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林跟90后和平共处的秘诀是什么

2013年10月06日02:47   娱乐专栏  作者:逄春阶    我有话说

  哈林让90后发泄“痞能”

  □  逄春阶

  差点闹出笑话,看《中国好声音》一直把哈林组学员葛泓语当成女生,其实人家是纯爷们。90后的做派,有些无法理解,可是哈林跟他们很默契。哈林是60后,我也是60后,他还比我大。但他找到了跟90后和平共处的钥匙。

  上届“好声音”90后女孩吴莫愁,我不喜欢,而哈林是超级欣赏。吴莫愁将《痒》和《天涯歌女》混搭唱,刘欢不明白什么意思。我也没看懂。而哈林的点评几成经典:“吴莫愁的唱法是极具破坏性的,任何歌曲都会被她摧毁然后重建,至于重建的怎么样,见仁见智。”“如果不能第一,就要唯一!这些年我一直照着直觉作音乐,在《中国好声音》亦然!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后来,静下来,慢慢听,居然觉得莫愁的声音有味道了。

  思来想去,我脑海里蹦出了一个词:“痞”。《汉语大字典》中讲,“痞”有四个意思:“痛”、“腹内结块(即痞块)”、“(胸腹)胀满”、俗称“流氓无赖”。我舍去“流氓无赖”一项,综合成如下的含义,就是非常态、叛逆、另类的膨胀心态和行为。

  王蒙先生曾经有言:“正因为人皆不愿痞,人都要约束自己包装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这样,潜意识里积存了不少痞能,便想在舞台上看看痞戏,发泄发泄,嘲笑嘲笑,使某些潜能情意结得以释放。很多大人物都有痞的一面……”(引自王蒙随笔《永远的雷雨》)。

  很喜欢王蒙造的这个词“痞能”。我感觉90后之前的人的“痞能”,比如60后,藏得比较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发泄。而90后的“痞能”则不然,沸点低,一触即发。而哈林呢,极好地将90后的“痞能”发泄出来。

  9月30日晚,《中国好声音》哈林战队冠军之战上演。葛泓语把张惠妹的经典歌曲《只爱高跟鞋》与《Walkingby myself》进行串烧(这也难怪我把小葛当成女的),“中西结合”。哈林的指点是:中文歌要唱得更凶猛一点,英文歌要唱得更绅士一点,就是把一个人分裂的感觉唱出来。这样的奇思妙想,连90后自己都觉得叛逆,都觉得不合适。哈林呢,恰恰就是利用了90后的叛逆,你叛逆,我比你还叛逆。反串不行,还得串烧,就是要去熟悉而就陌生。

  葛泓语不听。哈林就说,你给我“滚”出去想一遍。滚就滚,90后才不在乎呢。葛泓语就“滚”出去想了一遍,想明白了,然后没事一样,没心没肺地“飘”回来,认同了哈林的指教。你不是“痞”吗?我比你还“痞”。哈林这一招,牛!

  哈林经常有90后一样的惊人语:“有人问我这是什么病啊?这不是病,是风格!”还是我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葛泓语说,我做事很随意,很自由,很懒散,我自己觉得挺舒坦,但别人看着别扭,不舒服。主持人华少说,这是病啊,怎么放弃治疗呢?葛泓语说:“我们是哈林组的,我们的口号就是:坚决不治疗。”这种“病”,应该就是扎眼的“痞”。

  看上去安安静静的苏梦玫,更小,才19岁,她也有“痞能”,她自己坦言,别人都说自己很甜,很可爱,其实内心有郁结,唱歌有一点点攻击性,有狂野的一面,内心里有风暴。

  我们家也有个90后,一直无法好好沟通。哈林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好多。尊重年轻人的“痞能”是第一位的,让他们的“痞能”发泄出来很难。

  哈林战队冠军之战开战前,哈林带领四位(组)学员上演了一曲动感十足的《我要给你》,特带劲儿。更带劲儿的,是哈林的诉说:“上台之前我跟他们讲,高高兴兴上台,快快乐乐唱歌,最重要的是漂漂亮亮下台。因为早下晚下,迟早都会下,有一天我也会下,重要的是要漂亮地下台。”

  喜欢哈林,应该是从他为电影《报告班长》配的主题歌开始,那是1987年。但直到去年我在台湾才看到《报告班长》电影。为了写此文,我特地又从网上看了一遍。感觉哈林就是电影里搞怪的“菜鸟”,到现在没长大,如那英的评价:一个长不大的男孩。我说他是“痞能”很多的男孩。

  ●观星背景

  哈林,即庾澄庆(HarlemYu),1961年7月生,中国台湾男歌手,有“音乐顽童”之美誉。他曾五度入围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并以专辑《海啸》拿下第十三届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2012年他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并带领吴莫愁获得年度总决赛亚军,2013年继续加盟该节目。

文章关键词: 哈林 《中国好声音》 90后 好声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