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摘要:《白鹿原》电影版自2002年开始筹备以来,可谓一波三折。2010年6月7日终于宣布项目正式重启,9月9日电影正式开拍。时隔半年,片方终于宣布影片定档2012年9月13日,片长150分钟……[评论]
拍摄上档日程表:
·2012年9月14日 官方确认《白鹿原》15日公映
·2012年9月11日 《白鹿原》因字幕延期上映 王全安尚不知情
·2012年9月9日 《白鹿原》北京首映
·2012年9月7日 《白鹿原》西安首映 崔健掀高潮
·2012年7月11日 《白鹿原》宣布9月13日上映
·2012年4月5日 《白鹿原》确定公映版本156分钟
·2012年2月19日 《白鹿原》柏林摘银熊摄影奖
·2011年8月 初剪8小时版本出炉
·2011年4月 初剪5小时版本出炉
·2011年1月30日 合阳关机
·2011年1月6日 小说作者陈忠实再次探班
·2010年12月 转战山西拍摄,动用万名群众演员
·2010年11月6日 陈忠实首次探班
·2010年10月 拍摄受阻,千亩麦田遭雪袭击
·2010年9月19日 内蒙古开机
·2010年9月9日 电影《白鹿原》项目启动
·2010年6月7日 王全安确认项目重启
·2009年 电影版权归西安影视制片公司所有
有效期至2011年2月1日
·2007年7月 剧本尘埃落定
·2005年 北京紫金长天购买电影版权
·2003年 与原作者陈忠实商讨拍摄
·2002年 电影版开始筹备,西影厂买下该书电影改编权
黑娃一出场就带有反叛精神,他逃离父辈的生活——世代为人长工,离开白鹿原独自闯荡;他将“荡妇”田小娥领回白鹿原,却不被接受,在众叛亲离间断然搬进山顶窑洞;农协失败后落草为寇,做起了土匪头子。但书中黑娃从一个盲目无知的农民蜕变为朱先生口中的“真正求学问修身的学士”。
电影将白嘉轩取了7个老婆、不惜利用自己的天字号水田地与鹿子霖的人字号地对换,不失狡黠这一切全部删掉,只保留了他作为儒家文化领袖的一条主线,他一出场便是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对长工鹿三一家仁义礼遇,对鹿子霖宽容待之,对白孝文严厉管教,对田小娥则无情镇压。
设计策令田小娥引诱白孝文打垮白嘉轩;趁人之危买下已成“败家子”的白孝文的房屋;设风流计联合几位老者跪谏白嘉轩;还有他那比烟瘾还大的官瘾,让其在尽享牢狱生活后依旧欣然赴职……电影中的鹿子霖与原著小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鹿子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实际的农民。
小说中的白孝文抛弃道德;面对饥饿,他割舍情欲;面对权力,他背弃道义。他所展示的是时代发展中人的畸变,而在小说末尾,陈忠实没有给贪色、贪权、狠毒的白孝文任何评价,他的结局是一片空白。作者这一处理“不仅在发问历史,更发问人类本身的美丽与缺陷,矛盾和抗争”。
在封建礼教和男权至上的夹缝中,这个女人被人们定义为“白鹿原最淫荡的女人”,她跟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都有一段让人脸红心跳的情欲纠缠。不同的是,对于田小娥最后结局的处理,电影的表现比小说来得更残忍,更凛冽,更荒诞,更令人绝望。
作为《白鹿原》中一个正统农民形象,鹿三与他的主家白嘉轩一样,深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浸染,也正是在这种“正统”道德观的驱使下,他杀了被认为是“婊子”的儿媳小娥,但是在他善良、淳朴的农民本性下,又为自己的野蛮行为感到内疚和悔恨。
通过《白鹿原》里对鹿兆鹏的描写,人们大概能够看到那个年代最鲜明的革命者形象——他向黑娃传播进步思想;给白鹿原的孩子义务普及知识;即使鹿子霖和田福贤一起被批斗,他也讲究大原则六亲不认。但由于白灵这个人物在电影中并不存在,所以他的爱情、他的生活以及更深层次的人物特质并未被挖掘和体现。
导演回应:220分钟的版本是我从导演角度上的追求。可一旦公映导演不光是站在影片上考虑,也要考虑发行的问题。两个半小时还能排片,3个小时是无法排片的,普通人花两倍的时间在一个电影上会有困难。220分钟的导演版我希望以后可以出DVD,用其他方式让另一些人可以看到。
导演回应:不会,156分钟的版本主要是节奏变快,还有删了20分钟结尾的戏。220分钟的版本一直拍到1949年之后,而公映版本就截止到日本人的炮弹打进白鹿原。公映的版本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比如220分钟版本里有一场戏白孝文骑马在河边走45秒,对普通的观众来说就有问题,因为它没有情节发生,只有一种意境。
导演回应:很多人对第五代最深的印象就是壮烈而精美的画面。如果这么说,《白鹿原》做到了。所谓看门道的看门道,看热闹的看热闹,最终还是“你要表达什么”。我和第五代导演拍出来的也完全不一样。比如《秋菊打官司》和《图雅的婚事》就截然不同,对于一个女性的描述来说,图雅是一个独立的状态,秋菊我没感觉她独立。
导演回应:电影有它的特性。一个电影承载不了那么多东西,《白鹿原》人物众多,在电影的容量里如果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根本讲不透。电影里面贯穿了白嘉轩讲道,但是它必须得跟别的东西交织搭配。田小娥这条线给我们印象深,因为这条线讲的是人的情感,这种东西是适合电影讲的。她和白鹿原对抗的东西其实就是人欲的冲突
导演回应:《白鹿原》的小说这么长,从这里边取出来任何一点,只要它有趣,这种改编都是成功的。《白鹿原》不好改编,比如《活着》或者《霸王别姬》就更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它就是在讲一个人的故事。我也可以干脆就拍成《田小娥传》,可能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它更纯粹,可是如果这样做就太泄气了。
导演回应:我们剪了6集预告片,关于小娥是其中一集,但这集出来后大家就对别的东西毫无兴趣了,这个现象本身也很引起我思考。可能在生命里面,情欲恰恰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食色性也无可厚非,把食放在前头,色放在后头。你要谅解普通人对情欲有这么大兴趣,之前我们一直在压抑。
导演回应:西方有这样的声音是自然的。《白鹿原》从不能拍到现在可以拍,已经是一个变化,对于看的人来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更复杂、更难懂的问题。但是我愿意在这个时候把这个困境摆出来,西方要了解东方,那你必须对它有更多知识,然后才能搞懂来龙去脉。如今世界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所以我一直说文化的时机到了,现在大家愿意停下来听你说一说你是什么样的。在柏林,一些资深学者说他们知道这个电影对于看待中国近代历史是太丰厚的范本,因为他们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常识。但我们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如果想获得世界对中国更大的了解,不能操之过急。