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男装:反主流的时尚

2016年03月20日21:56   娱乐专栏  作者:Archie   我有话说

  文/Archie

  20世纪1970年代,反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在此期间,青年一代发生了异化,反主流的时尚为年轻人所追捧,他们用穿衣风格来标志自己反文化的决心,而这种反时尚的亚文化,逐渐开始全面占领主流文化的舞台;性解放,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同性恋禁令的取消,鼓励了华丽矫饰的时代骚动,借此创造了一个全新性别的身分沉浸。

  左图: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著名的“无政府衬衫”,上面印着卡尔·马克思的头像和意大利法西斯口号“We are not afraid ofruins”,1977年;右图:性手枪的乐队经理、薇薇安·威斯特伍德的商业伙伴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McLaren)穿着威斯特伍德的设计,1976年12月

  1960年代中期兴起的“孔雀革命”(PeacockRevolution),让男女装的性别界线不再泾渭分明,进入1970年代,男装在中性型格上的种种实验性尝试,愈发的蔚然成风,而音乐与音乐人对男装发展的影响力日益壮大,纵横不同领域的音乐风格,它们的翘楚们——“华丽摇滚”(GlamRock)的大卫·鲍伊(David Bowie)、马克·波兰(Marc Bolan);“放克”(Funk)的乔治·克林顿(GeorgeClinton);迪斯科(Disco)的比吉斯(The Bee Gees);庞克(Punk)的性手枪(SexPistols)与雷蒙斯合唱团(The Ramones),其惊世骇俗的装扮,在男装领域释放着非比寻常的悸动与振奋。

  左图:庞克乐队雷蒙斯合唱团穿着破洞牛仔裤、T恤和皮革机车夹克;右图:1978年,Devo推出了黄色塑料气球裤和橘色头盔

  总概 <<一般而言,1970年代的男装强调的是修身廓形与收缩腰线。当时的西装外套大多有着夸张的翻领,对于双排扣的款式尤其如此,背开双叉的西装再度流行,加上背心的三件式西装是基本配备。天鹅绒的套装、又或者天鹅绒夹克搭配牛仔裤,适用于晚间场合。诺福克夹克与Safari夹克也广受欢迎,而灯芯绒、牛仔、斜纹布与双面针织面料则倍受青睐。其中针织面料所在皆是,几乎覆盖了男人春夏秋冬的衣柜,被广泛取制衬衫、套头衫、背心等。

  左图:1973年2月,汤米·纳特(TommyNutter)的小方格绒套装,现代化了传统裁缝业的风格和方法;右图: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Laurent)1974年秋冬系列男装

  当时的男士衬衫同样讲究合体贴身,多是宽领和深袖口款型。除了传统的衬衫面料,合成纤维、各式各样的选色和印花也是兼收并采。白领的橄榄球条纹衬衫是当时最有腔调的衣橱必备,而在怀旧情绪蔓延的1970年代,夏威夷衬衫的重获新生正好与时代相迎合。

  左图:艺术家马克·兰开斯特(MarkLancaster)穿着Ossie Clark的衬衫;右图:纽约客艾略特·哈伯德(EliotHubbard)和他的夏威夷衬衫古董收藏

  皮草一直是时尚界无法舍弃的元素,到了1970年代,男装也不能免俗,中长或夹克风格的皮草获得了普遍关注。美式足球运动员乔·纳马思(JoeNamath)把皮草外套穿上了足球场,让他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运动明星,拉科斯特(Lacoste)2015年的秋冬系列即以乔·纳马思为设计灵感;而芭蕾舞演员鲁道夫·纽瑞耶夫(RudolfNureyev)披覆着裘皮大衣的照片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后世的设计师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就有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J.W。安德森(J.W. Anderson)……

  左图:乔·纳马思(JoeNamath)把皮草外套穿上了足球场;右图“Sansabelt”男裤广告

  无褶的低腰裤被冠名“Hip Huggers”,而“Sansabelt”男裤(*注:来自法语sans abelt,意思是不用皮带)独特的松紧带设计,让体型略膘的男性无需使用吊裤带与腰带。到了1970年代末期,裤子的腰线上升,能提供更好舒适度的单褶款式席卷重来。不过,即使是高腰裤型,修型剪裁依然继续演绎。皮革、仿麂皮、粗织物、梭织布(包括粗花呢)等都可以用作长裤的材质,而灯芯绒的喇叭裤尤其风行一时。休闲套装的概念也在1970年代早期引入男装界,摘掉领带、带着贴式口袋的休闲夹克与配套长裤——既是一种优游自在的选择,同时也流露出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

  左图:芬兰品牌Marimekko在1972年推出的中性休闲套装;右图:“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JamesBrown)穿着过膝的皮外套,1971年3月

  进入1970年代晚期,男装回归到传统的拘谨和严肃,不羁的创意与大胆的实践再次被融入经典的剪裁与搭配所取代。这个时期,社会观感让穿着打扮变得更安全安稳,男装语言追求的是更成熟、更稳重的奢华态度。注重穿着成为男人打开机会之门,约翰·莫雷(JohnMolloy)著写的职场穿衣指导丛书“成功穿衣术”(Dress forSuccess)成为书界奇迹,人人争读。到了1978年,细条纹套装、帆船夹克、花呢衣服、菱形花纹毛衣成为男人穿搭哲学的主要面貌。接下来几年,持重笃定的经典款式和细致考究的意大利剪裁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主流审美。

  风格反差

  左图:1975年,马克·波兰(MarcBolan)穿着紧身的天鹅绒长裤,格子厚底鞋和芭蕾舞开衫;右图:1976年,歌手布莱恩·费瑞(BryanFerry)穿着安东尼·普锐斯(AntonyPrice)设计的套装,剪裁和垫肩深受1940年代美国警匪片和流行小说的影响

