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盘点实录(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17:42 新浪娱乐
2006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盘点实录(5)

潘欣欣导演

  潘欣欣:我在06年完成的电视连续剧《超临界》。不久前,已经通过各级审看,定播一黄,据说还被列为十七大献礼剧目,就此,我谈谈创作体会。

  《超临界》的原创是一部北京高井发电厂的职工苑建军同志写的小说,偶然机会我读过之后,感到书中人物极其生动,于是立即与作者联系,深入到该厂,体验生活。苑建军同志是位视力极弱的半残疾人,本身是发电厂子弟,为此,从小进厂,做过临时搬运工、锅炉维修工等等厂内最苦最累的工作。酷爱文学,笔耕不辍,后调至厂宣传部门自费写书出版,所以见到像我这种电视台的人关注他的小说,便非常热情地带领我一起下车间、与工人交朋友,介绍他书中的生活原型,使我很快融到了他的创作之中。

  比如,磨煤班的杨班长,提着他的大茶瓶子,拎着他的大手电筒,陪着我从零米到十九米五,从整洁干净得被工人们戏称为白宫的厂办大楼到震耳欲聋的烟尘弥漫的磨煤制粉车间。逐一讲解,生动

幽默。然后再钻进个涮羊肉店里开瓶二锅头,邀上几个工人哥们儿,一通海聊。很快就使我爱上了这个我将必须投入创作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勾起了我在十六七岁时的一段工厂生活的回忆。就这样,现实生活的体验,以往的积累,我便产生了创作的涌动,与原作者一起动手改本子。要知道,这个时候,这部作品的任何投入还没着落,只是在我恳切的申请下,打动了李培森和李汀两位正副主任,拨出一万元,作为筹办费用。当然我很自信,最后终于让这一万元没有白扔。

  说到自信,就取决于这样几点,第一是生活,目前,有很多电视剧创作者和领导开始担忧,感到题材枯竭,电视剧创作似乎已无路可走。整天闭门造车,是不会想出多少高招的,离开了生活,我们创作的故事事件就会雷同,描写的人物就会相似,而走到生活中去,完全可以杜绝这种现象。我们的《超临界》来自生活,它就必将独特,它就必将有受众群体。

  再一点,就是关注生活的主体,我们都是跟着时代发展走过来的创作者,中国三十年的改革道路,我们不是旁观者,早在八十年代,我曾经拍摄过作家路遥描写城乡改革的作品《平凡的世界》,那个时候我就是被一种似乎是责任的驱使,揪着我不得不跟着路遥去了陕北,在陕北感受那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和路遥一起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路遥是农民出身的作家,对城乡改革肯定是十分关切,我们不仅分析作品,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和当地的县委书记们分析陕北为什么变成了黄土坡,设想种植什么林木才能恢复植被。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关注我们的改革步伐,于是《平凡的世界》才得以比较成功的创作产生。

  这次的《超临界》也是如此,首先要搞清楚中国改革的基本脉络,分析得与失,了解广大老百姓,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这些参与者的心态,所以,我们不难地跟上了改革指导者的心路,提前抓住“和谐社会”的主题方向,因为,中央的方针政策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的思考也不能脱离人民。而真正与人民同心的作品也就掌握了的胜算。

  电视剧作品不是社论,最主要的是塑造活生生的人物,我们的男主人公,何伟演的厂长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大家应该都有亲戚朋友在那些不景气的企业吧,咱们离着不远的青山煤矿停产了,80%的人都回家了,我媳妇就是那个厂的,一个月前也下岗回家了。大家每天天一亮就到普安电厂来上班,为的是什么?养家糊口,多挣点钱回去改善生活。可钱是好挣的吗?如果企业的效益不行,企业都垮了,咱们工人上哪挣钱去?”这几乎就是工厂厂长动员会的原稿。没有高调,没有语言的修饰,但是它质朴,它实在,它就成了我们主人公的台词。

  刘晓庆(blog)演的是个走了点儿弯路的企业家,我在这也引用几句她的台词,她说:“我跟市里的领导谈供热工程拆迁索赔的事,我们是第一次打交道,他不知道我能喝酒,欺负我是个女的。他端着这么大一杯酒说:你喝一杯,我批给你30万。我一口气喝了十杯。那个领导后来直给我作揖,说,姑奶奶,你别喝了,我最多就能给你300万,你再喝,我就没权力批了。”这难道不是生活现象?当然不值得赞美,但是,这是一种必要的揭示。

  剧中我们着重歌颂了一位党的干部,郑强演的书记,他这样说:“像我们这种120万装机容量的电厂,随着设备更新,只需要几百名员工,而我们现在是六千人,也就是说,几年内我们要做好四五千电力工人转产待岗的准备工作,员工能不能承受,怎么去承受,我作为一个党委书记,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职工渡过生存发展中的这第一道坎儿。”这是说教吗?不是,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忧国忧民的人,我认为我就是,在座的绝大多数就是。

  我们不管是坐到了领导地位,还是坐到了创作者的位置上,我们难道不是随时在想,怎样做好一个称职的人吗?这就是一种事业心,一种男人成事的心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这样塑造的党委书记人物,得到了层层审看者的认可。我相信,今后老百姓也会认可,因为我们是用心来创作他的,可能有点理想的成分,但,不是虚构。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作者从容地到生活中来吧,我们要与人民永远一条心,不能忘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记住,人民性就是党性,记住,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鼓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