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选秀,到底是在选什么?

2013年08月13日19:11   娱乐专栏  作者:雨摇   我有话说

  选秀,到底选什么?

  要数一数现在电视上有多少档选秀节目,恐怕光用手指还不够。从十年前芒果台“超级女声”横空出世,到现在,“选秀”已呈井喷之势。十年时间,观众非但没有审美疲劳,反而胃口未来越大。在这个年代,一档形式稍有不同但内容实质一样的电视节目,能比一张好唱片、一部好电影、一本精彩的小说,更有持久的生命力——到底是谁给它施展了什么魔法?

  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选秀节目,当然是有原因的。对电视台,它意味着收视率;对赞助商,它换来巨大的广告效应;对梦想当明星的歌手,它是敲门砖,可谓三方都有利。当然,这一切都基于观众们的买账—哪怕广告再多,也不厌其烦地坐在电视前;哪怕因为别的事错过了节目,事后也要不停地翻视频,在所谓导师和评委的争嘴逗趣中哈哈大笑。选秀不仅制造了话题、争议,更制造了新的娱乐方式甚至商业模式,它制造的东西太多了。

  但我更关心选秀能给音乐制造什么。是交给音著协的那点可怜的版税吗?是激发了全民的唱歌热情,给KTV带来了更多盈利?还是李宇春、张靓颖、陈楚生或者李代沫?我的意思是说,相比于选秀的关注量之大,它对音乐本身的贡献,实在太小。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选秀,“导师转椅”也好,“大众演唱会”也罢,其焦点无非就是歌手的演绎及之后的点评。嗓音音色是否特别,长相怎么样,唱功是否好——可以具体到对音准的掌控、真假音的转换技巧、音域的宽广度等等,如果这些还不够,那么还有些似真似假的“感人故事”,作为辅料。但无论如何调配,选秀这道菜的味道都差不多,就像是辣椒炒肉,有时候辣一点,有时候咸一点,但每家每户都会做。

  音色、唱功、长相,这些真的很重要吗?当然重要。这是一个歌手或者说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谋生本领。华语乐坛,从不缺乏“唱将”,各大唱片公司也从来没有为找不到唱将发过愁。如果你不信,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酒吧去遛一圈,哪怕到我生活的小城市九江来走一走,你会发现能唱歌、会唱歌的人,多的令人乏味。那些因为参加选秀而换来一纸合约的歌手,被相中的,只是他在电视里积攒出的人气。好吧,全当选秀是在给各大唱片公司的企宣们帮忙,怪不得,今年的“好声音”,已出现了带着合约去参赛的学员呢。

  要从文化角度去剖析选秀为什么会如此火,这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选秀之火并不能够说明国人有多么热爱音乐,就跟每个晚上KTV里高朋满座是一个道理。KTV制造低级的渲泄、搭建比微信“摇一摇”更直接的约炮平台;选秀则诞生悬念、构造比推理小说更直接更刺激的悬疑故事——我心目中喜欢的那个,是不是晋级了,能不能夺冠。我可以把它们都理解为,这个快餐时代,消费主义的衍生品。

  说到悬念,不得不提前一阵日很火的一档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同样是芒果台创造,引进的是韩国人的创意。它之所以带来那么高的收视率,也在于制造了悬念——一个个功成身就的歌手,徒手肉搏,由投票来决定晋级和淘汰。但不讳地说,我喜欢看这个节目,虽然我对谁是否晋级不是很在意,但我很有兴致去看看这些大腕歌手,在顶级的音响设备和顶尖乐手的配合下,是如何改编和重新演绎那些经典歌曲的。注意了,改编和重新演绎——这和判断音色、唱功、长相有本质的不同,这是一种创造,需要发挥你的想象力、考验你对各种音乐类型的掌控力以及在舞台上的即兴和控制力。尽管结果并不令我满意,但过程很美。

  如果有一样东西,真的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是不是热爱音乐、需要音乐,那一定不是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和KTV的上座率。而是,有多少年轻人在组乐队;有多少宅男宅女闷头在房间写歌;在婚宴上、在天桥上、在亲人的葬礼中、在街头的小巷里,是不是有人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在哼唱、弹奏。我所说的这一切都包含着两个字:创造——那种与肉体相结合的,近乎于本能的创造。

  回过头去,再看选秀节目,我姑且把它的意义推到最高层面,也就是为唱片业打造一个成型的产品:有唱功、有人气、辨识度高的明星。而它的底层——音乐事业的地基呢?就算去年的“好声音”曾选出王韵壹、梁博,一个爵士学徒和一个摇滚乐迷,但那又怎么样?如果你认为这就意味着爵士乐上了电视、摇滚乐拿了冠军,估计全中国的爵士和摇滚乐迷都笑了。

  选秀就是选秀,它可以存在,但不能泛滥,它是一种快餐式的娱乐。但问题是,它已经泛滥了,尔后灾难性的让电视机前的老百姓把耳朵拴在“唱”这个字上。这在现代音乐已经如此细化,各种风格类型都纷繁璀璨的今天,是一件多么荒诞的事。颜峻当年说“电视有害智力”,用“智力”太夸张了,但它有害听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问题就这么出现了——选秀,到底选什么呢?(文/雨摇)

  2013年8月9日

文章关键词: 选秀 中国 音乐 选秀节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