手,写出了普通人在“文革”中的苦恼和良知。这位记者不肯说谎话,他不是英雄,却是千百万普通人中的善良公民,他所遭受的精神折磨,力争坚守诚实、维护人的尊严、拒绝同流合污的痛苦,真实地传递出当时人民的心声。影片在探索新的电影语言和新的表现手段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它运用升格、降格、停拍、多画面镜头、声画分高等手法,丰富和加强了内容的表现力。该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