  1970年代还沉浸在对过去和历史的缅怀和冥想之中,永恒的怀旧成为大众的一种普遍情绪。而时装恰恰具备怀旧和记录历史的功能,从瑰丽的浪漫主义到1920年代奢靡的纨绔主义,男装在意象中构建了文化纵深的景观。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也极具怀旧和挽歌气质,“骗中骗”(Sting)、“了不起的盖茨比”(TheGreatGatsby,又译为“大亨小传”)等电影中对男装经典风格的重新阐释和读解,叠映了历史进程,成为怀旧表达的寄托存在。

  左图:“骗中骗”(Sting)中,罗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穿着1930年代男装;右图:“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Gatsby)中,罗伯特·雷德福穿着1920年代男装

  街头服饰 <<1970年代的法国,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Laurent)心生感念:走在街头的年轻人,冲破了种种禁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穿着,成为时尚界滋生灵感的巨大资源。虽然老字号的裁缝店依然维系着传统的西装定制,但年轻一代宁愿踏足成衣店,购买开架的服饰,他们不惧向传统男装挑战,甚至穿着毫不搭界的夹克与裤子。夸张的撞色游戏、奇趣的图案尝试,混搭出独特的调侃腔调。革新的街头风格颠覆了视觉,成为逆理性的极端时尚。

  左图:1970年,悉尼街头的两代人穿着,年轻人将印度桌布穿成了阿富汗外套;右图:1974年,美国篮球运动员沃尔特·弗雷泽(Walt"Clyde" Frazier)

  牛仔布<<1970年代,牛仔布成为无处不在的流行元素。在当时,牛仔布是喇叭裤的主要布料,也可以用制夹克、单肩包和鞋帽。到了1976年,李维·斯特劳斯公司(LeviStrauss Company,*注:李维斯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牛仔裤制造商。整个1970年代,既抗皱又容易搭配的牛仔裤不拘年龄大小,是最不挑剔的现代休闲服。此时,牛仔布也开始进入时装设计师的视野,面对牛仔布这个不容小觑的市场,同时为了满足习惯消费设计师品牌族群的需求,卡尔文·克莱恩(CalvinKlein)成为最早接触牛仔面料的设计师之一,之后阿玛尼(Armani)也不甘人后,由他设计的牛仔裤在年轻人中备受推崇。

  左图:美剧“警界双雄”(Starsky&Hutch)中,警察们第一次褪下制服,穿上休闲风格的牛仔衣/裤、那伐霍针织衫;右图:1977年,Avon FamilyFashions推出的休闲套装:牛仔布与印花衬衫

  中性风<<中性风始于1960年代,并在1960年代晚期兴起,马甲是这种流行趋势的一部分。1970年代,男人流行穿着不系扣的马甲,再搭配一条牛仔裤。为了标新立异,马甲上往往堆砌了刺绣和过剩的手工装饰。东欧传统文化也为现代服装提供了激情源泉,在时尚界产生新的风貌和形式,“乡野嬉皮风”(Thepeasantlook)应运而生,它是中性风中另一种随性落拓的风格,而另一个具有东方意象的创意是阿富汗外套。1920年代流行的套头衫、无袖毛衣也悉数回归70年代。军装风格也开始影响到男装的方方面面,注重颜色的坦克背心在1970年代日益盛行。

  左图:杰克逊五兄弟(The Jackson5)紧跟1970年代流行:色彩明亮的衬衫、嬉皮风格的马甲;右图:1970年代h.i.s的男装广告

  华丽摇滚 <<在音乐界,“华丽摇滚”(GlamRock)的艺术家们通常都会精心打扮,他们穿着光鲜亮丽的奇装异服——往往从海盗、18世纪的拦路强盗和美洲原住民的身上採撷灵感。雌雄莫辩的面孔、混淆男女的气质,无不充盈着闪闪发光的挑逗与迷魂淫魄的魅力。受到“华丽摇滚”风潮的影响,即使是如假包换的异性恋直男,也开始依葫芦画瓢,眼影、唇彩化身为颜料,用更为艺术的夸张笔触,重重的使用在脸上。摇滚先驱卢·里德(LouReed)与乐团“纽约娃娃”(New YorkDolls),成为了异装癖的时尚偶像,代表了美国反主流时尚的一种极端的力量。引领时代之先的大卫·鲍伊(DavidBowie)俨然成为1970年代的精神象征,而他对时尚界的渗透早已深入骨髓无法根除。

  雌雄同体的大卫·鲍伊

  左图:1973年,弗雷迪·贝芮缇(FreddieBurretti)设计的演出服;中图:1973年,安东尼·普锐斯(AntonyPrice)设计的演出服;右图:1973年,山本宽斋(KansaiYamamoto)的设计

  朋克风<<朋克摇滚始于1970年代的英国,很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了美国。朋克的审美趣味以“反时装化”为标签,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时装界,而且代表了激进的年轻一代。为了与服装的自然性别脱离,年轻人撕裂解构了传统套装、夹克上衣,然后在衣服上点缀刀片、纳粹标记、链条和安全别针,而装饰有拉锁、金属纽扣的束缚裤(Bondagepants)则成为了朋克族的制服。廉价普通的化纤面料——垃圾塑料袋、橡胶,或者PVC被有意使用作为衣物。“朋克之母”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则将朋克文化融入到时装设计,她位于伦敦国王大道的门店自然而然的成为朋克时尚的前望地标。

  左图:1977年的朋克一族;右图:穿着薇薇安·威斯特伍德设计的衬衫、束缚裤的约翰·莱登(JohnnyRotten,*注:性手枪乐队成员)

  *注:原文登载于“ModernWeekly·周末画报”的男装专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男装 70年代 时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